自他动词是日语动词中一个重要的分类形式,对自他动词的理解状况与日语学习有很大的联系。因此本文借鉴前人的一些观点并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争取以更浅显易懂的语言来研讨自他动词,使二外教育达到一个更佳效果。 一、自他动词的定义 大多数的二外及专业教育者在导入自他动词这一概念时使用英语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这有一定的好处,因为现在的二外日语大都是在学院等高校中开设,而这些高校学生基本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就接触了及物和不及物的概念,用一个类似的概念去解释新事物能够更简单明了。 但是关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用及物和不及物去说明,效果就不是十分明显。这时我们可以用母语汉语来进行讲解,即动宾短语,能补出宾语“什么”的动词是他动词,反之不是。像“喝水、吃饭、看书、听音乐”都能换成疑问句“喝什么、吃什么、看什么、听什么”,因此这些“吃、喝、看、听”是他动词。而“睡觉、起床、游泳、玩耍、结婚”都不能用“什么”去换成上述结构,所以这些动词是自动词。 这种从意义上去判断的措施跟日语学者的定义是相似的,即「主語のあらわす主体が目的語のあらわす客体に対して、何らかの物理的な働きかけをし、その結果として客体の側に物理的な変化が起こることを表し、ヲ格名詞句とともに現れる動詞が最も他動詞らしい他動詞ということになる。」(动词所代表的动作主体对客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客体发生一定的变化,并带有「を」格名词项的动词就是他动词) 上述提出的判断措施和这个定义都强调他动词必须有一个“什么”即定义中的“客体”。「自動詞は他動詞の対極と考えるから、動作?行為などが向けられる客体というものが考えられないような動作?行為をあらわし、ヲ格名詞句とともに用いられない動詞が自動詞である」(自动词是和他动词相对的,它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涉及客体,也不需要「を」格名词项)也就像上述的“睡觉、起床”等动作不需要对象,独立成句表达完整的意思。对定义有了初步认识后,接下来进入具体略论。 二、他动词 属于黏着语的日语,其在句中充当某种语法角色的成分都需要一个助词去标识,因此,他动词代表的动作行为所涉及到的客体(对象),通常用「を」格提示。日本学者角田太作写到「文法の探讨をする時に、下記の四つのレベルを区別することが大切である:意味役割のレベル、格のレベル、情報構造のレベルと文法機能のレベル」(在探讨语法的时候,要从意思、格、信息结构和语法功能这四个层面加以区分),所以本文也从意义、格、语法结构方面综合入手来研讨自他动词。 1.他动词的意义。『生成日本語学入門』一书中提到「文の定義は形式よりもその内容、すなわち情報の完結性に求める」「情報の完結性は述語が求める意味の完結性に還元できる」(句子的定义与其追求形式,不如追求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完整性又可以等同谓语所要求的意思的完整性)他动词能直接赋元的成分一般只有两个,即动作主和对象,这两个成分就是他动词谓语核心本身论元结构所要求的直接题元(义务项)。也就是说他动词必须最低都要求有两项名词来分别充当主体和客体才能传达出一个完整的意思。比如「食べる·吃」必须要有“谁吃、吃什么”这两项,读者和听者脑袋里才不会有问号。至于“在哪吃、什么时候吃、和谁一起吃”等等这些都是次要的,属于附加因素,没有这些也不作用意思的完整性。 2.他动词所要求的项与格。从意义上来说,他动词必须要求动作主和对象这两个名词项,而我们也说过日语属于黏着语,其名词项都需要有格标识来进行连接。典型的是动作主用主格「が」,对象用对格「を」来标识,即「AがBを他動詞」。语法上把A称作主语,日语毕业论文,把B称作宾语,但日语中除了主语这个概念,还有主题这个信息结构层面上的称谓,通常主语都可以上升为主题,因此其结构还可以变换为「AはBを他動詞」。 三、自动词 自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不需要客体,也就是说自动词只需一项名词就能传达出完整的意思。比如“花开、下雨、打雷闪电、鸡鸣狗吠”这些只需要“花、雨、雷电、鸡、狗”这一项主体,语法上称之为主语,通常用主格「が」标识,结构为「Aが自動詞」,与他动词一样,主语可上升为主题,因此其结构也可以变换为「Aは自動詞」。 接下来看两组自动词:子供が遊ぶ·翔一が走る·李さんが寝る。花が咲く·雨が降る·雷が落ち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