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国时期日本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一、“通常风说书”的缘起 

 

随着日本国内统一进程的完成和对外贸易的扩大,统治者对活跃的天主教传教活动越发警惕。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以后,开始迫害天主教徒,禁止日本人信仰这种外来宗教,江户幕府建立以后继承并加强了这一政策,连续颁布“锁国令”,建立起以控制对外贸易和严禁传教为主要目的的“锁国”体制。 

通常风说书是锁国时期日本和荷兰长崎贸易的产物,日语论文题目,因此,荷兰风说书产生的背景应从日本和荷兰两方面进行考察。日本方面,荷兰风说书几乎与日本锁国政策同时产生,因此,荷兰风说书的缘起应从禁教和锁国入手。从荷兰方面来看,应该考虑荷兰如何成为对日贸易唯一的欧洲国家。   

 

(一)禁教与锁国  

 

1.丰臣秀吉的禁教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后,日本商人无法与大陆直接通商,日明贸易逐渐衰退。1543(天文 12)年,葡萄牙船只漂到种子岛,开始在日本进行贸易、传教等活动。1557 年,葡萄牙占领澳门后,开始以澳门为据点,从事明、葡、日三国贸易。1561 年,葡萄牙在平户建立商馆。1571 年,长崎的领主大村纯忠又向葡萄牙人开放长崎港,长崎作为葡萄牙的贸易领地逐渐发展起来。葡萄牙人在进行贸易的同时,还带来了铁炮和天主教。当时的西南大名,为了从葡萄牙手中获得中国的生丝和武器,允许其在境内传教,还无偿捐赠领地给耶稣会。出现了大批的天主教大名,这些西南大名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1587 年,丰臣秀吉在征服西南大名时,看到长崎等地成为外国宗教的领地,从而引起对天主教的警惕,开始禁教,并于 1594 年在长崎对天主教徒处刑。但此时的禁教政策并不彻底,因为与传教有着密切关系的海外贸易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对丰臣秀吉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以 1597 年的庆长大殉教为标志,丰臣秀吉开始严格执行禁教令。对于丰臣秀吉禁教的动机,日本学者森岛通夫作了以下略论:丰臣秀吉“生怕西欧入侵东方的势力会波及日本,(当时,西班牙也征服菲律宾)。故而,1587 年他开始禁止基督教布道,并于 1594 年在长崎对基督教徒处刑,这次镇压并非宗教原因,归根到底是考虑其政治上的原因。因为,当时的基督教和西欧技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禁教’正是出于担心西欧技术可能带来政治威胁,因而防范于未然。”

 

2.德川家康、德川秀忠的禁教       

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夺取大权,开创了德川幕府。德川家康统治初期,对外采取比较缓和的政策,不仅聘请荷兰人和英国人作其外交顾问,还恢复丰臣秀吉时期的海外贸易。但这并不意味着德川家康放松了对天主教势力的警惕。在对葡萄牙的态度上更加明显。德川幕府成立后,开始对贸易进行管制。一方面从葡萄牙手中垄断了生丝的收购权,另一方面,为了打破葡萄牙对日贸易的垄断地位,扩大了贸易对象,日语论文,从 16 世纪末起与西班牙,从 1609 年起与荷兰,从 1613年开始与英国开展贸易。

随着英国和荷兰商人的到来,加上两国对天主教势力的中伤,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明显感觉到其对幕藩体制的威胁,对葡萄牙和西班牙日益反感,开始萌生贸易和布教相分离的设想,逐渐走向禁教。 

对于德川氏禁教的深层原因,日本学者森岛通夫这样认为:“关于统一了全国的德川家来说,西欧科学技术只能是危险的东西。他们认为,如果继续与西欧交流,除了西欧直接进攻的可能性外,地方大名一旦从西欧获得先进的武器,也十分可能用来进攻德川家族。因此,为了保持德川家的优势地位,必须在武器进口的竞争中经常保持绝对的优势。从当时的交通状况来考虑,德川家的首都江户(今东京)在地理位置上不具备优势。而那些边界地区,如:本州的西端(长州)、九州的西南端(长崎和萨摩)、四国的南岸(土佐)均占有地理上的优势。因此德川认为,必须禁止这些地方与西欧国家的交流。此外,他们害怕大名对异教的忠诚高于对幕府的忠诚,于是加紧镇压基督教,加强限制贸易,最后于 1639 年禁止除荷兰商人以外的一切西欧人入境,实行所谓的‘锁国’。”

 

(二)荷兰东印度企业的义务   

 

从荷兰方面看,本部分关注的焦点为荷兰为何逐渐垄断欧日贸易。  

进入 17 世纪,随着新教国家荷兰和英国的到来,天主教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面临新的威胁。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并于1600年成立了东印度企业,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同西班牙争夺海外殖民地和原料市场。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