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体网络教育与日语二外中的阅读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网络的优势。本文从我国的学院日语二外教育近况出发, 结合相关外语教育理论,研讨了多媒体网络教育环境中日语二外阅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⑵在此基础之上,学生通过网络集中搜集某一主题的相关资料。在搜集的过程中,随时记录素材,将相关文字、插图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信息的初步筛选、收集过程。这一过程的展开可以贯穿学习者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不同的时段与活动类型。 ⑶就是归纳整理、互相交流、促进理解。学生对搜集到的素材在进行多角度地观察、理解、整合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类具体的细节问题,而教师的指导不可能也没必要面面俱到。因此,学生分组协作交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补充,这一环节可以是全班同学围绕某中心问题展开的课堂讨论与网络交流研究的结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反应,随机地创设情景,具体地帮助学生,帮助学生把握各类信息内容的要素,从而使学生较为深入地理解拓展原阅读范文所包含的意义。 五、阅读结果的反馈和必要测试 必须明确阅读这门课程需要达到的四个目标:词汇学习;句子构造学习;知识的转移;整合联系。这四个目标在阅读中不是分门而立,而是需要在组合运用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阅读材料理解中。而过去一贯实行对于阅读检查过程,都是基础于完成文章词汇以及句法上的讲解后再对阅读内容理解进行确认。也就是说,先了解文章的语言构造(语言用法),然后再进行文章内容的理解(语言使用)。 过去,而作为评价阅读者是否已经到达理解全文的必要手段,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的练习来达成的:选择题和内容概括题。而计算机辅助学习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以及WBT(Web Based Training)的开发,改变了这一测试系统。 网络辞典以及网络资源的丰富,使得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未学习新单词意义的掌握变得非常便利。语言用法重视型测评系统已经基本可以由网络本身,而不是教师来完成。教师在新型的网络阅读测试当中承担的角色也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在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以下两方面的影响:学习气氛的制造者和学生人格的作用者。 首先,网络阅读基本上已经突破了选择题能控制的范畴,因为阅读材料涉及到各方各面的内容,无法一一预知,所以逐字逐句的指导和测试一定会转换成主题讨论的模式。为了使这样的讨论不至过于空洞,教师需在学生发表交流意见的时候作出适当总结。 其次,网络阅读内容的不统一性也容易使得对内容的理解无法有确定的统一标准,无法确切掌握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所以,教师需要在主题内容中选取部分规定阅读内容让学生做速读和总结练习。 最后,网络阅读是启发学生去完成任务并藉由完成任务获得信息和激发学生获得进一步 学习动力的过程,教师在评价整个学习效果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持公正和正面鼓励的立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结语 互联网已经极大地作用了传统的日语二外阅读教育,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材料及背景支持。因此,在坚持传统教材的同时,用互联网资源来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不断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学院生的阅读视野,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迅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已成为现代教学的大势所趋。顺应这一潮流,积极在课堂教育当中引入多媒体网络手段,可为日语二外阅读教育开辟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1]Stevick, E.W., Teaching Languages[M]: A Way and Ways, 1980 [2]川村よし子.北村�也.保原�,EDR�子化辞�を活用した日本�教学辞�ツ�ルの��,日本教学工学会�文�24(Supple.)[J],2017。 [3]仁科喜久子,オンライン教材「あすなろ」プロジェクト,�工大留学生センタ�年�[J],2017.5。 [4]Kato, Y., Yukari Kato, Toshio Okamoto, and Tatsunori Mat?sui: Relevant learning framework for nonnative speakers: a proposal for integrating textual and graphical information in Japanese academic reading,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in Ed?ucation, vol. 1(1)[M], pp.70-79, 2017. [5]PatrickR. Moran. TeachingCulture: Perspectivesin Practice[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2017. [6]加藤由香里,学��文の内容理解における��情�の活用,日本�教学114[J],2017,p11-19加藤由香里.松居辰�.�本敏雄,学��文理解における��情�の方略的活用,日本教学工学会�25(Supple.)[J],2017。 [7]加藤由香里,情�系�文中の�表が内容理解に与える�果-日本人学生と外国人留学生の比�-,��日本�教学探讨第6号(1)[J],2017。 [8]Widdowson, H.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9]Gagne, R.M. & Brigges, L.J.,Principle of Instruction De?sign (2nd)[M], N.Y.: Holt, Reineheart and Wilson, 1979. [10] Stevick, E.W., Teaching Languages[M]: A Way and Ways, 1980. [11]川村よし子.北村�也.保原�,EDR�子化辞�を活用した日本�教学辞�ツ�ルの��,日本教学工学会�文�24(Supple.)[J],2017。 [12]仁科喜久子,オンライン教材「あすなろ」プロジェクト,�工大留学生センタ�年�[J],2017.5。 [13]Kato, Y., Yukari Kato, Toshio Okamoto, and Tatsunori Mat?sui: Relevant learning framework for nonnative speakers: a proposal for integrating textual and graphical information in Japanese academic reading,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in Ed?ucation, vol. 1(1)[M], 2017. [14]PatrickR.Moran.TeachingCulture:PerspectivesinPractice[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17. [15]PatrickR.Moran.TeachingCulture:PerspectivesinPractice[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17. [16] 加藤由香里,学��文の内容理解における��情�の活用,日本�教学114[J],2017。 [17]加藤由香里.松居辰�.�本敏雄,学��文理解における��情�の方略的活用,日本教学工学会�25(Supple.)[J],2017。 [18]加藤由香里,情�系�文中の�表が内容理解に与える�果-日本人学生と外国人留学生の比�-,��日本�教学探讨第6号(1)[J],2017。 [19] Widdowson, H.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20] Gagne, R.M. & Brigges, L.J.,Principle of Instruction De?sign (2nd)[M], N.Y.: Holt, Reineheart and Wilson, 1979. 莫 伟:湖南省商大学外国语大学。 夏 娟:湖南省农业学院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