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口译人员在涉外交际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桥梁影响,日语口译工作者除了具备良好的中日语言素质和一定的翻译技巧外,还要深入了解和掌握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艺术背景知识,认真略论和探讨两国间的各种艺术异同,在具体的口译实践中力求准确、到位。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日语口译 涉外交际 艺术异同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同文同种,艺术交流密切,在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等许多方面都极为相似。但是,由于中日两国的语汇存在细微异同、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意识以及生活习俗等有所异同,导致两国之间在艺术交际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些异同最终成为中日跨艺术交际中的一块绊脚石。在涉外口译实践中,必须设法消除因两国艺术异同而造成的麻烦和误解,避免产生尴尬和困惑。口译工作者作为交际双方的桥梁和纽带,了解中日两国的不同艺术背景,掌握一定的交际手法和口译技巧,关于缩小艺术异同、增进相互理解,无疑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口译实践中的一些实例,从语言文字、思维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剖析交际活动中的中日艺术异同,并尝试研讨消除这些艺术异同的一些对策。 1 语言文字带来的艺术异同 众所周知,汉字来源于中国。古时候的日本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汉字传入以后,日本才根据汉字创造了假名文字,并保留汉字和假名并用的形式。虽然中日两国共用汉字,但有时所传递的艺术信息有所不同,甚至差别很大。在汉语和日语里,某些词语表面上看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其实却是两回事。因此,我们在口译实践中,应特别留意两种语言艺术的词义差别,了解两种语言中对应词的意义并不总是完全对等的。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南方某旅游城市刚开放时,日语导游匮乏,而且日语水平也不高。有位导游初次上团,正好旅行团中有个老太太在旅行途中想找厕所解急,就问导游:「お手洗いはどこですか」(请问哪里有厕所)。导游听不懂「お手洗い」这个词,就让客人写出来。导游一看,以为写的是“洗手”,就随口说「どこでもできますよ」(在哪里都可以的)。客人露出惊讶的表情,以为这个城市原来是这样一个不文明的地方。这说明我们在做导游或翻译时,碰到不懂一定要多查字典、虚心请教,绝不可望字生义,否则就会引起误解,甚至闹出笑话。 还有这样一个例子。在中日双方讨论合同的签订过程中,日语论文题目,因某个细节问题争论不休,双方都不肯让步。这时,为缓和谈判气氛,日方人员说道「その件につきまして、後ほど��していただきたいと思います」。中方译员不加思索地将此次句话直译为“对于这一问题,希望你们稍后检讨一下”。中方人员一听,立即面露不快:我们各方面都做得几乎无可挑剔了,为什么非要我们检讨?其实,日语的「��」和汉语的“检讨”虽在书写上基本一样,但其义却不相同。日语中的「��」在汉语里指的是“研讨、探讨”,所以日方的话应该译为:希望贵方稍后能再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按照译员的直译,则是一种不满或责备的语气,这样无疑会让对方感到不悦。由此可知,口译人员在翻译中不能望文生义,必须全面掌握日汉词语的正确涵义,否则就会带来不必要的误解,甚至是无可挽回的损失。 2 思维意识带来的艺术异同 由于中日两国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艺术异同,导致了各自民族间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而思维方式的不同则会促使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化,从而造成语言在句法上的差别。因此在进行中日语言转换时,要按照目的国语言的表达习惯进行整合,使之更加顺畅自然,方才为彼此国民所接受。反之,如果不做必要的调整而盲目直译,对方听着就会感到不爽,有时还会造成误解和麻烦。 例如,日语中「暇(ひま)」这个词,在中文里是“空闲”、“闲暇”之意。有一次一个中国留学生带着疑问想请教自己的导师,就打电话说:「先生、今お暇でしょうか。ちょっとお邪魔させていただきたいのですが」(老师,您现在有空吗?我想去打扰您一下)。导师听后心里很不愉快,犹豫了一下才回答:「いいえ、暇ではないが、��があればどうぞ」(不,我没有空,不过你有问题就来问吧)。导师为什么会不高兴呢?尽管学生的敬语很得体,但是「暇」一词用错了对象。在我们中国,学生问老师是否有空,老师会毫不犹豫地作出回答。而在日本,对上位者使用「暇」则是不礼貌的。如果使用「先生、ご都合はいかがでしょうか」(老师,您现在方便吗?),就比较恰当,导师听起来也很顺耳。 日本人接人待物毕恭毕敬、礼貌有加,他们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尽量暧昧或婉转。一般情况下,日本人对对方的要求和愿望不用「できない」、「だめだ」等直截了当的拒绝方式,而多以「まあ、せいぜいやってみよう」、「努力してみよう」等说法作为暗示,以避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给对方带来不快。据说日本女孩对向自己求爱而自己又不喜欢的男性总是说「�京�の11番のホ�ムで待ち合わせましょう」(在东京车站的11号站台见面吧)。男性听后自知无趣而放弃追求,因为东京站根本没有11号站台。在政治会谈和经贸洽谈中,日本人常用「前向きに考えます」(积极考虑考虑)、「��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让我们探讨探讨)等一些貌似接受的话,其实都是婉言拒绝。「前向きに」就字面而言含有积极意义,但是用于谈判和交涉时就成为完全拒绝的代名词。与此相反,中国人喜欢直言不讳,崇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语言观念,这种倾向在新闻报道和口号标语中尤为突出。比如,汉语中频繁出现“我”、“我们”等第一人称的主语,经常使用“一定”、“当然”、“毫无疑问”等果断的表达方式,以及“坚决”、“无论如何”、“禁止”这些强制性意味浓厚的词语。 中日两国人民都擅长形象思维, 但由于中国属于大陆艺术,日本属于海洋艺术,因此同一事物在双方的社会艺术环境中给人的具体形态是不同的。如脚掌或脚趾上角质层增生而形成的小圆硬块,中国人形象地称为“鸡眼”,这是因为大陆艺术以农牧为主,驯养家禽历史悠久;相反日本是海洋艺术,接触鱼类较多,故称之为「鱼目」。汉语中的“如虎添翼”,日语却说成「鬼に金棒」;汉语的“被雨淋得像落汤鸡”译成日语则是「雨に降られて濡れ鼠になった」。在口译实践中,如果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翻译日语,则难免会变成中式日语,虽然合乎语法,但听起来却很别扭。同样,如果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日本人所讲的日语,也会出现难以琢磨的地方。 3 不同生活习俗带来的艺术异同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中日两国社会环境的异同而形成了不同的传统习俗,进而逐步形成了各自特有的生活习俗,包括传统习惯、礼节礼仪、喜好与禁忌等等。 例如,一位学院生模样的日本女孩利用假期来旅行,一个中国小孩儿跟她打招呼时称其为“阿姨”,而中方陪同却将此直接译成「おばさん」而令其很不高兴。中国自古以来尊崇“长幼有序”,在称谓方面习惯上将对方抬高一级,以示尊敬。例如,日本小孩在称呼二三十岁的人为「お兄さん」(哥哥)「お�さん」(姐姐),在中国则称呼“叔叔”“阿姨”。小孩在称呼五、六十岁的人时,日语论文,在日本多用「おじさん」(叔叔)「おばさん」(阿姨),而在中国则称之为“爷爷”“奶奶”。由此可见,当年幼者称呼年长者时,日本通过缩小年龄差距来表达敬意,中国则是通过拉大年龄差距来表达亲近感。在中国,“阿姨”的称谓含有对女性敬称的意味,而日语中的「おばさん」则略带俗称的感觉,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乡村里缺乏一定艺术知识的“大嫂”或“大婶”的意思,所以当那个女学院生被称呼「おばさん」时,心里当然就不舒服了。 再看看中日之间的寒暄语。有些寒暄语往往带有深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具有固定的含义,如果逐字翻译,会使译文生涩,甚至造成误解。如果不能采用直译法并且也无相对应的寒暄语可借用时,可选择意译法进行翻译。意译法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和细节部分,只要译文自然流畅即可,即舍去形式上的对应,实现意义上的对等。例如,在接受礼物时,中国人常说 “不好意思,您客气了”,而日本人则说「わるいですね」(不好的、坏的)。若直译,显然不符合语境,这时应结合日语的特点及语境,采用意译较好。再如,日本人早晨见面时一般都要互致问候「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但是在工作场所,一天中只要是第一次见面,不论下午还是晚上也都使用这句话。由此可见这句话的含义正在由“你早”变为“你好”。 另外,中日两国民族对颜色的选择和使用也有所不同。例如,汉语中的“红白喜事”要翻译成「冠婚葬祭」(かんこんそうさい),如果采用直译的措施,不仅使日本人费解,而且还可能招致反感。因为汉语中红色意味着喜气,白色则表示对逝者的哀思。但是在日本,红色会让人联想到危险或意外,而白色则是婚礼上新郎领结的颜色。如果将白色理解为丧事,无疑会大伤日本人感情的,这一点值得注意。 4 结语 综上所述,日语口译者不仅要精通日汉两种语言,而且还要充分了解日汉两种艺术,尤其要注意两种艺术间的异同反映在语言表达上的不同。此外,由于口译工作具有即时性、直接性的特点,所以口译工作者在艺术的敏感性、知识的广博性以及处理艺术异同的灵活性等方面需要具有较高的素质。因此,口译工作者应注重培养浓厚的跨艺术交际意识,提高对语言艺术异同的认识和感知,以填补异艺术间理解上的空缺。换而言之,一名出色的日汉口译者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对中日艺术的特点及其异同性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探讨,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日汉语言的本质,才能克服或减少由于艺术背景知识缺乏而造成的交际失误,从而保证口译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艺术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育与探讨出版社,1994. [2] 柳父章.翻�艺术を考える[M](日)法政学院出版局,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