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课前发表是学生主导的课堂交际活动之一,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在实际教育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它没有很好地发挥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教师在提高学生主体性意识时的影响出发,重新认识教师在课前发表中应起到的影响。同时,就多媒体手段在课前发表中的应用进行简单阐述,旨在更好地发挥课前发表在日语教育中的影响。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日语教育 课前发表 有效利用 一、课前发表是提高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日语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导,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而传统的课堂模式基本是以教师为主导,单方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也习惯了这种模式。所以如何在课堂上转变学生的角色,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 课前发表是很常见的教育措施之一,日语论文题目,为广大日语教师所采用。它是由学生主导的一种课堂交际形式,发表者上台作口头演讲,之后和听众之间进行互动问答。由于初学者表达水平有限,所以在日语教育里,一般都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采用课前发表。对于它的优点,许晓丽总结为四点:①丰富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②增加自信,提高口语表达能力。③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④稳定情绪,吸引注意力。由此可见,课前发表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举措,在提高学生课堂主体性上有良好的影响。 二、目前课前发表所存在的问题 课前发表的影响毋庸置疑,可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却听到不少老师反映课前发表经常流于形式,不但没有发挥真正的影响,而且浪费了时间,日语论文,使得不少老师最终取消了课前发表。 从教师角度看,其中存在问题如下:①发表的学生没有好好准备,随便找篇文章应付,上台后照本宣科;提问时,提出的问题让人听得莫名其妙。②有些学生虽然认真收集资料了,但是上台后一紧张,就讲得断断续续,让人听得很费劲,甚至听不懂。③个别学生发表的内容太深,所用语言过于书面化,缺乏吸引力。④下面听的学生心不在焉,有的学生趁机放松休息。⑤学生提问时,表达不当,让对方听得糊里糊涂。⑥提问的往往就只有少数几个人,其他学生都是沉默寡言。 从学生的教育反馈看,段帆归纳为三点:一是话题过于分散,与教育内容无关;二是时间占用太长,作用了教科书内容的讲解;三是发表活动中说的和听到的不一定正确,对新知识点的运用不多,所以感觉收获不大。 三、重新认识教师在课前发表中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学生的主体性是在与教师的联系中得以凸现的。而实际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时,往往脱离教师的影响,片面看待学生主体性。对于教师在提高学生主体性意识时的影响,主要有:①对学生需求进行略论。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③给学生指明正确的学习方向。④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并指导使用措施。⑤作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幕后监制人”。 针对课前发表所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教师在其中的影响。 1.做好课前发表的指导说明。 教师在布置课前发表时,除了说明实施规则外,还要指出课前发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资料收集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明确活动意义,增强参与意识。同时还要教授学生发表的基本用语和礼节。经常会有学生上台后,连基本的开场白都出现语法错误。如果在开展课前发表前,花上一点时间来教授学生发表常用的句型、词汇,就能事倍功半。 2.引导学生选择符合其水平、具有感染力、能够吸引人的话题。 课前发表的题目一般都是由学生自主决定的,这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无可厚非。但是学生的语言水平、知识面各不相同,有些学生的选题过偏过难,有些学生临时决定发表题目,没有细想,也没有整体思路,发表时自己也糊里糊涂,这些都会导致发表失败。所以在选题方面,可以事先对学生所选话题进行审查,看所选题目是否合适。如有不当的,可以和学生当面商讨既令他感兴趣、又有可听性的话题。此外,针对学生话题过于分散问题,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事先提出一些供学生选择的话题,这样不但能解决学生选题难问题,而且可以与课文内容挂上钩。 3.为学生提供资源,丰富发表内容。 日语学习资源在网络时代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学生除了可以利用图书馆、日语教材参考书等传统资源外,还可以上网搜索资源,比如日语雅虎、日语沪江网站、相关视频等。但是在初级阶段,学生语言水平有限,所以在收集资料时,不是十分熟练。很多学生都是直接找一篇长短差不多的文章,在台上念下,就当作发表。因此,教师在学生准备发表的阶段,可以根据其主题,提供资源,包括书籍和网站等。这样不仅丰富了发表内容,还间接教授了学生资料的收集方式。 4.检查修改学生的讲演稿,纠正学生的发音。 在学生完成发表用稿后,教师有必要进行检查修改。这样可以解决学生发表时,表达不当、用言生硬问题。而且经过老师修改后,提高了可信度,发表者会更加有自信,而听者也会愿意聆听。另外,发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生上台后的紧张情绪会作用发挥,所以在正式发表之前,应先进行确认,纠正错误发音,并给予鼓励。 5.掌控全局,把握时间。 学生发表完后,在问答互动环节里,很容易出现两种现象:一个是冷场,大家一时想不出问题,现场鸦雀无声;另一个是讨论过热,内容偏离主题。在出现冷场时,教师需要“抛砖引玉”,问发表者简单问题,给听者以提示。而遇到第二种情况时,需要保持冷静,不能卷入其中,也不能直接掐断,而是要将讨论拉回与主题相关的方向。 6.积极点评,督促学生自我评估。 课前发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发表者进行简短的点评。适当的点评能够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间接提示下一个发表者应该注意的地方。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发表进行录音,之后让发表者听下自己在台上的表现。这种做法可以促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课前发表虽然是学生主导的课堂交际活动,可教师在其中的引导影响非常重要。教师虽然把讲台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可是在这之前,教师必须做好幕后工作,才能保证学生在台上精彩地发挥。 四、适当结合多媒体手段,加强发表的效果 在课前发表中,除了加强教师的引导影响外,发表的方式也要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近年来,多媒体手段在教育里的应用越来越广。课前发表也引入了这种手段。学生结合图片或视频进行说明,使发表更加形象生动,给聆听的学生更直观、更深刻的印象。有些学生所做的课件十分出色,一下子就引起听者的兴趣,调动了整体气氛。 多媒体能加强发表的效果,但是不能“喧宾夺主”。有些学生在准备讲稿上没怎么用心,反而在多媒体制作上花了很多时间。还有些学生发表时,没说几句话,就开始放视频,视频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这样的发表意义都不大。课前发表主要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生是发表的主体,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 五、结语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生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关注。课前发表在培养学生主体性上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缺乏“教”的经验,因此上讲台之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影响不是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像课前发表这样的活动来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育――理论、实践与措施(修订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17. [2]段帆.日语课堂交际技能训练――课前发表活动的行动探讨[J].河南教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3]许晓丽.使用课前演讲 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J].希望月报,2017,(9). [4]钟勇,陈俊森.论日语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性意识[J].日语学习与探讨,20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