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日语教育措施综合性运用的探究[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育措施上就展开综合性运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突出了教育的运用性,加强了教育的实践性环节,提高了教育质量。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高职日语;教育改革;职业教学教育措施观
  
  近年来,在高职类学校中陆续开设了高职日语系。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于一般学院的培养模式,是以培养高等技术运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运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因此,决定了高职类日语系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日语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更贴近公司岗位需求的人才。
  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的日语教师,深切感受到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教学的重要性、特殊性。在教育措施上,为了适应高职类的人才培养目标,综合性地使用了一些教育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一、引导兴趣教育法
  
  引导兴趣教育实际上可以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仅从以下2方面进行表述。
  1、引导初学者的兴趣,树立明确学习目标
  关于刚入校的学生来讲,在众多的专业中,选择日语学习,往往是盲目的,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兴趣。在初学过程中,引起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由于没有动力,可能会产生半途而废的想法。可以进行一些引导:日本是经济强国,经济艺术发达。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涉及经济艺术技术等各个领域;日本在中国投资的公司数量和类型繁多,地理涉及范围广,就业可选择余地大;日资公司经营规范,工作流程清晰,收入高,待遇好,较稳定;中日艺术交流广泛,围绕艺术、经贸,服务业等国内公司中相关从业岗位也很多。这样,让学生能够多方面了解学习日语的前景,在学习中不断渗透有关日本的艺术等常识,在学习上也就会产生兴趣和动力。
  2、引导中级学习者,延续其日语学习兴趣
  在进入日语学习之后,教师在教育时,要灵活处理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重点,切忌生搬硬套。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另外,在日常的精读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列出阅读书籍材料的目录,引导学生大量的泛读。将可以提高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性运用能力。
  同时,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优势,给予实际上日语运用经验的传授。使学生始终对日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热情。
  
  二、营造语境教育法
  
  关于外语学习,为学生营造日语语言环境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当前,在中国,绝大部分的学生在小学开始就接触英语。通常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已经接受了至少6年的英语教学。刚开始日语学习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受英语的发音的作用是不可避免的,汉语母语的干扰也同样存在。对初学者,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多地使用简单的日语,如课堂用语「では、授�を始めましょう。」(现在开始上课。)「どうぞ、座ってください。」(请坐。),等等,可以使学生早一点进入日语的学习状态。在日语学习的中级阶段,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地加大日语使用的程度,能够提高学生的日语听力和日语语感。日语外籍教师在这方面也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大多数的外教只懂母语和英语,可以迫使学生只能使用这两种语言与之交流。外教还可以给予学生在书本上学不到的有关日本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
  当然,仅仅在课堂上使用日语是不够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日语角、日语演讲比赛、日语作文比赛、日语晚会、观摩日语电影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通过不同方式鼓励学生要勇于开口说日语,习惯用日语表达。
  进入高职院校后,要引导学生从高中生的角色转换过来,要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现在是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外语学习的资料不仅可以依靠书籍大量地阅读课外读物,还可以从网络获得。如网络日语广播、在线阅读日本的文学著作等。
  成功的持续的语言环境的构建,是由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共同完成的。学校要提供一定的硬件设施支持,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也要积极参与。这样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组织日语语言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了解日本的艺术、风俗习惯、人际联系,逐步习惯按照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使用地道的日语。
  
  三、启发教育法
  
  “温故而知新”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从旧的知识引入新的知识,环环相扣,关于基础较薄弱的高职类院校的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教育,会有良好的效果。例如:
  ① 三人は食事をしました。(三个人吃了饭。)
  ② �しい(高兴地)作状语。
  →三人は�しく食事をしました。(三个人很高兴地吃了饭。)
  ③ レストラン(餐厅)作地点状语。
  →三人はレストランで�しく食事をしました。(三个人在餐厅很高兴地吃了饭。)
  ④ 土曜日(星期六)作时间状语。
  →三人は土曜日にレストランで�しく食事をしました。(星期六三个人在餐厅很高兴地吃了饭。)
  按照以上方式,层层递进,不断扩充句子,分别叠加了3个状语,可以使表达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由简入难,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而且,在讲述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的重复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也可以起到增强长期记忆的影响。
  不仅在语法方面如此,在课文的重点、难点方面也相同。如在讲述课文「会社での��」(在企业的实习)之前,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作为一名即将去一家日资企业实习的学生,需要注意什么?需要掌握什么样的能力?实习中要达到什么目标?然后再结合课文讲解,课文的内容可能有限,最后给予扩展,说明中日两国在工作艺术方面的异同等。如「残�」(加班),「フレックスタイム制」(弹性工作制)等。
  另外,如何把日语中不同于汉语的语言艺术现象渗透进日语学习中,也需要进行在日本艺术方面的引入和启发。像男性用语、女性用语、敬语、授受联系等都是和日本的艺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
  
  四、多媒体教育法
  
  如果条件具备,使用多媒体来丰富教育,改变课堂上“一言堂”的枯燥感觉。这里提到的多媒体,指的是广义上的,即运用于学习和教学上的媒介,既包含传统的也包含现代的多媒体。如印刷品、电脑、网络、教室环境等等。传统的多媒体教育往往指的是利用图片、板书、文学读物等形式,优点是不受经济条件限制,发挥自由,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例如在学习こそあど系列时,用右图的板书就可以清晰表达出其涵盖内容。在讲授「~は~にあります。~に~があります。」(某物在某处,某处有某物)表达方式时,使用图片作为教具可以很好地练习句型。不足是学习者的学习相对被动、消极。现代的多媒体教育可以使知识更加生动活泼,也易于加深理解日语在实际中的运用。如在讲授“生病”时,可以播放一些视频资料,让学生有一种直观的感受,了解生病,看病等一系列场景下所要注意的问题和所使用的句型。也可以利用网络,在课堂现场检索一些相关信息,扩大知识视野。不足是信息量太大,学习者可能不易全盘吸收。所以,要发挥传统和现代多媒体教育的双重优势,扬长避短,优化课堂教育。
  
  
  五、设问教育法
  
  以问题贯穿,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马上活学活用。避免形成只会写,不能听、说外语的习惯。要注意设问的连贯性、深入性和技巧性。例如,把日常教育和身边所发生的事情结合,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如あなたは日本�の小�を�んでいますか。�んでわかりますか(你在看日语小说吗?看得懂吗?)。如果学生给出肯定的回答,可以继续提问,あの小�の内容をちょっと�してみてください。(请试着描述一下小说的内容。)如果学生给出否定的回答,也可以继续提问,中国�の小�を�んでいますか(你在看中文的小说吗?)。以此类推,可以深入启发学生,用简单的日语表达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这可以为以后能够流畅表达较为复杂的日语打下基础。
  在提出问题后,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积极评价,才能提高用日语会话的积极性。如果回答不正确,可以鼓励其他同学发现错误并给予修正。做练习时,要鼓励回答的多样性,不可照本宣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答案。要重视单个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可能具有集体的代表性。提出问题的学生覆盖面要广,争取让每个人都有用日语表达的机会。这种方式使由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转化成了轻松和谐的“教育互动”,在师生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任务”教育法
  
  タスク(任务)教育法不同于以往语言教育中常用的语法教育法,不是在语法讲授后再通过练习、作业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技能。而是在教育初始,就给予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任务驱动下得到知识和训练。比如,导游日语教育中,可以设置不同的任务,“为一名30岁的日本游客设计一个3天2晚的中国游的行程”,“在机场接机”,“游客丢失行李的紧急处理”,“景点解说”等等。这个任务希望学生可以通过咨询旅游企业、航空企业、专业导游、专业教师等各种渠道来完成。产生的效果,会比老师在课堂上单纯讲述同样的内容要丰富很多。但是,在中国,往往需要语法教育和任务教育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教育目的。
  总之,在高职日语的教育过程中,要多思考,多总结,注重培养高职类日语系学生的能力,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准则,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结合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精心设计教育方案,激发学生的潜力,积极互动,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日语实际运用能力。也要持续地深入开展教育措施的探讨,大力推进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措施,使教育方式多样化,立体化,层次化,更多采用综合性的教育措施,树立职业教学教育措施观。
  
  【参考文献】
  [1]周平, 徐小芬. 新编日语第二册[M]. 上海: 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1992.

日语论文题目日语毕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