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的高等教学在大众化的背景下,出现了跳跃性发展,也提出了一些挑战性的课题。本文针对当前日语翻译课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作用提高日语翻译课教育质量的有关学生方面的因素这个角度出发作一研讨。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高等教学在21世纪初终于进入了大众化教学阶段,标志着中国高等教学的发展完成了历史性的大跨越。 1大众化背景下的日语翻译课教育近况 日语翻译课的教育也和其他课程一样,日语论文,迎来了历史性的大发展。但同时也给日语翻译课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如何在不断提高日语翻译课教育质量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日语翻译课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探讨这个问题就得从学生、教师、学校设施、专业需求等方面着手,本文试图围绕与学生相关的因素研讨提高日语翻译课教育质量的途径。作用日语翻译课教育质量的学生因素分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2提高日语翻译课教育质量与学生内在因素的把握 作用日语翻译课教育质量的学生内在因素主要包括:生源素质、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学生的相关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心理、体力周期波动因素等。 2.1生源素质因素与教育进程设计 很显然,随着高等教学的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在大幅提高的同时,生源质量也必然出现异同性加大和整体素质的下降。异同性加大具体表现在:生源地既包含了经济较发达、信息交流较发达的城镇地区,也包含了经济发展相对迟缓、信息交流相对闭塞的农村。因此,学生的成长背景、学院入学前受教学质量呈现出较大的异同性。整体综合素质有所下降具体表现在:因为生源异同性的客观存在,造成了生源整体素质的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学院入学生源素质一定程度上(从实际观察结果来看,尤其是在学院开始阶段的3-4个月)作用到学生的日常交流和新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鉴于学生异同性加大和整体素质下降的实际情况,作为实施日语翻译课的教育的第一步,首先应该控制好整体教育进度,注意难度的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特别是关于某些来自方言较重的地区的学生更应该注意其在发音阶段的难处,届时须给予强有力的指导和切实的帮助。 2.2学生的职业规划因素与兴趣引导 每个学院生从进入学院的那天开始,或多或少地就开始在自己心目中思考自己的未来。作为授课教师,应该注意了解学生这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只有掌握学生的将来发展方向,就能在自己的实际教育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因势利导,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内容安排,并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关于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找到学习的兴趣点并有效地利用之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强有力保证,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最重要的因素。 2.3相关专业能力因素与教育内容选择 所谓的相关专业能力因素,主要涵盖日语基础知识、中文表达能力、日汉转换能力方面的内容。 日语基础知识关于日语翻译来说是根本性的作用因素,因为它包含了基本词汇、基本语法与基本语言应用技能的内容。在实施日语翻译课教育的时候,首先要确认学生的日语基础知识水平,然后对照教育目标,根据学生的日语基础知识水平安排教育内容的进度、难度(强度),以达到相应的教育效果。尤其是关于初学日语者来说,会有意无意地常常拿日语学习与英语学习相比较,简单地认为:日语中有那么多熟悉的汉字,肯定比英语学习容易多了!这样想的话,结果往往就会陷入越学越迷惑、越学越难学的尴尬境地。殊不知日语学习最难的是语法,最费神的是背单词!所以,不仅仅是日语翻译课,任何一门日语课中最重要的是三个问题,即记住单词、理清语法和学会应用。另外,作用日语翻译能力的还有学生的中文表达能力。因为中国的日语翻译人员几乎都面临在中文和日语间的转换问题,所以,无论是中文还是日语,必须要达到某种高度的协调,才能做好翻译工作。 而较强的日汉转换能力则是来源于对日语水平和中文水平的熟练掌握和不断的练习,是日语基础知识和中文表达能力共同提升的结果。 2.4学生身体因素与教育设计 学生身体因素具体主要包含学生心理波动和体力循环周期。作为任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和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需要时刻留意学生的一些行为表现,尤其要注意学生的精神状况的变化。要根据学生的这些身体因素的周期变化,适时适量地安排授课进度,布置相应的练习题量。在教育设计中,既要强调学习中“刻苦努力”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身体因素的某些“临界点”因素,做到适时适量,达到师生和谐,教育相长。关于那些确实已经做出自身最大努力却没有相应的学习效果的学生来说,老师最应该要做的是:认真略论,细心疏导,指明通过日语学习可以达到的其他目标,引导他们做好相应的专业学习的调整,开辟其他努力方向,以期提高自身的“核心就业能力”。 3提高日语翻译课教育质量与学生外在因素的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