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育法在基础日语课程运用文教育中的应用[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
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基础日语”是高校日语系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贯穿于一、二年级学习的整个过程,大多数高校将该课程设置为512学时,32学分,其目的是使学生打好日语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日语系学生进入二年级之后,教材内容也逐渐变难,尤其是运用文内容涉及到日本社会艺术经济风俗习惯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句子结构也从容易变得相对复杂。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这一变化。笔者在大二年级运用文的教育过程中,采取了任务型教育法。分为课前任务、课堂任务、课后任务这三步让学生完成,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基础日语;运用文;任务型教育;布置任务 一、任务型教育法 任务型教育(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是20世界80年代西方英语教学中产生的最具作用的教育模式,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自然语言的应用,来源于一般学习理论以及基于语言和语言使用略论基础之上的第二语言习得。Jane Willis(2017)对任务型教育进行课堂实验,从定义、影响、框架、灵活性等方面略论后指出,任务教育法的框架不同于“3P教育模式”,交际任务本身就是教育框架的中心,涉及听说读写各项技能。并用三个步骤(Pre-task,Task cycle,language Focus)描述任务型教育,使学生可以较准确地掌握、应用语言。在国内,“任务型教育”的探讨始于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在英语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及探讨更是硕果累累,但是,对于“任务型教育”在日语教育,尤其是在“基础日语”课程教育中的运用与探讨尚不多见。其中,日语论文,杨曼(2017)简述了“任务型教育”在基础日语教育中的可行性,提出了使用Jane Willis的教育模式设计基础日语的教育模式,但其教育对象为高职、高专学生,使用的教材也比较老,而且缺乏实证探讨,因此,说服力欠佳。 二、任务型教育法在基础日语运用文的应用 基础日语课程是日语系的核心基础课程,“基础日语“是高校日语系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贯穿于一、二年级学习的整个过程,大多数高校将该课程设置为512学时,32学分,其目的是使学生打好日语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该课程教育涉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专业基本技能的综合培养,学得好有利于本专业的后续课程的教育,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日语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基础日语”课程教育的成败直接联系着日语系人才培养的成败。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日语教育的老师,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能够更好的掌握和应用。但随着学生词汇量的掌握,日语系的学习难度不断增加。大一、大二是对日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到了大二年级,教材内容也逐渐变难,特别是运用文内容涉及到日本社会艺术经济风俗习惯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句子结构也从容易变得相对复杂。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这一变化。笔者在大二年级运用文的教育过程中,采取了任务型教育法。分为课前任务、课堂任务、课后任务这三步让学生完成,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经过多次地尝试,认为应该课前给学生安排任务,比如应该就要学习的运用文涉及到的艺术背景查阅相关资料,我们称之为课前任务。在课堂中,也要安排任务给学生,比如根据文章内容让学生走上讲台分角色进行演练,表演任务中完成课文的学习。最后,要有课后任务,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对此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1、课前任务 首先,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那么应让学生理解文章所涉及到的日本艺术。因此课前任务的主要环节就是让学生理解艺术背景。语言是艺术的载体,语言本身也是艺术的一部分,是人类艺术得以构建、传承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艺术无时无地不对语言起着制约性影响和决定性作用。不了解一个民族的艺术,那么很难理解其语言,因此在运用文的学习中,我们必须要让学生先理解日本社会艺术。比如:第三册第十五课的运用文一课,讲了在日本举行的外国人日语演讲赛。那么学生的课前任务是什么呢?首先学生要了解的是在日本每年都要举办外国留学生日语演讲赛。称为“外国人眼中的日本”。由此日本可以了解外国人是怎么样理解日本社会艺术的。那么作为日语系的学生,我们也必须了解外国人眼中的日本艺术。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来查看外国人在日本日语演讲赛的实况录像,从外国人眼中来了解日本,关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材料。事实证明,课前让学生做了这些任务之后,学生果然了解了很多平时不可能接触到的日本艺术,有很多学生把这些演讲赛的录像都下载保存了下来。事实证明,以这样的措施来学习了教材内容,课堂效果非常好。再比如,日本人聚在一起就餐,年龄以及社会地位不同,其语言和举止行为也会有一定的约束。学生们通过在一起研讨这些社会艺术,营造了非常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可以很轻松有效地进行课堂学习了。 2、课堂任务 课堂上除了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笔者认为还是要通过学生主观能动地学习来掌握知识。教师对涉及到的新词汇、语法和句型进行解析。那么教材内容的掌握还是要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这样的学习会记忆深刻。结合运用文内容,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用5.7分钟时间完成任务。比如,让学生分组演练,把书本上的语言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口头阐述。运用文中所涉及到的角色,让学生分组进行模仿演练。比如在讲到“日本人请客吃饭”一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别担任文章中的客人、留学生、店员等人物角色。并且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每个角色完成各自的任务,也就是如何用日语表述该场景的对话。作为饮食店的店员,要用日语向顾客介绍菜单、价格以及与顾客之间的沟通等。那么文章中的请客的人如何邀请对方与自己一同进餐,以及如何询问对方的喜好等,作为请客的人要结合日本社会艺术完成自己的场景表达任务。最后被邀请的客人,应该如何应邀以及感谢等用语。这些角色的任务,我们要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日语文章。事实证明,这些措施的应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自从应用了该措施,学生的日语系四级考试成绩有很大的进步,没有低于百分之八十的通过率,一般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在高等院校日语专四考试成绩中遥遥领先。 3、课后任务 课后任务的布置有促于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课后的任务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地让学生思考。比如学完运用文(信用卡)一课,那么应该让学生做一些信用卡方面的调查练习。日本社会信用卡的使用情况以及中国信用卡的使用近况,对此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再结合本课运用文所学到的内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当然是用日语表达,发表的内容还可以再拓宽,包括信用卡的优缺点等。这些任务需要学生查阅日本社会信用卡的应用。自然会涉及到日本社会经济艺术社会问题。这些任务的完成,可以考验学生略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习日语语言的同时学习日本社会经济艺术。因此,笔者认为课后的任务会让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有很大程度地提高。当然,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因此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别情况安排任务。笔者一直在进行,并且具体记载了学生的完成情况。这样就可以掌握学生对任务的适应性。通过笔者的记载,全班26位学生,2017年下学期每人布置课后任务为10次。三位同学共计7次没有完成任务,并且都发生在前几次任务中,后7次全部完成。针对这些个别同学,笔者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了方法,比如完成任务时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发现解决问题,经过两次引导之后,这几位同学都非常顺利地完成了课后任务。 事实证明,任务型教育法可以应用到基础日语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对学生布置课前、课堂、课后任务,日语论文,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关于日语系的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让其解除了日本社会经济艺术风俗习惯等,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日语知识比较全面的日语系人才。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