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本吸收外来文化时,总会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对传入的文化有选择的吸收,对自己的传统有筛选的吸收,最终形成了一种最适合的发展方式。本文对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进行了略论说明。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本;吸收;外来文化;民族文化 纵观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总是在不断地摄取外来文化、有选择性的消化吸收,但又始终保持着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日本人关于外国的文化,并不视为异端,不抱抵触情绪和偏见,坦率地承认外国文化的优越性,竭力引进和移植。日本对中国文化、朝鲜文化、印度文化、南蛮文化,红毛文化,西欧文化、美国文化等文化的吸收就是如此。其中大化改新前后对隋唐文化、明治维新时期对西欧文化,二战后对美国文化的吸收,可以说是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三大高潮。日本对外来文化吸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多元文化并存性 日本人关于外来文化一向都是积极的接受并加以吸收,可以极其自然的干事接纳世界上各种的不同文化。日本学者加藤周一就曾把日本文化定性为“杂种文化”,充分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多元性。如婴儿出生后要先去神社祈福,结婚时一般是在教堂进行,去世时则由寺院承担。这就体现了大多数日本人在崇尚传统神道的同时,也可以毫不顾忌的信仰佛教和基督教。这在世界上是比较罕见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不仅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移植性,还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多元性。在饮食上,和食、中华料理和韩国料理自不必说,意大利、土耳其等各种风格的餐馆也共聚日本。更有趣的是,在商务场所,我们通常会看到穿着西装革履的日本人行九十度深躬大礼的场景,根式淋漓尽致的表现出其文化的多元性。 二、传统文化的稳固性 虽说日本文化对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但关于自己的传统却也具有保而守之的特性。在外来文化浪潮的不断冲击下,日本的传统文化表现出很强的稳固性。二战后,日本在民主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教学等方方面面全盘的向美国学习,但却始终保持着终身雇佣制度、年功序列制度和公司内部工会制度。正是这被称为日本公司三大神器的温情主义准则,才成就了日本战后经济的奇迹般复苏。同时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同样保留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如现代人见面时要深鞠一躬,日本各地有着数不清的传统民间祭祀活动。再如相扑,至今都保持着浓郁的古香古色,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又如唐代的雅乐,进入日本宫廷后,代代相传,流传至今,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此外,俳句、茶道、花道、柔道等传统文化因素,不仅都生机勃勃的存在着,有的还登上了国际的舞台。 三、外来文化的选择性 日本对外来文化都是全盘接收,然后在与这些外来文化接触的过程中进行筛选、淘汰,吸收对自己有益的、并能适合本国发展的文化。历史上,日本对中国的文化几乎是照单全收,但却独独淘汰了孟子的“易姓革命”、宦官制度和缠足的陋习。开国后将西洋文化全部收入囊中,然后进行筛选,日语论文,结果政治上采用了君主立宪制度,日语论文题目,军事上引进了德国模式,却淘汰了民主代议制度。二战后,日本在各个方面几乎照搬了“美国方式”,却没有吸收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虽然是大量的摄取,但并不是毫不顾忌的吸收,而是具有选择性的和择优性的。能够促进国家发展的就积极的消化吸收,不适合国家发展的就被淘汰。并不是先进国家的文化就畅通无阻,归根结底是看这种文化与日本文化有没有结合点,符不符合日本人的思考方式。 四、外来文化的融合性 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吸收,而是改造自己固有的东西同外来文化有机的融合,也就是将外来的文化日本化。如在儒学传入日本后,圣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条宪法”活用了儒学思想,始终以儒教的“和”为基调,主张明德、法制,在内容上体现了儒学的精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需要,把中国的儒教变成了别具特色的日本朱子学和阳明学,成为了日本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再如,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由福泽渝吉提出的“和魂洋才”。“和魂”指大和民族的精神,而“洋才”便是指西洋的科技。用“和魂洋才”的精神来鼓励日本国民学习西方文化,同时也要求国民保留日本传统文化。最终达到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融合。从而促进日本不断的向前发展。 正是由于以上特征,日本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时,既对传统文化作有保留,又能很好的吸收外来文化,最后融合成一种具有自己特色的,适合本国发展的新文化。日本三次大规模的吸收外来文化无不具有上述特点。大化改新,在本国的部民制和氏姓贵族的传统上吸收了从隋唐引进的封建政治经济制度,并从中融合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体制和统治制度。极大促进了日本的发展,时期逐渐成为东亚强国。日后的明治维新也是如此,在自己封闭的封建制度中灌输资本主义制度,权衡利弊后,融合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皇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完美结合。二战后吸取美国发展方式更是如此,从而促使日本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 日本对待外来文化从来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也从来不是“虚无主义”。日本吸收外来文化时,总会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对传入的文化有选择的吸收,对自己的传统有筛选的吸收,最终形成了一种最适合的发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