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实施手段,已逐渐成为我国现阶段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其中电影、电视两个行业作为整个产业中市场份额至关重要的部分,在提高文化软实力过程中发挥着前锋的影响。我国拥有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在文化储备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然而在文化输出方面却似乎困难重重:传统文化传播摆脱不了原有的框架,大量的历史剧和武侠著作造成市场的饱和与观众的审美疲劳;而现代文化传播却始终无法抹去被动接收西方文化的痕迹,难以创作出真正代表现代中国的文化符号。在这样的阶段。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探索其真正有效的传播方式并寻找现代文化的方向是十分必要的。日本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在世界上拥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不但在动漫产业上超过了美国,占据了六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还能够将传统文化良好保存并合理传播,形成与其他东方文化相区别的、具有现代精神的独特风格,做到文化价值观的输出。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和文化认同感,形成了强大的软实力。此外,相同的文化根源,相似的历史背景也使得它与西方国家比起来,对我们更具有探讨略论的价值和参考借鉴的意义。由此,研讨日本影视著作中的传统文化存在方式,有可能为我国影视著作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参照系。 以《火影忍者》为例。长篇动画片(漫画)《火影忍者》是一部深受世界各地青少年喜爱的著作,它描写了在一个虚构世界中的忍者故事,著作中充满了美国武的现代精神关键词,如英雄、伙伴、反抗专制等。而了解日本传统文化的人看《火影忍者》时,或许会和中国人看《大话西游》时有同样的感受――惊讶、无奈。作者将日本神话、传说和一些历史故事分解打乱后又重新建构成了一个完全架空的世界:忍者们使用着由中国五行原理和日本忍者传说演变但却更类似于西方魔法的忍术;“天照”、“月读”、“须佐能乎”等大量日本神的名字被用在了忍术上,日本著名的“鸣门大桥”被描写成以主角名字命名的大桥、“罗生门”则变成了盾的名字……这些日本人耳熟能详的名字被赋予新的含义出现在作者重新塑造的世界中。传统文化在被解构后,又结合了现代元素,从而派生出具有传统魅力但更能吸引青少年观众的新鲜设定。 而日本国民动画(漫画)《名侦探柯南》则是对传统外观的另一种解构。这部著作属于当代日本社会背景下的侦探题材故事,但其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却不可小觑。据统计,这部著作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剧集是将传统文化设定为故事背景的,比如将事件地点设在古建筑中;或事件参与者是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手工艺人或学者;又或是破案的关键在于某个日本典故―传统文化脱离了原始的功用,以“破案线索”的全新功能参与了犯罪事件的构成。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对传统道具线索和日本社会的印象也会随之加深,这也使得《名侦探柯南》犹如一部充满了故事性、趣味性和益智性的文化科教片,甚至是日本文化宣传片。 无论上述哪一种,其传播手段都是类似的,即用现代精神获得观众理解,再依照现代手法解构传统外观并重组。总之,成功的“传统外观/现代精神”形态著作通常会使很多观众在迷恋故事剧情的同时也醉心于其中古典而现代的体验。关于外国观众来说,这类著作中的现代精神与他们的认知较为匹配,但其传统文化都是神秘而令他们向往的;而关于日本观众来说,传统文化在这些著作中则是熟悉但有趣的。当人们认可了其现代精神的表达之后,在追捧著作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就会认同并喜爱日本文化。 第三类:现代外观/传统精神型 “现代外观/传统精神”这一文化展示方式,在当前获得国际奖项的日本影视著作中较为常见。这一搭配的成功要点在于,使用日本传统视角来表现普世价值,从而展示传统精神。创作者用“日本式”的眼光对人类社会存在问题的人文思考成为了这类著作重心所在。以往的日本著作总是用日本眼光看待日本问题,或是别扭地学习西方使用现代观点解释问题――而此类著作中日本创作者不仅将所看待的问题上升到了人类共同认知层面的主题――爱,理解,生死,人与自然等等,体现出了更高水准的思考与认知,还重新从日本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体现日本人对待人类共有情感的措施,表达了日本的态度。发出了日本的声音。这是日本传统精神的现代性体现,也是传统文化真正意义上的更新。 获得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日本电影《入殓师》就是本类著作中的突出代表。这部著作通过描述一位失业大提琴手阴错阳差地成为入殓师的经过,表现了对生死问题的研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关爱的诉求。一些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去世了,而入殓师送走的每一个人都与他们的亲人都有难以言表的故事。对自己性别产生疑问而自杀的男孩、叛逆并因为车祸丧生的高中女生、因病去世的澡堂的女老板……他们的亲人却在“送行仪式”上才能真正的面对死者,尝试着进行迟来的理解与关爱。以上事情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国家,然而正如著名影评人MarkSchilling所说的,“这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影片里包含了喜剧因素和各种情感,它所反映的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然而《入殓师》用一种不同寻常的而且很有趣的方式来表现它”。是的,尽管影片中不可避免的涉及了死亡、守灵和遗体,但是导演却在很多地方用轻喜剧的方式展现入殓师关于其职业的困扰以及生者与死者之间的情感:人们一边哭泣一边好奇地看着入殓师进行仪式;母女们笑作一团然后默默祝福着为寿终正寝的男主人印告别之吻……入殓仪式上笑与泪重叠,欣慰与后悔交错,生者关于死者哀伤而又默默祝福的复杂情感就在这样的轻松插曲中慢慢的流露出来,让观众在会心一笑之后,又被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而深深地感动。悲剧与喜剧恰到好处的交替,感人而不煽情,一切都表现出隐忍有度的东方式的温情――关于“死亡”的释怀,以及对人与人之间能够“理解”的美好愿望。 《入殓师》的原标题是“送行者”,它用轻喜剧的方式将死描述的如此平常自然而又震撼人心,淡泊而又对死者充满敬意――这就是日本人自古以来对待死亡的态度,真正东方式的“衰而不伤”。 除了这部表达东方情怀与价值观的电影外,无论是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风之谷》中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动画短片《积木之屋》”中老人面对不断上涨的海水进行的美好回忆,还是北野武的电影《花火》中关于生与死的悲壮追问,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对地球上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表现出东方式的哲学思考,传达着日本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独特文化。 对中国影视著作创作的文化启示 中国和日本在文化近况上虽有少许不同,但事实上都面临着重塑形象、创造新文明的问题。传统文化在中国之前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已经作为开拓先锋开启了国际市场,让人们对中国的第一印象即是功夫、旗袍之类传统符号。但我们仍要明确,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不仅仅如此,而是要能够作为新文化生长的根基,从中生发属于现代中国的文化。尹鸿教授曾提出中国文化在国际输出过程中面临的三个矛盾,即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只有在创作过程中注意到并想方设法解决以上矛盾,才能更有效地塑造美好的文化形象。而日本在解决以上三种矛盾方面的成就。无疑为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参考范本: 首先,为解决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矛盾,在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表达时,应遵循市场化准则,以受众为主体。日本在进行文化创作时,基本都会采用市场主导策略,即完全遵从观众的喜好。如果观众无法对古代武士产生兴趣,那就采用侠客武士;如果观众无法对传统文化形象符号表示喜爱,那就选择更新鲜有趣的后现代拼贴式传统外观……从而就有了具有现代精神的古装剧和符合现代观众口味的传统形象,有了各时空文化穿插交错的著作世界,有了看似是无国籍性但骨子里深深烙着日本印的流行文化。中国的文化输出却由于过渡强调迎合口味或弘扬主旋律而导致了其市场化、现代化以及品牌化程度的不足。中国文化的特质决定了我们不能和日本一样进行全盘西化或者过分模仿追随现代文化,但是适当的调和单向输出与双向输出的矛盾,则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说,不应一厢情愿地进行“以我为 主”的单向宣传,而应更多地进行平等对话,甚至对国际市场做必要的妥协、让步,以退为进。总之,要想方设法将文化包装得更加平易近人,甚至可以适当借用他国文化元素来表现亲和力。例如美国在进行文化国际输出时,常把自己打扮成世界文化的行为,日本的动画中也大量采用世界各地的文化符号和故事要素――只有文化首先被接受了,才能拥有足够的市场,进行更加中国化的输出。 其次,为解决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应注意中国当代通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嬗变,而不能孤立传统。日本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无国籍性”文化输出并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忠实的观众群后,就重新将传统外观元素加入到了素材库中。但这一次,文化是作为独立的文化符号展示出来的:日本敏锐地感觉到了受众关于传统文化的需要,他们挑出合适的传统元素并将其从原来的框架中剥离出来,与现代元素一起有机地构成了更具新鲜感和时尚冲击力的文化形式。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充满了后现代的叛逆性,但趣味性却比纯现代或纯传统更胜一筹。而在其对传统精神的现代融合上,上文论述的三种传统文化展示类型也做到了传统精神到现代精神与的巧妙偏移。 当前我国已经输出了大量表现中国传统元素的“传统外观/传统精神”型著作,例如电影《英雄》、《夜宴》、《投名状》等,也体现了精妙绝伦的中国式视觉美感文化。然而,国内外观众对目前这一连串国产古装大片的评价,却远不及之前的香港武侠电影和李安的《卧虎藏龙》。与其说是审美疲劳导致观众失去兴趣,倒不如说是生涩晦暗的传统精神无法令观众动容――中国古代权利争夺、欲望、暴力等负面精神在片中一览无余。表现中国文化中的消极特质并不能迎合国际市场,更不是提升国际形象的好措施。像日本一样选择文化中的独特优点、进行更加具有积极意义的现代包装,才是目前应采取的文化输出和攻占市场办法。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传统外观/现代精神型”著作。 最后,为解决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的矛盾,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表达时,应主要关注其中普遍价值的意义,而不应总是着力渲染中国文化的罕见之处或文化糟粕。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关键,还是在于关于国际共识的关注。近年来日本现实题材著作的屡屡获奖表明,以日本的身份表达对世界共识问题的关注,已成为了新一代文化创意作者的探讨目标。如果说成为世界文化的做法是利用文化的异同性内容表达人类的普遍感情,创造普遍价值,与世界各种优秀文化一起,创造“熟悉的陌生”,那么,日本的“现代外观/传统精神型”著作就正在以自身的传统精神作为这种异同的主要来源,用日式的温情、淡泊、宽容去表达自己对全人类共识问题的态度。这种来自传统文化的异同情感,也使得日本的文化号召力更上一层,获得世界各民族的理解与支持。 总之,我们在将中国文化进行输出时,应注意选择更多样化的视角,将传统文化转化为世界文化时,提升自身文化的普遍意义,同时还要注意扬长避短,具有包装意识。我们已看到,许多国内创作者正在尝试着进行传统文化的升华,寻找着能够将传统与现代文化、中国与世界文化相平衡的那一点。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国的文化能够和其他文化相互共存、相互媲美,达到更理想的高级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