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诸葛亮的形象不但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在日本也从来不乏追随者,所以与诸葛亮相关的文学著作一直受到日本读者的追捧。从古至今,总能在各种文学著作中觅到他的身影,诸葛亮一直活跃在日本文学当中。但是,不同时代的文学著作中,他的形象发生着奇妙的嬗变。在追述这种变化的过程中,会发现诸葛亮这个人物在异域被接受的情况,日语论文,接受过程中依据日本文化和民族审美特质进行的筛选,以及人物形象本身受到日本文学作用发生的变化等。由此,探析中日文学交流中的常见规律。 祁山秋风悲 五丈原云暗 零露色斑驳 草枯马尚肥 蜀军旗无光 鼓角音也销(叶渭渠 译) 五丈原战场上没有我们预想的轰轰烈烈的战争场面,而是一片悲戚秋色,预示着诸葛亮的人生将到此嘎然而止,他为之奋斗终生的大业也将无法完成,心中有那么多的未实现的计划和畅想,都不能再继续下去,尤其对先帝的承诺无法兑现,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来说,这将是多么不甘却又无能为力的事情。伴随着这样的悲凉气氛,土井晚翠将我们带入他所构筑的诗化《三国演义》,仿佛孔明在一步步向我们走近,形象愈渐清晰,从宏观上展示了诸葛孔明悲壮的一生。 这首诗一方面感叹五丈原战场上深陷危笃的诸葛孔明的忠义之心,另一方面思索三国时期的命运无常和时代转换。当时日本刚刚取得甲午中日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的胜利,这首诗正好契合了日本国民的心绪。正在向近代化国家迈进的日本,在走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道路上,第一次在中日抗争中取得了全面胜利,摆脱了长久受到中国钳制和压抑的历史传统状态,极大地树立了信心,作用及其深远,甚至后来信心爆棚,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可以说这场战争就是中日联系的转折点。在时代转换的大背景下,土井晚翠的这首《星落秋风五丈原》让人们想到了三国时期宏大的战争场面,思索着经过中日甲午战争,中日之间的联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是否此刻开始属于日本的时代就要到来了呢? 三、探究历史的真实与现代人的虚构 吉川英治《三国志》(1939-1943)创作于二战中,对日本后来的《三国演义》的翻译和再创作都有绝对性的作用,二战后一般日本人的三国知识,毫不夸张地说都来自吉川版的《三国志》。他开启了现代版《三国志》的序幕,自江户时代开始到吉川之前,对《三国演义》都是采取翻译的态度,虽然有编译本等,但都相对忠实原著,以翻译为主。吉川是第一位将其改写成现代小说的作家,并且加入了很多自己的创作,杂喉润在其《三国志和日本人》中评价他的《三国志》是吉川版的《三国演义》。吉川《三国志》培养了现代日本人的三国阅读兴趣,从战中到今天,这种作用不曾间断,甚至有读者以为吉川《三国志》就是忠实于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是原著的日文版。可见其在日本的作用力非常大,之后的作家在写《三国志》小说时,多多少少都会意识到吉川著作的存在。如果说初译本《通俗三国志》让不懂汉文的江户日本人了解了《三国演义》,那么吉川的现代小说《三国志》让现代的日本人更加痴迷《三国演义》。 吉川英治也十分钟爱诸葛亮这个人物,他的《三国志》虽然和《三国演义》一样,开始于桃园三结义的情节,结尾却是以诸葛亮的死来给全书打上句号的。可能他认为没有了诸葛亮的《三国演义》就不再有意义了,但是他的诸葛亮描写又不同于《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的诸葛亮是可以呼风唤雨、掐指一算尽知天下事的神,而在吉川的《三国志》中,诸葛亮的英明决定都是建立在缜密地科学略论上,不再语怪力乱神,走下神坛的诸葛亮蜕变为真实的人。于是,寻求历史中真实的诸葛亮形象,成了后来很多作家进行创作的原动力。 为诸葛亮立传,这是日本作家探析诸葛亮形象的一个有效途径。最早以《诸葛孔明》的书名为诸葛亮立传的应属宫川尚志,1940年刚刚学院毕业五年的宫川就出版了他的专著《诸葛孔明》,他在序言中说坦言,此传的目的是要写出孔明其人的真实姿态,所以努力在有限的史料中尽量挖掘出孔明的真实状况。另外,他还清楚地表达了要写出自己理解的孔明像,所以称这部书为“我的诸葛孔明传”。最后,他强调值得被书写的传记人物的传记不应只有一两本,希望通过自己的拓荒,能有更多人来为孔明立传,这样才能更充分地理解孔明其人。 宫川尚志的努力得到了回应,1980年代末,写诸葛孔明的大约不下六十种。而到了今天肯定数以百计了。以“诸葛孔明”四字为书名的就有植村清二(1964)、狩野直祯(1966)、林田慎之助(1986)、立间详介(1990)、陈舜臣(1991)、立石优(2017)等作家的著作。有人说三国人物中日本人最喜欢的莫过于诸葛亮,他的粉丝绝不比中国少,如此众多的对于诸葛亮的著作的问世,足以说明他在日本的人气有多高。如此数量庞大的对于诸葛亮的传记、评论等,从叙述顺序看,有的从诸葛亮的少年一直写到其死,有的以与诸葛亮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故事相串联;从论述重点看,有的突出其政治才能,有的强调其军事战略,亦有关注其智慧方面的,貌似有无数不同形象的孔明伫立眼前,但归根结底,众位作家都希望从不同侧面探索历史中真实的孔明像。他们坦言在创作中都尽量查阅各种史书,如《三国志》、《蜀传》、《三国志平话》等,试图架构诸葛亮的真实历史形象。然而真实的历史本身就无从考证,所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其真实性都有待斟酌,因为必然带上作者的观点,而以这些史书为依托创作的各种诸葛亮的传记和评价,也悉数带有日本作家的观点和评论。其实每一部著作都向我们展示了日本人眼中的孔明像。 既然没有绝对真实的历史,那不妨调转矛头,在虚构中尽情抒发现代人的感受。日本作家陈舜臣的《诸葛武侯》被称作其《秘本三国志》的延续,擅长历史小说和推理小说的陈舜臣,在充分调查史料的前提下,一方面尊重历史,挖掘诸葛亮的真实形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小说创作的虚构写法,描摹出属于陈舜臣的孔明像。他的这部著作是第一部对诸葛亮形象进行艺术虚构的长篇小说。后来立石优的《诸葛武侯》(2017)也是步其后尘的另一部虚构小说。 既然要虚构,就要满足现代人的情绪和阅读口味。于是,不必惋惜孔明因身死五丈原而大志未筹,让孔明复活又何妨,这就是伴野朗的《三国志 孔明未死》。伴野朗自幼爱读吉川英治《三国志》,跟其他读者一样,每每读到五丈原,星落秋风,英雄辞世,痛苦悲愤油然而生。为了舒展心中积年的怨气,1992年他创作了小说《孔明未死》,这部著作收录在《/史ifノベルズ》(《历史如果长篇小说》)系列中,假设孔明没有死,在此基础上重新构架故事,还增添了“浙江耳”、“卧龙耳”等所谓谍报机构,让读者能够展开遐想,跟随着伴野朗探究另一个历史的可能性。 古往今来,不管是作为符号的存在,时代的象征,还是历史中的真实人物,抑或是历史小说中的虚构,诸葛孔明的形象一直在日本文学中活跃着,从未退出文学的历史舞台,只是随着时代地变化孔明像也在不断发生着嬗变,这种变化除了深深的历史烙印外,还带有明显的日本作家的印记。在这些文学著作中,我们看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诸葛孔明,熟悉自然是对这个人物和与其相关的事件的熟识,陌生是因其浓重的日本味儿。通过研讨日本文学中孔明像的变迁,有助我们理解中国文学在异域日本的接受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宫川尚志.《诸葛孔明》,风光社,1940年。 [2]狩野直祯.《诸葛孔明》,人物往来社,1966年。 [3]花田清辉.《随笔三国志》,第三文明社,1972年。 [4]林田甚之助.《诸葛孔明》,集英社,1986年。 [5]内藤湖南.《诸葛武侯》,《内藤湖南全集》第一卷,筑摩书房,1996年。 [6]土井晚翠.《星落秋风五丈原》,《诗歌三国志》,新潮社,1998年。 [7]杂喉润.《三国志和日本人》,讲谈社,2017年。 [8]渡边精一.《全论诸葛孔明》,讲谈社,2017年。 注释: ①渡边精一.《全论诸葛孔明》,讲谈社,2017年6月初版,第339页到第383页。 ②近世:从1603年江户幕府开设到1867年“大政奉还”(1867年11月9日,德川第十五代将军庆喜辞去征夷大将军之职,将政权奉还朝廷)的约270年,被称作“近世”,即江户时代。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学院外国语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