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中诸葛亮形象的嬗变[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诸葛亮形象不但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在日本也从来不乏追随者,所以与诸葛亮相关的文学著作一直受到日本读者的追捧。从古至今,总能在各种文学著作中觅到他的身影,诸葛亮一直活跃在日本文学当中。但是,不同时代的文学著作中,他的形象发生着奇妙的嬗变。在追述这种变化的过程中,会发现诸葛亮这个人物在异域被接受的情况,日语论文,接受过程中依据日本文化和民族审美特质进行的筛选,以及人物形象本身受到日本文学作用发生的变化等。由此,探析中日文学交流中的常见规律。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诸葛亮;日本文学;形象;嬗变
  
   日本人把和《三国志》、《三国演义》相关的书籍、评论等都叫做“三国物”,他们对“三国物”的热爱是狂热的,大大小小的书店里都会有“三国物”的位置。三国人物中日本人最喜爱的就是诸葛亮。“三顾茅庐”、“君臣鱼水之交”、“天下三分之计”、“出师表”、“挥泪斩马谡”、“死孔明走生仲达”等等,这些与诸葛亮息息相关的字眼,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深深扎下根来,日本也和中国一样,有很多诸葛亮的粉丝。忠肝义胆的忠臣、神机妙算的“智绝”,天下奇才的军师,他身上散发的无穷个人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而他的形象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化,他在日本文学中,在日本人的心中,也发生着有趣的嬗变。
   一、古代文学中作为符号的存在
   从古至今,在日本文学中总是能觅到诸葛亮的身影。江户时期以前的很多重要文学著作中,诸葛亮的人物和事迹都会频繁地出现,日本作家渡边精一在他的《全论诸葛孔明》①中就此进行了详实的总结和概括。
   通观《全论诸葛孔明》中所枚举的著作,发现在日本古典文学中,还没有形成后世所熟悉的诸葛亮像,他的存在感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符号。如《续日本记》,这是平安时代初期的史书,撰写了从文武天皇到桓武天皇(697-791)95年的历史。其中天平宝子四年(760)十一月十日的条:“授刀舍人春日部三关、中卫舍人土师宿祢关成等六人被派至太宰府,向太宰大臣吉备真备学习诸葛亮的八阵、孔子的九地篇以及军营配置法等”。此处提到的吉备真备(695-775)是奈良时代著名学者、政治家,717年到735年在唐朝留学,752年到754年曾二度入唐。诸葛亮的“八阵”语出《蜀志 诸葛亮传》: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再如后深草天皇建长六(1254)年,橘成季编集完成的《古今著闻集》,其中卷十一,画图第十六有如下记载:“马周(唐太宗名臣)、房玄龄(同前)、杜如晦(同前)、魏征(同前,以上自东数第一间)。诸葛亮、瞿伯玉(孔子同时代的贤臣)、张良(前汉建国期名参谋)、第五伦(后汉光武帝时期名臣,以上第二间)。管仲……”这里诸葛孔明是作为政治家出现在其中的。还有《太平记》成立于1370年,其中有对于诸葛孔明的记载,见于卷二十《义真梦想事附诸葛孔明事》。大致讲述了新田义真攻足羽城,与足利高经对阵,数日之后的夜晚,新田梦到自己变成了三十丈的大蛇卧于地上,足利见状忙退兵而逃数十里。――梦至此新田醒来,次日清晨将所梦情景说与众人,众人皆言“大蛇即龙,敌将高经受惊而逃,此乃吉梦”。但斋藤七郎入道道献却说是“凶梦”,因为大蛇虽是龙的象征,因其卧姿故为“卧龙”,即诸葛孔明,而孔明最终没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最后看看江户时代初期的儒者中江藤树(1608-1648),在其作品《翁问答》中提及过孔明,这是本以师徒问答的形式训诫弟子的书籍。当被问到:“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也是不行的吧?”中将藤树回答:“并非如此,如果连基本的纸上学问都不具备,也不会有实战的胜利。并举出太公望、张良、韩信、项羽、诸葛孔明等例子来证明。弟子又问:只要运气好,什么战争都可以取得胜利吗?中江答道:大军交战,德胜才,才胜力,力胜运。才德互角,运强者胜。……蜀魏相争,蜀弱魏强,却每每蜀国得胜,皆因有德才兼备的诸葛孔明。”
   这些古代文学著作中,诸葛亮的形象像是一个符号,代表“三国物”的存在,代表对于三国的故事和情节是日本知识阶层所熟悉的,不必说出其到底怎样,只是单纯地引用诸葛亮这个名字,就可以想到跟“三国物”有关的所有内容。从以上著作的时代分布、作家及著作本身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可知,包括诸葛亮形象在内的“三国物”,在古代日本的知识阶层中,长期以来都是作为常识和修养而存在的。关于诸葛亮本人,几乎没有评价,都是在提及相关内容时作为例子引用而已。
   二、近代对诸葛亮忠义与悲运的时代咏叹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具体何时传入日本,至今没有确切的记载,近世②以后传入日本的看法成为主流。元禄二至五(1689-92)年,《三国演义》由署名湖南文山的译者翻译成日文,以《通俗三国志》为书名出版发行,全书50卷。湖南文山的译本并不是对原文的忠实翻译,除了形式章节的改变,对内容也有较大的删增,实为编译本,但这是《三国演义》在日本的第一个较完整的译本。自此,《三国演义》不再只是知识阶层的读物,被束之高阁,而开始走向普通百姓的生活,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日本人要通过《三国演义》和《通俗三国志》来了解三国时代、三国人物、三国故事等,当然也包括对诸葛亮形象的认识。
   《三国演义》讲述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的纷繁复杂的斗争的同时,各色英雄人物也悉数登场,上演了一幕幕时代转折期的历史大戏。这样的历史背景正好符合明治维新前后日本读者的胃口。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奠基人内藤湖南(1866-1934),就曾经将明治维新前后的日本形势比作中国三国时代的三大时期。如第一大期,即后汉末的动乱到群雄割据时期曹操的抬头,正好和日本幕末嘉永时期(1848-1854)到文久年间(1861-1864)相当。这一时期既具封建遗风又兼备改革抱负的人物辈出,像藤田东湖、佐久间象山。第二大期从曹操统一华北,经赤壁之战,到三国鼎立之势成,与日本庆应(1865-1868)到明治(1868-1912)三十年的历史时期相对应,此一时期是日本人才辈出的时代,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正是这一期的代表。湖南文山此时也正处于壮年时期。第三大期的代表人物自然是诸葛亮、司马懿、陆迅等,而日本的第三大期才刚刚拉开帷幕,与之相当的重量级人物还没有出现,伊藤博文、犬养毅等才开始崭露头角。这样的比较评论出自内藤湖南《诸葛武侯》的序文,此书1897年出版了上卷,上卷只涉及诸葛亮的前半生,下卷已列出大纲,可惜没能问世。内藤湖南创作《诸葛武侯》时,正值明治三十年代,即从第二期向第三期过渡的阶段,他试图通过对诸葛亮一生的追述,管窥三国时代历史的风云变幻,期待在第三大期日本的“诸葛亮”、“司马懿”的登场,他们才是日本的希望和未来。在动荡忧乱之世,只有少者能洞察时事,把握时机,而老者难以适应,处于劣势。暗示了作者作为年轻人对日本未来的自负,以及作为年轻的日本对亚洲未来的自负。作为日本第一部诸葛亮探讨作品,日语毕业论文,第一部对孔明进行历史性评价的著作,内藤湖南的《诸葛武侯》对后来的日本“诸葛亮崇拜”及涌现出的大量相关作品,有首着先鞭的影响。
   几乎与内藤湖南的《诸葛武侯》同时,土井晚翠的长诗《星落秋风五丈原》问世。这两部风格迥异、类型迥异,却都是书写诸葛亮的著作的同时出现,不免让人感到惊讶。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明治三十年代,人们对时代转换期的理解是多么相似。“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朝诗人杜甫的这首诗,道出了近代以来众多喜爱诸葛亮的读者的心声。一方面赞叹其忠义重情,一方面感叹其悲剧命运。有多少读者为诸葛亮大志未酬却身死五丈原而扼腕叹息呢?感叹诸葛亮的悲剧命运,还有什么比诗更能倾诉情怀的呢?1899年出版的土井晚翠的《星落秋风五丈原》,就是使用较为古雅的近代日语写出的自由体长诗,追述了诸葛亮的一生,尤其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极尽咏叹,全诗充满了悲凉的格调。这首诗在明治、大正时代的日本文学界和知识界广为流传,其中的一些诗句许多人可以背诵。

   这首诗发表于明治三十一(1896)年十一月号的《帝国文学》杂志。全诗分六章350行,用汉诗调的叙事长诗歌颂了三国时代(魏、蜀、吴)的忠臣诸葛孔明的悲壮人生。诗的开头就能让人感到了悲愤的力量。
   祁山秋风悲
   五丈原云暗
   零露色斑驳
   草枯马尚肥
   蜀军旗无光
   鼓角音也销(叶渭渠 译)
   五丈原战场上没有我们预想的轰轰烈烈的战争场面,而是一片悲戚秋色,预示着诸葛亮的人生将到此嘎然而止,他为之奋斗终生的大业也将无法完成,心中有那么多的未实现的计划和畅想,都不能再继续下去,尤其对先帝的承诺无法兑现,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来说,这将是多么不甘却又无能为力的事情。伴随着这样的悲凉气氛,土井晚翠将我们带入他所构筑的诗化《三国演义》,仿佛孔明在一步步向我们走近,形象愈渐清晰,从宏观上展示了诸葛孔明悲壮的一生。
   这首诗一方面感叹五丈原战场上深陷危笃的诸葛孔明的忠义之心,另一方面思索三国时期的命运无常和时代转换。当时日本刚刚取得甲午中日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的胜利,这首诗正好契合了日本国民的心绪。正在向近代化国家迈进的日本,在走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道路上,第一次在中日抗争中取得了全面胜利,摆脱了长久受到中国钳制和压抑的历史传统状态,极大地树立了信心,作用及其深远,甚至后来信心爆棚,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可以说这场战争就是中日联系的转折点。在时代转换的大背景下,土井晚翠的这首《星落秋风五丈原》让人们想到了三国时期宏大的战争场面,思索着经过中日甲午战争,中日之间的联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是否此刻开始属于日本的时代就要到来了呢?
   三、探究历史的真实与现代人的虚构
   吉川英治《三国志》(1939-1943)创作于二战中,对日本后来的《三国演义》的翻译和再创作都有绝对性的作用,二战后一般日本人的三国知识,毫不夸张地说都来自吉川版的《三国志》。他开启了现代版《三国志》的序幕,自江户时代开始到吉川之前,对《三国演义》都是采取翻译的态度,虽然有编译本等,但都相对忠实原著,以翻译为主。吉川是第一位将其改写成现代小说的作家,并且加入了很多自己的创作,杂喉润在其《三国志和日本人》中评价他的《三国志》是吉川版的《三国演义》。吉川《三国志》培养了现代日本人的三国阅读兴趣,从战中到今天,这种作用不曾间断,甚至有读者以为吉川《三国志》就是忠实于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是原著的日文版。可见其在日本的作用力非常大,之后的作家在写《三国志》小说时,多多少少都会意识到吉川著作的存在。如果说初译本《通俗三国志》让不懂汉文的江户日本人了解了《三国演义》,那么吉川的现代小说《三国志》让现代的日本人更加痴迷《三国演义》。
   吉川英治也十分钟爱诸葛亮这个人物,他的《三国志》虽然和《三国演义》一样,开始于桃园三结义的情节,结尾却是以诸葛亮的死来给全书打上句号的。可能他认为没有了诸葛亮的《三国演义》就不再有意义了,但是他的诸葛亮描写又不同于《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的诸葛亮是可以呼风唤雨、掐指一算尽知天下事的神,而在吉川的《三国志》中,诸葛亮的英明决定都是建立在缜密地科学略论上,不再语怪力乱神,走下神坛的诸葛亮蜕变为真实的人。于是,寻求历史中真实的诸葛亮形象,成了后来很多作家进行创作的原动力。
   为诸葛亮立传,这是日本作家探析诸葛亮形象的一个有效途径。最早以《诸葛孔明》的书名为诸葛亮立传的应属宫川尚志,1940年刚刚学院毕业五年的宫川就出版了他的专著《诸葛孔明》,他在序言中说坦言,此传的目的是要写出孔明其人的真实姿态,所以努力在有限的史料中尽量挖掘出孔明的真实状况。另外,他还清楚地表达了要写出自己理解的孔明像,所以称这部书为“我的诸葛孔明传”。最后,他强调值得被书写的传记人物的传记不应只有一两本,希望通过自己的拓荒,能有更多人来为孔明立传,这样才能更充分地理解孔明其人。
   宫川尚志的努力得到了回应,1980年代末,写诸葛孔明的大约不下六十种。而到了今天肯定数以百计了。以“诸葛孔明”四字为书名的就有植村清二(1964)、狩野直祯(1966)、林田慎之助(1986)、立间详介(1990)、陈舜臣(1991)、立石优(2017)等作家的著作。有人说三国人物中日本人最喜欢的莫过于诸葛亮,他的粉丝绝不比中国少,如此众多的对于诸葛亮的著作的问世,足以说明他在日本的人气有多高。如此数量庞大的对于诸葛亮的传记、评论等,从叙述顺序看,有的从诸葛亮的少年一直写到其死,有的以与诸葛亮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故事相串联;从论述重点看,有的突出其政治才能,有的强调其军事战略,亦有关注其智慧方面的,貌似有无数不同形象的孔明伫立眼前,但归根结底,众位作家都希望从不同侧面探索历史中真实的孔明像。他们坦言在创作中都尽量查阅各种史书,如《三国志》、《蜀传》、《三国志平话》等,试图架构诸葛亮的真实历史形象。然而真实的历史本身就无从考证,所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其真实性都有待斟酌,因为必然带上作者的观点,而以这些史书为依托创作的各种诸葛亮的传记和评价,也悉数带有日本作家的观点和评论。其实每一部著作都向我们展示了日本人眼中的孔明像。
   既然没有绝对真实的历史,那不妨调转矛头,在虚构中尽情抒发现代人的感受。日本作家陈舜臣的《诸葛武侯》被称作其《秘本三国志》的延续,擅长历史小说和推理小说的陈舜臣,在充分调查史料的前提下,一方面尊重历史,挖掘诸葛亮的真实形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小说创作的虚构写法,描摹出属于陈舜臣的孔明像。他的这部著作是第一部对诸葛亮形象进行艺术虚构的长篇小说。后来立石优的《诸葛武侯》(2017)也是步其后尘的另一部虚构小说。
   既然要虚构,就要满足现代人的情绪和阅读口味。于是,不必惋惜孔明因身死五丈原而大志未筹,让孔明复活又何妨,这就是伴野朗的《三国志 孔明未死》。伴野朗自幼爱读吉川英治《三国志》,跟其他读者一样,每每读到五丈原,星落秋风,英雄辞世,痛苦悲愤油然而生。为了舒展心中积年的怨气,1992年他创作了小说《孔明未死》,这部著作收录在《/史ifノベルズ》(《历史如果长篇小说》)系列中,假设孔明没有死,在此基础上重新构架故事,还增添了“浙江耳”、“卧龙耳”等所谓谍报机构,让读者能够展开遐想,跟随着伴野朗探究另一个历史的可能性。
   古往今来,不管是作为符号的存在,时代的象征,还是历史中的真实人物,抑或是历史小说中的虚构,诸葛孔明的形象一直在日本文学中活跃着,从未退出文学的历史舞台,只是随着时代地变化孔明像也在不断发生着嬗变,这种变化除了深深的历史烙印外,还带有明显的日本作家的印记。在这些文学著作中,我们看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诸葛孔明,熟悉自然是对这个人物和与其相关的事件的熟识,陌生是因其浓重的日本味儿。通过研讨日本文学中孔明像的变迁,有助我们理解中国文学在异域日本的接受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宫川尚志.《诸葛孔明》,风光社,1940年。
   [2]狩野直祯.《诸葛孔明》,人物往来社,1966年。
   [3]花田清辉.《随笔三国志》,第三文明社,1972年。
   [4]林田甚之助.《诸葛孔明》,集英社,1986年。
   [5]内藤湖南.《诸葛武侯》,《内藤湖南全集》第一卷,筑摩书房,1996年。
   [6]土井晚翠.《星落秋风五丈原》,《诗歌三国志》,新潮社,1998年。
   [7]杂喉润.《三国志和日本人》,讲谈社,2017年。
   [8]渡边精一.《全论诸葛孔明》,讲谈社,2017年。
  
   注释:
   ①渡边精一.《全论诸葛孔明》,讲谈社,2017年6月初版,第339页到第383页。
   ②近世:从1603年江户幕府开设到1867年“大政奉还”(1867年11月9日,德川第十五代将军庆喜辞去征夷大将军之职,将政权奉还朝廷)的约270年,被称作“近世”,即江户时代。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学院外国语大学)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