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日本文学著作选读课[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日本文学著作选读是针对日语本科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选修课程。在教育中,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原作,学会略论著作的艺术特色并努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著作的标准和措施;通过文本阅读以提高语言水平,增强对日本文学原著的理解,特别是对著作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文学著作的能力和鉴赏水平。那么,如何增强学生阅读日本文学著作的积极性,提高对著作的读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已经成为课程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中国论文网
  一、日本文学著作选读课程的学习近况及原因略论
  就日本文学著作选读课程的学习近况,笔者就以下问题面向学院三年级60名日语本科学生作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4份。
  1、学习近况
  统计的结果是:喜欢阅读日本文学著作的4人,不喜欢的14人;回答一般的36人。由此可以看到,学生阅读日本文学著作的兴趣普遍不高。这也给该课程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
  
  2、原因略论
  (1)毕业后的就业意向
  根据我校《2017 就业统计略论报告》,在就业的1306人当中,公司吸纳毕业生923人。而在本次的问卷调查中,就“不喜欢读日本文学著作的原因是什么?”的回答,32人的答案是与未来职业无关,没兴趣,不如学习经贸类科目。可见未来的就业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从实用主义的角度选择了疏离日本文学著作。
  (2)日本文学素养与文本距离
  “不喜欢读日本文学著作的原因是什么?”除了职业取向的诱因外,50名学生反映日本文学著作深奥难懂,以至于感到枯燥乏味。文学鉴赏的过程是鉴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过程。文本是一个历史时期文化的反映,它对鉴赏主体是否具有吸引力是作用鉴赏活动的重要因素。再者相关文化和文学素养的欠缺,使得文本的吸引力大打折扣,无形中拉大了鉴赏主客体―读者与文本的距离。
  (3)网络与影视著作的冲击
  文学与艺术的融合、渗透在当代社会表现得更为多样化。文学的接受形式早已不再局限于文本的静态阅读,而发展为视觉和听觉上的解读。在谈到“4.当前的《日本文学著作选读》课程,你花费多长时间阅读一篇文章?”“阅读并鉴赏日本文学著作时,你认为有效的措施是什么?”时,一半以上学生的回答是:与其花费2个钟头以上的时间读费解的原文,不如直接看电影印象更深刻。可见,在网络与影视著作的冲击下,日本文学著作的阅读热度不高。
  二、日本文学著作选读课程的教育改革研讨
  1、激励教育法
  问卷调查中第4,第5个问题的统计结果显示:学生花费较长时间学习,而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力感”(Learned helpessness)。表现在该课程的学习中,最直接的就是阅读兴趣的消减及学习倦怠。国家教学科学“十五”规划探讨课题组“全脑教学探讨自主学习法”的专家在《四点三程主动学习法》中,登载了100名优秀学子的求学心路。其中就讲到:“喜欢上你的老师,学习才会更加投入”。那么如何得到学生的喜爱?微笑教育和鼓励赞扬不可或缺。在问卷“7.对当前教师的教育,你比较认可的是什么?……”中,学生提到:“我们喜欢老师甜美的微笑。看到教师微笑,我们似乎也能自信起来了。”优秀教师吴永珍也讲过:“赞美性语言与动作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其奥妙就在于卸掉了压在他们心上的自卑的巨石,于是学生的潜能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事实证明:教师有必要应用激励教育法组织教育。激励从教学心理学来说,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在具体的教育中,对学生的学习付出予以肯定。因文本篇幅过长,学生又要借助字典,往往阅读完毕,却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对此,首先要对学生的阅读行为予以表扬,而非重视阅读结果。另外,在问题设置上有难有易,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提问。提问或讨论中,要适当得给与暗示,对学生的观点不能全盘否定。表扬和鼓励关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心,以及提高课堂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多样性文本解读法
  文本解读的措施有多种,文章主要从“文本演绎法”“日中文本比较法”“文本与影视著作比较法”三方面展开。
  (1)文本演绎法
  对日本文学著作进行鉴赏的时候,文本的个性化演绎也很重要。著作鉴赏注重鉴赏主体的情感体验。作为鉴赏主体的学生在理解了文本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情感演绎,能有效地促进和提高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的理解。在演绎的激发下,学生会满怀激情来学习、甚至创造。比如:在学习太宰治的《走れメロス》时,让学生根据个人对小说的解读,发挥想象力,动手画出著作中的人物形象。这就比常规性的文字作业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再比如:学习大冈升平的《野火》时,鼓励学生作角色演绎。首先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压缩,然后改编成适合演剧的脚本,由教师作指导,最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通过学生对人物的再创作,能够更深刻地把握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著作主题,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果及教育效果。调查结果也再次证明,这是受到学生广泛认可的教育措施。
  (2)日中文本比较法
  众所周知,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差异联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措施。而通过比较文学探讨法,可以加深在著作题材、主题思想、人物塑造、作者人生观与文学观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比如应用比较文学的作用探讨法,将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与白居易的诗歌作比较,可以看到清少纳言深受白居易文学的作用,在《枕草子》中多次引用白诗。那么,中国古代文人中,为什么她对白居易那样的情有独钟呢?其吸收、借鉴白居易文学思想的态度是什么呢?所引用的白诗又是如何应用在《枕草子》中,起到的影响是什么呢?通过这种比较略论,追溯其渊源,探索其关系与原因,会对文化、文学现象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本质上的认识。同时,以学生们熟悉的白居易诗歌为切入点,有利于缩小文本的阅读距离,提高学习兴趣和教育效果。
  (3)文本与影视著作比较法
  “6.阅读并鉴赏日本文学著作时,你认为有效的措施是什么?”“7.对当前教师的教育,你比较认可的是什么?认为需要改善的是什么?”关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半数以上的学生都提到:通过观看影视著作、相关视频,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影视著作在艺术表达形式上的多元化有利于学生多视角地解读。传统单一的课堂教育模式被打破,通过影视著作的播放,可以较好得调动学生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中,既达到了学习文本的目的,又将其引入多层次、多角度的审美,达到审美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其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以《野火》为例。通过电影(1959年,导演:市川昆),更直观地看到战争的残酷、战时条件的恶劣、人性的丑陋;主人公“我”在极限状态下的异变,在精神上的无助感、孤独感、绝望感、罪恶感……这些直观的画面和语言跟文本是契合的,但却更加容易打动人心。另一方面,影视著作在艺术表达上,往往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处理。同样是《野火》,电影中没有渲染“我”吃人肉的情节。结局上,原著是:“我”住进了东京的一所精神病院;电影则是:“我”为了追求正常人的生活,在弹雨中走向野火升起的地方,直至倒下。关于这种处理,可以体会到人性尚未泯灭。而原著,即便依托宗教的救赎,但体会到的是彻头彻尾的绝望和灰暗。通过这种文本与影视著作的比较,摆脱了纯文本的局限性,在感受超文本魅力的同时,丰富情感世界,提高鉴赏水平。
  三、小结
  围绕如何上好日本文学著作选读课,笔者结合问卷调查结果,略论目前学生的学习近况,在教育措施上做了一些研讨与归纳。认为:通过激励教育法和文本演绎法、日中文本比较法、文本与影视著作比较法等多样性文本解读法能够较好地增强学生阅读日本文学著作的积极性,提高读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提升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邱鹏. 四点三程主动学习法[M].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
  [2] 张利. 没有不上进的学生名师最有效的激励智慧[M]. 北京: 九州出版社,2017.

日语论文题目日语毕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