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御宅族差异之比较[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御宅族起源于八十年代的日本,原本是关于ACG的过度狂热者的称呼。2017年这一概念传入中国,成为网络流行语,中国社会御宅族人数激增,引起了中国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比中日两国御宅族起源、概念、产生的社会根源、表现形式以及社会评价的不同,找出中国社会面对御宅族这个群体应有的态度和应当采取的策略。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御宅族、起源、原因、表现、社会评价、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冯婧晗(1987-),女,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大学公共外语教育部助教,主要从事英语教育探讨。
  侯贺英(1984-),女,河北邢台人,河北金融大学公共外语教育部助教,主要从事英语教育探讨。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213-02
  1、御宅族的起源与发展
  御宅,おたく,罗马字: Otaku,书写上通常用日文片假名オタク。它的本意是“贵府上”,即“你的家”的意思,在日文中也可作为第二人称代词,是一种对对方比较尊敬的称呼。
  1982年,日本动画里程碑的著作《超时空要塞》中女主角明美用这个词来称呼男主角一条,喜欢这部动画的年轻人也开始模仿主角用“OTAKU”来互称。日本知名社会评价略论者中森明夫在1983年6月至12月出版的漫画月刊《漫画ブリツコ》上连载的《[おたくの]探讨》( 对《“御宅族”的探讨》) 专栏中初次正式使用这个名词来称呼这个族群。
  20世纪80年代所出现的“御宅族”多以那些独身、关于电脑、漫画、游戏相当感兴趣的男性为主。这是一个相对比较狭义的范围和定义。而现在,广义的“御宅”泛指那些热衷于次文化( 非主流文化) 的人,一般多指热衷于动画、漫画及电脑游戏的人。
   进入台湾后,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御宅族”的语义渐趋中性,泛指痴迷于网络、 整天待在家中或宿舍上网的男性。近年来,“宅男”一词从台湾传播到大陆,语义进一步泛化,指整天待在家中,不出门、不修边幅的男性。
  事实上,“宅男”这个词进入中国后,多指后来的引申义。那些每天憋在屋子里不出去交往,沉迷于玩电脑游戏、网络聊天、泡论坛、看动漫、看电视连续剧的这群人,都可以叫宅男,而下班后回家沉迷于某一件事物(哪怕和电脑网络无关),社会交往不多的人,也会被称为“宅男”。
  2、御宅族产生的原因
  日本御宅族的产生,得益于日本高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和电子产品的迅速更新换代,却也与日本社会长期存在的竞争压力过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受众每天都被成千上万的信息轰炸和包围,即使受众关于媒介和信息有着自己的选择性,日积月累也不免受到作用。同时,多媒体、视听觉的感官刺激,使受众不得不被动地接受亚文化的泛滥传播。另外,在现代都市中,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疏离感和隔膜,孤立感和群体压力等,也使一些人感到被边缘化,为逃避过多的人与人之间的直面接触和交际,他们选择“御宅”族群的生活方式,以这种状态实现其自身的社会地位与生存价值。
  中国御宅族的产生则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独生子女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独生子女由于其成长环境较为孤独和封闭,从小就适应了独处的生活方式,习惯于安静地自娱自乐,不习惯于和外人交流。
  第二,缓解工作和社会压力。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加剧,而很多人的自我效能感却在下降,因此他们只能在网络和动漫、游戏中寻找奖赏和安慰。
  第三,是追求“自我理想”的一种表现方式。事实上,宅人们所缺失的并非是他们自己真正的“理想”,而只是父母们所寄予他们的“理想”,而他们所痴迷的事物才是他们内心深处真正渴盼实现的梦想。
  第四,网络帮助宅人实现各层次的需要。马斯洛曾说,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面,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而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人的这五大需要也就基本可以通过网络得以实现。
  3、御宅族的表现形式
  同济学院高等技术大学汪靖、顾晓晨教授认为,日本的御宅族现象更倾向于表现为新一代媒介依存症。
  第一,御宅族过度沉溺于媒介接触而无法自拔。御宅族会基于喜好,通过各种工具和媒介,投入精力、时间、金钱收集相关产品、情报、消息和资料,然后开始比较手上得到的情报,深究喜好对象的相关知识,进而延伸出属于自己的论点。
  第二,御宅族关于本族群和自身兴趣领域之外的规则不信任,对他人缺乏信任感,只能在每日接触的媒介如互联网媒介中寻找朋友、寻找信任感、寻找价值取向和行为依据。
  第三,御宅族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社会互动。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御宅族”可以以匿名的身份和状态找到独特的存在感。他们在面对电脑屏幕的狭小空间里生活,很少与外界发生接触。
  第四,自闭、孤僻的性格,注定了“御宅族”欠缺社会人际交往能力。他们的内心世界通常是孤立的、封闭的。他们也渴望摆脱孤独与他人接触,然而这种接触往往只停留在网络上,很少有勇气将网络上的交往转移到真实生活中去。
  而在中国,学院生和上班族是御宅族的主要构成群体,他们有着不同类型的“宅生活”,并据此被划分为四种典型:
  典型一: “酷爱家居型”,几乎把全部心思花在家居生活上,开辟了家庭生活的无穷天地。
  典型二:“以网为生型”,工作就是用来满足其基本需要,生活完全建立在网络之上。
  典型三:“收藏成癖型”,他们的工作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维持这些爱好,在网上可以交流收藏心得、购买藏品、晒藏货,日语论文题目,一条龙服务,根本无需出门。
  典型四: “宅出竞争力型”。宅出竞争力者是“宅”的有技术含量的人群。他们对影像敏锐、数据搜集力强、有种永不满足的探讨癖与向上心,还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并喜爱分享。
  4、对御宅族的社会评价
  虽然“御宅族”在日本的势力和作用力相当惊人,但由于热衷于次文化,很多“御宅族”易被大众认为是不事生产的一群人。而且由于过分热衷于特定领域,其中不少人关于人际联系和社会交际能力相关于一般人而言欠佳,故日本社会关于此族群的评价普遍来说不是很好。
  中国社会对待这一新族群,持有比较客观、理解和宽容的心态,而不是投以异样的眼光或者排挤、鄙视的态度。
  首先,他们拥有很高的情报收集与略论能力,专注于某种事物的程度远高于常人,日语毕业论文,关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御宅族”痴迷、执著的钻研精神如能用于对社会有益的科学技术或文化艺术探讨,或能有所成就。
  其次,国内“御宅族”的主体主要是80后的年轻人,动漫和网络世界便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暂时忘记压力的避风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终究会从那个虚拟的世界中走出,选择直面真实的人生。
  “宅”文化会成为未来社会的推力还是阻力,现在还不知道。但是从整体上看,“宅”的生活态度、交往方式,已经在朝积极的乐观文化方向发展,不再像过去那样完全的自我封闭。但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的“宅”现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所不同。我们“宅”得更加厉害,热衷标榜自我个性,冲着小众、亚文化的噱头而去。这可能是因为传统价值观断裂,于是孤独的青年人只能埋头于自己的文化空间,除此以外,找不到其他精神食粮。事实上,人是社会的动物,总是生活在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会倍感空虚。共同体之间的宏大信仰与核心价值观念,是维持人格的一部分,不可或缺。也许未来,等价值体系成熟之后、教学体系完善之后,青年人的心灵创伤少了,精神有寄托之地,“宅”就真正变成一种纯粹的生活选择方式,而不是一种心灵救济了。
  5、中国应对御宅族的态度和策略
  从前文的略论可以看出,“御宅族”一般都是内心孤独但又渴望交流的人,他们从虚拟世界走出的过程是艰难的,需要得到家庭、学校甚至社会的帮助。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放弃对子女的过度保护,鼓励其走出家门,结交朋友或者找工作。“御宅族”的父母可通过一些话题和子女建立沟通,抹平文化异同。
  学校作为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基地,也担负着塑造和培养年轻人性格的责任和使命,授课之余应多组织一些社团或集体活动,在扩展兴趣的同时,让年轻人多一些机会互相了解、相处、合作,建立彼此的友谊。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把关人”,应该做出更多健康、积极、正面的引导,而不是将所谓的“宅”当做时尚、潮流来宣传。
  许多年轻人是独生子女,他们自信、有个性、崇尚新事物,模仿欲望也很强,他们之间互相模仿,互相作用,把窝在家里的“御宅”生活理解成一种时尚。所以,要想改变“宅男宅女”的“御宅观”,还得从他们自己做起,不要受外界作用而盲目跟风模仿,要认清网络的本质,划清现实与虚拟间的界限,持之有度。要试着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学会容忍自己与别人的不完美。多参加户外运动和活动,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增加自己在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的机会。
  事实上,有很多“御宅族”已经开始自身的努力,如国内第一个“宅男宅女论坛”上就有“脱宅交流区”。论坛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交流脱宅的措施,然后线下组织他们活动,帮助他们脱宅。在以网络媒介为主导的信息时代,充分利用网络途径来解决它造成的问题,善加引导,也不失为一个好措施。
  参考文献:
  [1]、中森明夫(1983)『おたく』の探讨[J].漫画ブリッコ.
  [2]、中野牧(1980) 现代人的信息行为[M].
  [3]、冈田斗司夫(1996)オタク学入门[M].
  [4]、冈田斗司夫(1998)国际おたく学院 1998年 最前线からの探讨报告[M].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