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论文对日本职业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和公司内职业培训教育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讨。日本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推进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系统、以职业资格教育为主的公司教育系统和以生活教育为主的社会教育系统三个教育系统的衔接和沟通,使国民不断增加知识、提高技能水平,以跟上当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略论战后日本职业教育政策实施的经验和取得的效果,并结合目前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研讨今后职业教育改革方向。期待对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起到一定的借鉴影响。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本 职业教育 特点 日本堪称世界上职业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受惠于职业教育最大的国家之一。日本的现代职业教育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从1868年明治维新到1903年颁布《专业学校令》,仅距三十余年,日本的职业教育便从落后的学徒制度演变为完整的近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战后日本经济的回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战后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更趋成熟,20世纪60年以来,日本的职业教育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体系,从办学的类型上看,有学校教育、公司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是基础,公司教育是核心。为社会提供了各类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的劳动力,为其资本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的职业教育暴露出诸多问题,急需进行改革。为适应全球信息化技术革命的新形势,培养富有个性和创造性人才,曾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立下丰功伟绩的日本职业教育正在进行综合调整和重新组合,呈现出个性化、弹性化、多样化、综合化和集约化的特色。 一、日本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就有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日本近代的职业教育在殖产兴业政策的推动下,开始萌芽。其目的是通过发展实业教育,学习欧美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恢复,并从1955年起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伴随经济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的变化、生产设备的更新以及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急需大量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熟练劳动力,对劳动力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日本不断调整中、高等职业教育体制,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带动了各种各类教育事业的大发展。除了学前和小学教育以外,各级各类学校都设置职业技术学科。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成为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特点。可以说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它的发展作用着经济发展的速度。 进入20世纪末,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结束,经济持续低迷,国内产业结构亟待调整,日本的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就教育而言,帮助学生完成由学校向职业的过渡面临着十分艰难的局面。社会对初中、高中乃至学院毕业生的需求明显减少,毕业生该如何顺利向职业生活过渡成为新的课题。 从办学层次上分,有职业高中、专修学校、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学院等,其中职业高中、专修学校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点,同时适当增加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比重,提高了职业学院的地位。在办学形式上灵活多样,有职前教育、在职教育和转岗教育,学制有长有短,灵活多样,互相补充(见图1)。战后日本创建的新学制是,四年制学院培养高级技术人员,职业高中培养初级技术人员,而中级技术人员由专修学校、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学院培养。 1.全日制高中 中等职业教育 文部省统辖的 2.定时制和函授制高中 学校职业教育 3.高等专门学校 高等职业教育 4.短期学院 日本职业教育体系 5.专修学校和其他各种学校 隶属于劳动省等 1.公司教育 1.职业训练所 其他省厅的职业 2.职业训练短期学院 训练机构 2.社会教育 3.技能开发中心 3.各省厅所属 4.职业训练学院 的职业学院 5.身体障碍者职业训 练学校 图1 战后日本职业教育体系 1.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 日本的普通高中都以升学为目的,职业高中主要以就业为目的,1993年开始设立的综合高中担任了双重角色,其一是实施普通教育,为青年升学做准备;其二是实施职业教育,为青年就业做准备。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是日本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通常职业高中开设农业、工业、商业、水产、家政、看护等学科。在实践中, 职业高中形成了颇具个性的特色模式, 具体表现为: ①多样的办学主体,职业高中的办学主体有国家、地方政府或私人;②强化普通教育;③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完善。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职业高中一直是职业教育的主力军, 并在这一时期使其自身得到了较快发展。1949年仅有职业高中375所,1960年增至1002 所,1970年增至1157所。数量剧增的同时, 职业高中内部结构也随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得到适时调整。与此同时, 为了解决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文部省规定普通高中也要学习职业课程, 并在 1970 年修订的高中教学大纲中做出了明确规定。 2.高等专门学校 此种学校于1961年创立,其入学对象为初中毕业生,修业5年,授予专门士学位。同时可以依据文部科学大臣的规定进入学院插班学习,升学人数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5%左右。5年一贯制高等专科学校是以培养支撑日本工业发展的骨干技术人员为主要目的而成立的,其工业学科是中心学科,在257门学科中有248门学科属于工业类学科。专业主要有工学、商船、电气工学、工业化学、建筑设计、土木工学、航空机械工学、印刷、金属工学、航海、生产机械工学、无线电通信等20多种学科。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很受工矿公司的欢迎,其毕业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培养了大批既有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第一线技术人员,为实现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即使在近年日本经济不景气、公司不断裁员、失业率连年上升的情况下,日本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的供需比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3.短期学院 短期学院创建于1950年,文部省把一些由于师资水平、设备条件等不能升格4年制学院的旧制专门学校临时组成2年或3年制学院,作为一种暂行的应急方法。成立之初,日本政府并未希望这类学校能够长期发展下去,然而短期学院出现后,很受公司和社会欢迎,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以后,短期学院适应新时期需要,为不能顺利进入4年制学院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创造了就学条件,培养出了大批具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深受公司和社会各界的欢迎。1964年短期学院制度得到法学承认,正式被确定为日本高等教育结构的组成部分,授予准学士学位。到1964年,学校数已增加到1950年的2.3倍,入学人数增加到4.8倍。1975年已增至513所,教师37000人,学生达300000多人,比成立初期增加了20多倍,约占高等学校总人数1/7。 4.专修学校和其他各种学校 日本的专修学校创建于1976年,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生。高等专门学校的成立仅能满足工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而随着日本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商业、服务业、旅游业、医疗卫生、生物等领域的中级技术人才仍然严重缺乏。日本政府于1975年重新修订《学校教育法》,规定在学校教育制度内,设立以培养学生就业和实际生活中所必需的能力,以及提高国民文化教养为目的,修业年限为一年以上,每学年授课时数不少于800学时,在校学生人数不少于40人的一种新型教育设施。专修学校的正式大量出现是在1976年以后,当时只有893所,学生数为90619人,2017年学生数为668468(见表1)。 各种学校是实施类似学校教育的各种非正规职业技术学校的总称。主要教授与现实生活和职业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门技能,办学条件低,发展迅速。此两类学校都以私立学校为主。 表1 日本1976年―2017年专修学校学生人数 资料来源:http://www.yahoo.co.jp/→教育→文部科学省→公表/料 >//情/ > 文部科学//要/・文部//要/ 二、日本公司内职业教育的特点 在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除了学校教育机构实施的各类职业教育外,公司内的职业教育(或称培训)占有重要地位。公司内职业技术教育是公司对其员工进行的从录用到退休为止的各种教育与培训,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公司职工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劳动技能和管理水平,并使公司能迅速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公司教育培训作为日本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在战前已经产生,但直到战后,特别是日本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公司员工职业教育培训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实现了体系化、制度化、特色化。在终身雇佣、年功序列的公司管理模式之下,日本公司教育培训绝大多数在公司内,由公司自主进行。这也是公司教育培训在日本被称为“公司内教育”的原因。以大型公司为中心的日本式的雇佣体系对培养高素质劳动力起到了重要影响, 同时政府制定的劳动者能力开发政策从财政方面也给公司职业教育培训提供了经济方面的支持。 1.公司内职业教育体系 日本公司内职业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在岗培训(OJT[ OJT(On the Job Training),即在职训练,主要是指单位领导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进行业务技术教育的训练措施。],即on-job-training)、离岗培训(OFF-JT[ OFF-OJT(Off the job training),是指离职训练,即让员工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到公司自己或社会办的学校中接受业务训练的方式,其形式主要有参加会议、进修、讲习会。],即off-the-job-training)和自我启发培训三种。通过这些方式对公司员工进行全方位的能力开发。日本公司内职业教育种类很多,主要分为工人教育、技术人员教育和领导人员教育等。 (1)工人培训。日本的新工人入厂后,一般都要接受半年至一年的教育和训练。其目的在于使新员工了解本厂各方面的情况,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各项规章制度,为更好地参加生产做好各方面准备。教育培训分为入厂教育、业务教育、专业训练、车间教育和现场实习等几个阶段。入厂教育主要是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使新工人初步了解工厂情况,坚定为公司终生奋斗的思想。业务教育、专业训练和车间教育是培训新员工的主要环节,使员工熟悉各个工种的业务知识和生产技术。生产实习的主要任务是把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2)技术人员培训。技术人员教育是针对新入职学院毕业生进行的一系列入职教育和训练。一般情况下,学院毕业生到公司后,首先要去生产第一线当工人以获得实际生产操作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或基层干部进行指导,独立完成一项技术工作,取得从事技术工作的实际经验。然后,再对其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加以考核。 (3)管理人员和领导人员培训。日本各公司对管理人员(包括初级管理人员和中级管理人员)、领导人员(部长级别以上的高级管理者)的教育也很重视。培训措施是在公司内的培训中心或研修中心,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轮训或开办专题讲座。目的在于提高领导人员全面综合的能力,培养管理人员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市场、制定和实施公司发展战略、驾奴公司经营管理全局的指挥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2.日本公司教育培训的发展特点 (1)1945年―1973年日本公司教育培训的特征。战后初期,日本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亟待恢复发展。公司在恢复生产的同时,加大力度培训新入职员工和技术人员。直到1949年,日本公司教育培训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引进美国教育训练模式,面向中高层管理者公司,设置CCS[ CCS:民间通信局,是Civil Communication Section 的缩写。]、MTP[ MTP:管理培训计划,日语论文,是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的缩写。]、TWI[ TWI:现场监督者训练,是Training within Industry 的缩写。]等教育培训讲座。由于原装的美国管理方式不适应日本公司的管理模式,20世纪60年代前期,日本公司开始积极引进新的教育训练措施,致力于公司教育培训和能力开发。这个时期,公司更多采用的是OJT和OFF-OJT,为了培养拥有高水平的人才,强调精简员工,改变以往只重视员工年龄、连续工作时间等因素,到60年代后半期形成以少数精锐化为培训目标的趋势,充分发挥员工个人能力,重视能力管理。进而,在70年代,能力主义开始抬头,着重培养开发技术人员与技能者的创造性,重视包括“自我提高”在内的能力开发型的教育培训方式。教育培训的目的转向全体员工的个人素质、工作能力,以及为公司业务分工细化服务的方向发展。70年代前,可以说日本的公司内教育培训经历了从模仿,到确立,再到体系化地发展过程。 (2)1974年-1995年日本公司教育培训的特征。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从第一次石油危机开始进入调整时期。为了确保稳定的人力资源,公司不断寻求合适的人才培养政策,从美国引入“终身开发”(CDP:Career Development Program)培训计划,将员工的职务经验作为员工培养的主要手段。这一时期由于日本国内经济持续低迷,日元升值,公司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工厂转移到海外。这一时期日本公司教育培训的一大特色是“国际人”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员工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加强英语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步入老龄化社会,导致公司员工结构老化,为了防止公司技术和知识的老化,日本开始将技术更新纳入到公司的培训计划中。 (3)1995年至今,日本职业教育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出现所谓少子高龄化社会现象,日本生产年龄人口比例逐年减少。对此,为了确保实现经济持续增长,除了要进一步鼓励支持女性劳动者就业、延迟退休年龄外,还必须提高个别劳动者的劳动生产效率。因此在加大运营资本投入的基础上,还要通过促进对劳动者能力的开发加大人力资本积累,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生产效率。 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1.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对整个教育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日本师资培养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开放性和多样性。日本根据《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的建议,仿照美国的师资培养制度,把封闭型师范教育改为开放型。1949年5月31日,日本颁布《教育职员许可法》和《教育职员许可法实施规则》,实行教师许可证制度。20世纪50年代以后,正值战后“团块时代”出生的高峰期,为此急需增加职业高中入学名额、扩充职业课程,此时师资不足成为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尽管日本政府对培养职业高中教员采取了一些特别方法,但取得工业教员资格证的人还是逐渐减少。另外1960年8月日本池田内阁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提出到1967年度为止,将职业高中的入学人数增加85000人,为此,就要相应地培养8700名教员,培养职业教育教员的问题迫在眉睫。 为此,日本采取了两种方式培养职业学校教师。一方面是通过在文部省认可的高等院校里学习取得职业教师资格认证,一方面日本在7所国立学院(室兰工大、东北学院、东京工大、金泽学院、名古屋工大、广岛学院、九州工大)工大学里特设了工业教育培养课程,有计划地培养师资。职业学校教师一般是在工科院校毕业,取得学士学位后,再到学院的教育系、教育大学或职业教育培训单位进行理论学习及生产实习、教育实习,经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得任教资格。 日本在努力保证职业教育教员的数量的同时,非常重视确保其质量,重视在职教员的进修提高。《教育公务员特例法》中专门有一章规定了教员进修的有关事项:“教员必须不断努力进行探讨和提高修养,以保证完成其职责。为此,教员的任命机关,要设法提供教员进修所需要的设施、制定计划、通过有效途径来鼓励教员进修。”另外,日本为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工作的吸引力,还设法提高其待遇。相比普通教员职业高中教员的工资要高出10%左右,并有各种各样的进修机会。从而不仅保证了职业教育师资的数量,也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充实到这支队伍中去,保证了师资的质量。培养了一支合格的、有献身精神的、受人尊敬的、待遇优厚的职业师资队伍。 2.建立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制度 国家推行了职业资格鉴定制度,对鉴定的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并对各项考题、考务和考试时间也作了规定,由各地方政府具体实行。各地按标准自行开展实践技能考试,考题由各都、道、府、县知事签署。全国统一在同一天进行理论考试,考题由厚生劳动省大臣签署。只有通过了技能考试者,才有资格参加理论考试。一般分为特级和一、二、三级,有的行业不分级。特级指具有本行业管理和监督指导的能力;一级指技术最高级,授予“高级技能士”称号;二级即中级,授予“中级技能士”称号;三级即初级,授予“三级技能士”称号。受到社会各界的承认和尊敬。 3.日本职业教育发展新动向 在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形势下,日本政府、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改革问题,实施了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高等教育全过程的教育管理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多方面改革,这对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明确就业方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都起了重要的影响。 (1)实施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重在促进由就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转变。从培养一个协调的社会人和职业人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行树人教育。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生涯教育不仅仅是人生中某个阶段的教育,是包括了学校职业教育在内的终身职业教育,贯穿于从幼儿到成人的一生。 (2)改革教育内容,适应国际化需要。日本教育界认为,在少子化、信息化、国际化时代,传统的、狭义的职业教育已无法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必须要考虑职业教育从量到质的转换。为了改善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编、统合职业学科,削减传统职教专业和学科,结合学生和地方实际、学科特点,努力设计富有魅力的教育课程,确保学习内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 四、结论 日本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日本推进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系统、以职业资格教育为主的公司教育系统和以生活教育为主的社会教育系统三个教育系统的衔接、沟通,使国民不断增加知识、提高技能水平,以跟上当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在日本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促进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影响,充分证明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战后日本把职业教育发展计划纳入经济发展计划中,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和修改职业教育法学法规,为职业教育提出明确的任务和方向,建设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日本社会各领域提供了各类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的劳动力。略论日本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政策实施经验与当今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向,对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吴丹红,1960-,女,汉族,对外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 [1](日)永井道雄.近代化与教育[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2]陈永明.主要发达国家教育[M].天津教育出版社,日语论文,2017 [3]王桂.日本教育史[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4]习聿.日本历史[M].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1987 [5]周采.外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学院,2017年 [6]陈永明.日本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7]陈宝堂.日本教育的历史与近况[M].中国科学技术学院出版社,2017 [8]夏鹏翔.日本战后社会教育政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9]杨朝祥.技术职业教育辞典[M].三民书局,198 [10]朱文富.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探讨[M].河北学院出版社,1999 [11]中央教育科学探讨所比较教育探讨室.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第1版)[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12]杨玉春.日本职业教育的新动向.辽宁教育大学学报 [13]山长莲.日本职业教育的近况和职业教育改革.辽宁高职学报 [14]朱文富.日本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河北学院学报 [15]高严明.二战后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及其现实意义.石油教育 [16]孔海燕.以公司内职业训练为主的日本职业训练体系.职业技术教育 [17]秦曼.论日本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河北学院教育大学 [18]日本使馆教育处.国外职业教育专题调研报告汇编――日本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19]三村隆男『キャリア教育入/:その理/と/践のために』 //之日本社2017 [20]寺田盛/『日本の//教育:比/と移行の/点に基づく//教育学』晃洋书房 2017 [21]谷内笃博『学院生の//意/とキャリア教育』劲草书房 2017 [22]日本文部科学省『/修学校教育の振/方策等に/する//探讨/告』 2017 [23]日本文部科学省『/スペシャリストへの道///教育の活性化方策に/する//探讨会/(最//告)について』1995 [24]寺田盛/『高等学校における//////と//教育』名古屋学院院 [25]金子元久『/展と//教育///点の整理/』日本/易振///(ジェトロ)・アジア//探讨所 2017 [26]中央教育//会『今後学校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教育の在り方について』2017 [27]杉浦礼子(代表)『短期学院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の必要性』高田短期学院/要第28号 [28]工藤定次『//者・ニ/ト/策の基本的提言』 [29]日本/合探讨所『/しさを/す学院生の就/状/と//教育の重要性』2017-11-17 [30]キャリア教育の推/に/する/合的//探讨/力者会//告/。http://www.mext.go.jp/b_menu/houdou/ [31]国立教育政策探讨所生徒指/探讨センタ/。http://www.nier.go.jp/shid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