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禅宗最初由日本入宋求法的僧人荣西和道元传入日本。在日本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传播、消化、吸收后,进而对日本的几乎所有领域的所有层面都产生了作用,特别是在园林方面,产生了独特的表现禅宗“空相”,“无相”精神的庭院模式――枯山水。禅宗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也渐渐成为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特点。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禅宗;枯山水;日本审美 一、中日传统园林的渊源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从古至今一直有着广泛的交流。日本与中国的联系始于汉代,从汉末开始,日本不断向中国派出汉使,全方位学习中国文化。其中日本园林艺术就是在中国园林艺术的作用下,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逐渐形成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日本园林。 公元六世纪,中国园林随佛教传入日本。日本园林风格虽然受我国园林艺术的作用,但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创新,已形成日本民族独有的自然式风格的山水园。 二、日本文化及审美发展的背景 日本远离大陆,是一个多山的岛国,海洋性气候明显,经常有突发的台风、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这让他们明白即使再美的事物也会因自然灾难得降临而瞬间消逝,这自然助长了了日本人无常感和宿命感。他们知道再美的事物也只是一瞬的存在,都只是昙花一现。这种无常感、孤寂感和宿命感渗入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中,使人很自然的产生一种解脱和超越的渴望,正是在这里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与禅宗美学相逢了。 三、禅宗的引入对日本园林的作用 禅宗最初由日本人宋求法的僧人荣西和道元传入日本,镰仓时代的后期,也就是说到了十三世纪初,国内战争四起,政权的不稳定使人们更多地用佛教禅宗的教义来指导现实生活,因此禅宗传入日本后迎合时世,迅速传播开来。在日本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传播、消化、吸收后,进而对日本的几乎所有领域的所有层面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受禅宗思想及审美取向的作用,入宋、入元的日本禅僧以禅宗崇尚自然,喜爱山水的灵性,对园林浓缩天地的艺术形式有着特殊的情感。回国后,在禅寺庭院模仿杭州、苏州名园,陶冶性情,体会“物我一如”的禅境。 四、枯山水的萌生及发展 到了室町时代,禅宗思想开始作用于园林艺术的创作。禅僧们按照禅宗思想所展现出的美学观念,应用非常单纯的材料、极为简练的手法,营建一种观照式的庭园――枯山水,以此表现广大无垠的自然世界和幽幻雅静的内心世界。让人们通过静坐、观照和内省,达到对宗教境界的感悟,把日本的园林艺术推向纯净、抽象的极致。 枯山水是从禅宗冥想的精神中构思出来的,在禅的“空寂”思想的激发下,而形成的具有表现“空相”“无相”的庭院模式。它以各种形态的天然块石代表山岩、岛屿,地上铺设白砂,砂面上耙出水波纹的图形,以象征江河湖海。园中有时也点缀一些常绿的树木和灌木花卉,或苔藓、薇蕨,或者根本没有花木。象征水面的白砂常被耙成一道道曲线,犹如万重波澜,石块根部的砂石耙成环形,似惊涛拍岸。花木疏简而矮小,精心控制树形而又尽力保持它们的自然形态,以求与整个枯山水的风格协调一致。 而另一类纯净达到极致的枯山水庭园,仅采用块石和石英砂,既无动态的水面,也不种植树木、花卉。京都龙安寺方丈前庭便是这类枯山水庭园的代表作。这个庭园呈规则的长方形,面积仅330平方米,庭园地形平坦,铺满了白砂,砂中排列五组块石,以五、二、三、二、三的块数组合,布局错落有致,块石和附近的地面上,长着斑驳的苔藓,没有花木,只以庭园之外苍翠的松树作为背景。经过巧妙的构思,通过块石的排列组合,白砂的铺陈,加上苔藓的点缀,抽象化为海、岛、林,幻化出另一种境界,所以龙安寺也称“空庭”,其抽象、纯净的形式,给予人们无限遐想的天地。在这个无一树一草的庭园内,使人从小空间进入大空间,由有限进入无限,达到一种“空寂”的情趣。 枯山水以石头、白砂、苔藓为主要材料。以砂代水,以石代山,用绵软的白砂和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石头来突出大自然和生命的主体。能够在极小的范围内,应用极少的造园要素,幻化为高山大壑,万顷海洋的壮阔景观,以白砂的不同波纹,通过人的联想、顿悟赋予景物以意义,它的美更多的需要靠禅宗冥想的精神构思。因而具有禅的简朴、枯高、自然、幽玄、脱俗等性格特征。它不单是一种表现艺术,更是一种象征的艺术和联想的艺术。这种以凝思自然景观为主的审美方式,典型地表现了禅宗的美学观念,所造之境多供人们静观,为人们的冥想提供一个视觉场景,人们只能通过视线进入它的世界。是禅宗思想在造园艺术上的凝聚与体现,开拓了日本园林的新领域,把日本造园艺术推向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五、枯山水所体现出的民族审美观 枯山水作为一种人化自然的美,必然受到其创造者自身以及所属整个民族的审美取向、美学修养和审美标准的作用。人的审美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日语论文,既有纯粹美、自然美的成分(纯粹美),也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规律性的因素(依存美)。作为前者,是人类先天的本能,因此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之间有着巨大的共性。作为后者,其审美取向和标准就与人所处民族、社会文化环境和时代背景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其取向和评价标准也受到其所处时代和文化的作用与局限的,所以构成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审美的个性。 禅宗美学表达的是一种枯与寂的意念,是一种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因此我们无法从日本禅宗庭园中感受到那种至乐之象,日语论文,而是一种哀怨与枯寂之情。正是出于这种独特的审美理念,日本园林中很难感受到中国园林那种世俗的、享乐主义的精神,而更多的体现出一种宗教式的、清净枯寂的情怀。正是这种哀怨与枯寂之情对日本的物哀与幽玄的美学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琦,禅宗思想与士大夫园林[J],华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 [2]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3]彭修银,空寂: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J],华中师范学院学报,2017,(1). [4]刘毅,禅宗与日本文化[J],日本学刊,19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