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浮世绘看日本德川幕府时期民众的社会生活[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作为德川幕府时期反映民众现实生活的绘画艺术――浮世绘不仅有着丰富的题材,也在画风的表现上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通过对浮世绘发展史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在德川幕府的高压统治之下,民众一方面消极地应对――及时享乐,另一方面却开始关怀人性本身,出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浮世绘;题材;画风
  中图分类号:K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8-0075-02
  
  “浮世绘中‘浮世’两字和‘浮世草子’中的浮世一样,是指当代现实社会生活。这是元禄时的流行语。开始时,并不一定是指一种画派,只是泛指狩野派、土佐派画家描写当时民众生活的著作。后来日本画的创作逐渐摆脱汉画独立出来,以不受官府保护的市民画师的骄傲来迎合民众的嗜好,在题材的选择和技巧的应用上形成了一种独自的领域,一般就用‘浮世绘’称之。”
  一般认为浮世绘的创始人是菱川师宣。“他主要以艺妓、歌舞伎为题材,巧妙地迎合了民众的嗜好,后来又以版画的形式发行,在向人民的普及上采用了划时代的措施。”在菱川师宣之后又出现了揭开浮世绘黄金时代序幕的铃木春信,美人绘大师鸟居清长和喜多川歌/O,役者绘大师东洲斋写乐,名所绘大师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此六人被称为“六大浮世绘师”。再加上浮世绘终期的月冈芳年,浮世绘的历史通过这些大师们精彩的演绎而变得耐人寻味。
  一、浮世绘的题材
  浮世绘初期和中期,题材主要以美人绘和役者绘为主。菱川师宣的代表作《/返り美人/怼繁闶敲廊送肌H绻/从浮世绘的来源看,大和绘和宽永风俗画是浮世绘的母胎。因大和绘和宽永风俗画都善于表现女性美,所以在初期和中期的浮世绘中出现大量的美人绘也就无可厚非。然而,为什么这一时期的另一大题材是役者绘呢?且不说鸟居派与歌舞伎业的紧密合作,为歌舞伎设计、绘制看板,单看这一时期浮世绘著作中役者绘的数量,我们就能想象得出当时的歌舞伎是如何地受欢迎。而且,美人绘中一个重要的主人公便是游女(妓女),表现茶屋人气看板娘(招牌女郎)的著作也不在少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应该与当时江户娱乐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德川幕府建立之后,结束了战国时期四分五裂的局面,社会生活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由于全国市场的整合,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町人阶层崛起。随之而来的便是町人阶层对德川幕府统治制度的不满。丰臣秀吉在1591年颁布了“身份统制令”,明令固定身份和职业,区别“士农工商”,确立由“士”统治“农工商”的“武家统制”。而到了德川幕府时期,德川幕府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制度。德川幕府中期,这种“职分观”已经广泛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多么奢华豪华,农人归农人,商人归商人,其等不可逾。此不知乃愚痴”便是佐证。而且,德川幕府时期的法学也对“士”和“农工商”有着不同的要求,实行“区别对待”。所以,当町人阶层从经济发展中获得巨大利益而处于经济支配地位时,一方面他有了足够的金钱享乐,另一方面,他没有与之相应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有时候甚至连生命也得不到保障,所以只能在享乐中释放自己与消极抵抗幕府所倡导的意识形态。所以,德川幕府时期,江户娱乐业异常发达,而浮世绘也正是在这一方喧嚣的土地上发展起来,应町人阶层的需要不断壮大,从而到达其黄金时代的。
  浮世绘后期,在题材方面,名所绘的风头压过了美人绘和役者绘。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两位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便是以名所绘闻名于世,并对西方的绘画产生了深远的作用。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和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富士三十六景》重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社会。那么,为什么名所绘在这一时期能够大行其道呢?这一方面与美人绘和役者绘发展到这一时期画风出现了停滞现象有关,另一方面则与这一时期社会上出现的旅游热潮有关。
  德川幕府时期的旅游热主要是由寺社参拜带动起来的,而寺社参拜的主体则是农民。虽然幕府不允许农民无故离开村子和土地,在《庆安御触书》中规定“即使妻子姿容美丽,喜欢游山玩水者也必须与之离婚”,但是即使是封建领主,关于寺社参拜这种信仰行为,而且如果又是农闲期旅行的话,一般也会采取默认的态度。所以寺社参拜为农民离开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在寺社参拜中,最具有人气的便是伊势参拜。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中就有对伊势参拜道中人们的描绘。这一时期还有一种参拜也很盛行,那就是灵山参拜,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富士登拜。虽然在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中就有对于富士山的描绘,但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和歌川广重的《富士三十六景》更是从不同侧面描绘了富士山的美丽。正因为这一时期旅游业发达,所以在浮世绘中名所绘才会异军突起。名所绘不光作为旅行手册对旅行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参考影响,也满足了当时无迁徙和旅行自由的民众对名山秀水的憧憬。
  浮世绘终期,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浮世绘的题材更加多元化了,但浮世绘这一艺术形式终究无法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最后淹没在其他艺术著作之中。
  二、浮世绘的画风
  如果从浮世绘的题材中我们看到的是德川幕府时期民众在面对幕府统治时的无奈和消极应对的话,那么从浮世绘不断变化的画风中,我们则可以看到这一时期民众在推动着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近代化的轨迹。
  浮世绘初期,浮世绘不仅在题材上受到大和绘和宽永风俗画的作用以美人绘为主,在画风上也受到了京都文化的作用,整体上呈现纤细化,抒情化。但是随着浮世绘的发展,浮世绘的画风逐渐地发生了变化。到浮世绘中期,不管是美人绘还是役者绘都开始由原本虚幻的人偶风格转向写实。在1772年到1780年间,北尾重政写实风格的美人绘大受好评。胜川春章则将写实风带入了役者绘之中,为歌舞伎演员描绘肖像。喜多川歌/O更是以纤细高雅的笔触绘制了许多以头部为主的美人绘,通常称之为大首绘。他在构图时往往将人物的脸作为中心,以便能够细腻地描绘出人物的表情和内在性格。东洲斋写乐也是以高度的艺术性描绘出了歌舞伎演员的表情变化和内在性格。虽然喜多川歌/O和东洲斋写乐在著作的构思和表现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二者的遭遇却大相径庭。喜多川歌/O的大首绘备受追捧,东洲斋写乐的役者绘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引起了话题,却最终因为被认为过于夸大了歌舞伎演员的表情特征而败于歌川丰国的《役者舞台姿绘》,从而消失于浮世绘的画坛,成为谜一样的绘师。虽然如此,但在大正以后的日本,东洲斋写乐的役者绘却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在浮世绘的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提到浮绘。浮绘将西方绘画中的透视远近法应用到浮世绘中,用以描绘街景、游廊、剧场。浮绘据说是由奥村政信首创的,浮绘的出现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感。在浮世绘后期,歌川广重在绘制《东海道五十三次》时就应用了远近法,使风雨更具立体感,受到了当时对名山秀水怀有憧憬的民众的热烈欢迎。
  从初期的虚幻到后期的写实,民众从对贵族文化的崇拜、模仿开始走向关注人性本身,出现了诸多写实风格的美人绘和役者绘,甚至出现了像喜多川歌/O和东洲斋写乐这样的试图探究人内在性格的绘师。即使是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的名所绘也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而产生的。
  总之,从浮世绘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民众在面对德川幕府高压统治时的无奈,还有他们在德川幕府高压统治下对人性本身的关怀,是一种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推动了德川幕府时期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近代化。但也正因为浮世绘发展的这种特殊性,浮世绘在面临西学东渐,现代印刷术和照相技术这些近代化产物的传入时受到了严苛的挑战,有“最后的浮世绘师”之称的月冈芳年就鼓励自己的门徒多学习各式画风,最终使浮世绘的技法和风格在浮世绘这种艺术形式消失之后得以以不同的形式在各种艺术中继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日】坂本太郎.日本史[M].汪向荣、武寅、韩铁英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日语论文日语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