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文学是指从镰仓时代末期到江户时代初期,由五山十刹的临济宗禅僧创作的汉文学的总称。五山文学上承平安时代的宫廷汉文学,在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模仿和与日本本土文化的融合中创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中世汉文学。五山禅僧们向往中国文化,在外典探讨的风潮中研读经史子集。由于身处“官寺”,他们吸收、学习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从禅儒一致的立场出发,将其融入参禅悟道的日常生活和汉诗汉文的创作中。这种禅儒一致的思想也下启了江户时代以文人儒者为创作主体的汉文学的发端。 景徐周麟是活跃在室町时代后期五山文学的代表诗僧。其自幼入禅... 引言:
五山文学是指从镰仓时代末期到江户时代初期,由五山十刹的临济宗禅僧创作的汉文学的总称。五山文学上承平安时代的宫廷汉文学,在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模仿和与日本本土文化的融合中创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中世汉文学。五山禅僧们向往中国文化,在外典探讨的风潮中研读经史子集。由于身处“官寺”,他们吸收、学习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从禅儒一致的立场出发,将其融入参禅悟道的日常生活和汉诗汉文的创作中。这种禅儒一致的思想也下启了江户时代以文人儒者为创作主体的汉文学的发端。 景徐周麟是活跃在室町时代后期五山文学的代表诗僧。其自幼入禅门,勤奋好学,师从瑞溪周凤,横川景三,稀世霊彦等长于汉诗文的高僧,汉文修养极高。景徐周麟毕生致力于参禅和读书,研读经史子集,主张禅儒一致,具备儒道百家等广博的知识,是五山后期公认的学问僧,为此,他深受室町幕府的重视,曾受命撰写多篇《遣朝鲜国书》,显示出其作为幕府政治、外交顾问的才能。他的宗教著作偈颂,字说以及汉诗汉文著作大部分都收入《翰林葫芦集》中。《翰林葫芦集》是五山文学的代表作,思想内容丰富,汉诗文质量很高,其文学,思想和历史价值不容忽视。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中日两国学界对《翰林葫芦集》的探讨还不多见。 本论文以《翰林葫芦集》中诗文的研讨为中心,以禅儒一致的思想为探讨视点,考察中国文化对景徐周麟及其汉诗的作用。第一章通过景徐周麟“以心为本”的“道”的内在追求方式和在中国儒家道德文化作用下的“天地同根”思想及其思想来源--中国儒家道德文化进行略论,研讨其求道精神。第二章主要通过略论其以儒家思想为出发点的咏史诗,探明其作为一名儒学家所具有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第三章通过略论身处“官寺”的景徐周麟的独特隐逸方式,揭示其“身不隐心隐”的精神状态。 通过考察,可以了解到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在日本中世禅林传播和作用的轨迹,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中世禅林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融合的状况。 参考文献: ,日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