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对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入手,从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角度对中日非语言交际进行对比。在参考现有探讨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一些中日非语言交际的实例,总结表层的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异同,进而深入研讨产生此异同的文化原因。旨在借鉴对非语言交际和文化的认识,更好地寻求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措施。
本论文分为共六部分。
绪论。简单介绍了对于非语言交际的先行探讨。
第一章、非语言交际。本章对非语言交际进行了概述。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分类、特点、功能四方面略论论述。
第一节、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本节阐述了Ma... 引言:
本文从对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入手,从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角度对中日非语言交际进行对比。在参考现有探讨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一些中日非语言交际的实例,总结表层的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异同,进而深入研讨产生此异同的文化原因。旨在借鉴对非语言交际和文化的认识,更好地寻求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措施。
本论文分为共六部分。
绪论。简单介绍了对于非语言交际的先行探讨。
第一章、非语言交际。本章对非语言交际进行了概述。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分类、特点、功能四方面略论论述。
第一节、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本节阐述了Malandro,Barker,et al.、Burgoon和Saine、Samovar et al关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本文认为Samovar et al的说法更具有说服力,因为他首先限定的前提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如果脱离交际,单纯的动作没有交际性,也就没有以它来传情达意的主观意图,别人无论是主客观上是正解还是误解也都无妨,两者都与交际效果、目的等无关。
第二节、非语言交际的分类。本节论述了Ruesch (鲁希)和Kees(基斯)的三分类、日本学者东山安子按照发音和不发音的标准的二分类、Knapp(纳普)的七分类、Jensen (詹森)在总结有关学者对“无声语言”探讨的成果的基础上的四分类、Condon(康登)的二十四分类以及中国学者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的需要出发归纳的四分类。
本文按照中国学者对非语言交际探讨的一般分类措施,将全文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四部分。
第三节、非语言交际的特点。本节论述了非语言交际的特点包括:相随性、广泛性、社会性、连续性、立体性及可靠性六个方面。
第四节、非语言交际的功能。本节论述了非语言交际的功能包括:重复、抵触或否定、替代、补充或辅助、强调、调节六项。
第二章、体态语中的中日文化异同。
第一节、面部表情。面部是最原始的感觉和情绪的非语言传播者。作为东方人,中国人和日本人的面部表情都不像西方人那么富于变化。但是中国人的感情比日本人外露。中国人不善于掩饰和造作,喜怒哀乐形于表、不控制情感。
眼睛是面部最富有表现力和魅力的,最能反映人的内心世界,最为引人注目。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属于应用目光接触不多的民族,而日本人较中国人应用的更少。
中国人微笑常常是情感所致或为了强调谈话中的一些要点,特点是时现时消。日本人的微笑在开始时是非常令人产生好感和魅力的,但是不停地微笑又令人困惑,事实上,日本人的微笑与日本社会的群体主义特征以及“以和为贵”的文化特征密切相关,它是克制自我,寻求和谐的心理体现。
第二节、身体动作。
在手势动作方面中日的不同表现在,例如合掌放在胸前的动作,在中国表示祈求、恳请;在日本表示感谢和抱歉。日本人想从他人面前通过时,习惯将手掌竖着伸出(手刀)做劈砍状,表示歉意,等等。
身势动作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往往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比较中日两国身势动作,得出中国属于“高姿态文化”、日本属于“低姿态文化”的结论。中日两国姿态高低的不同,与其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紧密相联。
第三章、副语言与客体语中的中日文化异同。
第一节、副语言的中日文化异同。副语言要素包括:音型、音质、发声等。本节主要以非语言声音和沉默为探讨对象进行对比。
日语属于高低型声调的语言,讲话时不像强弱型声调语言那样音量、音幅变化强烈。日本人从高声喊叫到低声细语,对音量和音高、语速都有意节制,日本人在关于笑声、哭声、叹息声、口哨声等情绪音的控制方面也十分注意,对打哈欠、咳嗽、打喷嚏、打呼噜、呻吟、打嗝等生理音的控制则更严。而中国人则对以上两种功能性发声不是特别注意,甚至在公共场合亦是如此。
交际过程中的沉默,在中国和日本一般都是具有肯定意义的,但是其形成原因也存在异同。中国人的沉默主要受道家和儒家思想较深。日本人崇尚沉默可能出于等级地位联系、对对方的体察、群体的压抑感等原因。
第二节、客体语的中日文化异同。本节将主要以服饰为主题进行中日服饰文化的对比探讨。
中国自古以来的服饰的特点在于宽松,宽松则较多周旋余地,在人际联系上的表现就是以亲情来维持秩序,亦即宽容。但是中国可以说没有可以称得上“国服”的服饰。其中存在许多原因。
日本最具特色的可以说是“和服”。除此之外,日本人服饰的均一性也是广为人知的,同时日本人对制服也十分青睐。而日本年轻一代在借鉴西方时尚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日本风格的服饰潮流。
第四章、环境语中的中日文化异同。
第一节、空间信息。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上下四方”的空间意识,构成的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价值空间,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系统,中国人的主观空间意识的伸缩性是很大的。而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具有明确的“内外有别”的意识。他们以自己为中心在周围画圈,区别“内”和“外”,并关于处于圈内的人待之以亲近,关于圈外的人待之以疏远。这些意识根源于日本四面环海的岛国特征和长期以来的农耕生活,四周被海所包围的日本,历史上一面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一面实行锁国政策,使日本结成了以家、部落为中心的人际联系,并由此形成了对外闭锁,重视家族、集团利益的伦理观,这构成了日本独特的文化。
第二节、近体距离。与西方人相比,东方的人际距离要小,日语论文范文,而同为东方人,日本的人际距离似乎又比中国人大一些。这与日本传统的「間の意識」恐怕不无联系。
第三节、座位安排。
现代中国人的席位顺序,一般以中央的位置为最尊贵。如果围绕圆桌开会有2列以上席位时,则靠近圆桌的席位比较重要。如果会议在讲堂召开,那么会长的座位一般在最前列的正中央。
在日式房间内,背朝壁龛的席位是上座,如果没有壁龛,那么离房间入口远的席位是上座;在寿司店等日式餐馆里,座位往往围着厨师的操作台,这时面对厨师长的位置是上座,应该让主宾坐在那里。不论在什么样的房间,离入口近的席位,永远是主人的位置,而不能将这一席位留给客人。
第四节、时间信息。
中国文化以整体综合性的思维见长,加之传统的农业社会的遗风,所以东方人趋向于采用多向时间制式。日本人对内,他们自身的对事物的看法及工作措施是P时间型,而对外部世界则变为M时间型。日本人原本P时间型的生活方式,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逐渐偏向M时间型,也许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才使日本人容易感到压力。
中国人在时间取向上采取向后看,也就是过去取向。人们对过去怀着鲜明的崇敬,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往往是今天事情成败的重要参考。而日本人在时间取向上一方面注重时间顺序,重视经验但与年龄无关;另一方面,又喜欢对未来做好计划。
第五节、颜色。
本节将颜色分为:红色、白色、黄色、黑色、青色进行论述。
红色是中国文化中基本的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的追求和向往。它象征富贵、吉祥、喜庆。而在远古时代的日本称赤色,即红色为「赤不浄」,代表血与火是一种大凶之色。赤色不仅与污秽肮脏关系在一起,而且还意味着灭顶之灾。另一方面,日本人对赤色除了厌恶和忌讳,似乎又包含着复杂的情感。日本人还自称日出之国,以红色的太阳图案作为国旗,可以看出日本人对红色还心存敬畏之感。
白色与红色相反,它是中国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体现了中国人的摒弃和厌恶。它象征死亡、凶兆、悲凉。而日本人将白色视为“神”的色彩,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认为凡是带色彩的都是不洁净的,只有白色“洁净无垢”,人正是通过白色与神关系沟通的。
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富象征意义。中国人与黄色渊源颇深,中国人是典型的黄色人种,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称好日子为“黄道吉日”,即使人死后的去处也称为“黄泉”。而到了现代,黄色开始与色情、庸俗淫秽关系在一起,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文化中并没有以黄色象征色情,现在通行的“黄色”观念,实际是从美国文化中引入的。黄色在日本人的传统审美意识中是并不受青睐的。
黑色无论在中国或是日本,象征意义都比较复杂,既包含积极意义,又包含消极意义。
青色的象征意义也并非一成不变的。中国关于“青色”特有的象征意义有因妻子有外遇而使丈夫脸面无光,低人一等。现在也称妻子有外遇而给丈夫“戴了绿帽子”。日本的“青”却是一种跨度广泛的色彩,它包括了绿、蓝、青、灰,甚至近乎白色的多种色调。青色作为有神灵依附的草木之色,象白色一样神圣不可亵渎。
结论:
本论文对比了非语言交际中的中日文化异同,强调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影响,但同时无意于贬低语言交际的影响。在交际中,脱离非语言行为配合的孤立的语言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而脱离语言行为,片面地理解或探讨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及功能也往往是不科学的。
在中日交流中正确地应用非语言手段,要做到要充分了解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特性;其次,非语言手段的应用要准确适度、自然得体。要做到准确地传递信息,贴切地表达思想,非语言手段就要与语言配合协调一致。还要注意非语言手段应用的频率、动作幅度和力度的把握。
论文中论述的多为中国人和日本人带有普遍性的非语言表达行为。然而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在接受各种文化熏陶和大量外来信息作用下,人们也未必完全遵从文中论述的交流方式。所以,在交际时不能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看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