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事件之于人类十分普遍。诸语言中,位移义的动词也多包含在基础词汇中,并在为表达复杂事件、抽象状态提供基础这一点上具有重要意义。在有关移动动词的诸多探讨中,Talmy从语言对比角度对位移事件进行解释的一系列探讨颇引人注目。Talmy认为,每种语言都有其典型的位移概念与其他概念要素的并合类型,并以核心图示(スキーマ)的路径(Path)由何表达为依据,将诸语言分为核心语构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和附加语构架语言(Satellite-framed language)两大类。 本探讨以现代日语及现代汉语中以位移动词为构成核心的位移事件为考察对象,立足于S语... 引言:
“位移”事件之于人类十分普遍。诸语言中,位移义的动词也多包含在基础词汇中,并在为表达复杂事件、抽象状态提供基础这一点上具有重要意义。在有关移动动词的诸多探讨中,Talmy从语言对比角度对位移事件进行解释的一系列探讨颇引人注目。Talmy认为,每种语言都有其典型的位移概念与其他概念要素的并合类型,并以核心图示(スキーマ)的路径(Path)由何表达为依据,将诸语言分为核心语构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和附加语构架语言(Satellite-framed language)两大类。 本探讨以现代日语及现代汉语中以位移动词为构成核心的位移事件为考察对象,立足于S语言及V语言的类型学立场,通过对日语文学著作及其汉译、汉语文学著作及其日译的比较来阐释日、汉语在位移事件的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本文由以下五章构成。第一章中,总括迄今类型学探讨中对日、汉语的定位,并介绍本探讨的理论基础,总结相关先行探讨并指出不足之处。第二章中,首先依据诸先行探讨,分别总结出日语和汉语中作为本探讨考察对象的位移动词表。动词分类及用语沿用上野·影山(2017)的探讨成果。在位移动词表的基础之上进行日汉对比略论。第三章重点讨论路径表达。导入Jackendoff(1983)有界/无界概念,对比考察日汉语位移路径的语言表达,并浅谈路径表达的有界/无界与动词体(アスペクト)的关系。第四章以日汉对译文本为语料,对上两章中总结出的日、汉语差异点进行实证性探讨。结语总括本稿探讨结果,并指出今后课题探讨方向。 本探讨结论如下。首先,与汉语的位移动词中样态(Manner)意义时常提及不同,日语中,样态(Manner)意义多有省略,代之以拟声拟态词、副词句及复合动词前项等多种表达表示样态(Manner)。此外,从路径(Path)意义的空间有界/无界性来看,汉语与日语在「移動様態動詞/着点句」的共起限制上呈现出相同点。一言之,现阶段认为汉语与日语虽分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相互间存在一定异同,但也有着极大的共通性。 参考文献: ,日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