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时期东北知识分子的日本认识[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本文以伪满洲国(1931年-1945年)时期东北知识分子为对象,就这一群体对日本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认识做了概要性考察。伪满统治时期东北知识分子的日本认识,是中国人的日本认识这个大命题中迄今为止不甚清晰的一部分,也是伪满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考察的范围从时间上看分为战前的记述和战后的回忆两部分。战前部分的考察对象为:1.逃离伪满的东北知识分子。考察这些人在关内报刊、杂志上所发表文章中对日本的记述;2.考察以古丁、梁山丁为主的伪满时期东北作家群及著作中的日本形象。 战后部分的考察对象为:1.“建国学院”学生;2.“陆军军官学...

引言:

本文以伪满洲国(1931年-1945年)时期东北知识分子为对象,就这一群体对日本、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认识做了概要性考察。伪满统治时期东北知识分子的日本认识,是中国人的日本认识这个大命题中迄今为止不甚清晰的一部分,也是伪满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考察的范围从时间上看分为战前的记述和战后的回忆两部分。战前部分的考察对象为:1.逃离伪满的东北知识分子。考察这些人在关内报刊、杂志上所发表文章中对日本的记述;2.考察以古丁、梁山丁为主的伪满时期东北作家群及著作中的日本形象。 战后部分的考察对象为:1.“建国学院”学生;2.“陆军军官学校”学生;3.“新京法政学院”及其他学院学生;4.“国民高等学校”学生。 本论文以实证考据为主要措施,尽可能系统地查阅文献档案与史料。利用中国国家图书馆、沈阳市图书馆、大连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长春市图书馆、吉林省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大学、吉林学院图书馆、东北师范学院图书馆,共搜集、查阅相关中文档案、史料、论文集88部;日文档案、史料、论文68部;建国学院1-8期学生57人、回忆文章61篇;军官学校1-7期学生70人、回忆83篇、回忆录1部;国高学生50人、回忆50篇;古丁、梁山丁、王秋颖、梅娘、萧军、萧红等伪满时期作家著作集、个人著作集36部;文学史、论文与资料集45部。同时采用口述史学的措施对20余名伪满亲历者进行了采访,通过把握他们的口述内容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互为观照。 通过调查整理,将伪满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日本认识归纳为以下三点:1、依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东北知识分子需求断裂的角度引言:略论,由于日本的侵略使他们发生多重身份的丧失,从而使他们认识到日本民族的侵略给国家、民族和个人造成的危害,并对之进行了公开或暗中的反抗;2、对侮辱、残害中国人的日本军国主义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仇恨;3、将日本作为异文化来认识。他们对日本认识的主要特征是:1、对日本、日本民族的丑恶面、负面认识居多;2、对日本人及日本文化优秀的一面亦给与公正评价与客观的认识;3、缺乏对日本文化的思辨,与关内知识分子比较,该群体视野不够宽阔,思考亦欠深度。 总体来看,伪满时期东北知识分子的日本认识,主要是以对“满洲国”的认识为介质而形成的,并且与日本人对“满洲国”的认识呈现明显的异同。笔者强调的一点是,-部份日本人怀有“满洲国”情结,并因而着力美化“满洲国”,主张日本人给“满洲”带来了文明。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历史的歪曲和对中日联系的破坏,同时是对中国人,特别是对东北人民的第二次伤害。对此,文中提出并应用中日“社会发展阶段异同论”和“目的论”进行了批驳。为纠正一部分日本人错误的历史认识,揭示伪满时期东北知识分子对日本的真实感受,除了大量的史料调查外,还通过数年采访多名亲历者,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与感受中提示出确凿的、具有说服力的证据链,这是自己为完成论文做出的创造性的劳动。笔者认为这样的探讨既具有一些学术价值,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考察与略论,接近历史的原貌和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是本探讨的价值所在,也是笔者努力追求的目的。

参考文献:

日语论文范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