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形势的发展,美日于1951年签订日美安保条约,美日军事政治同盟初具雏形。自签订至今,日美安保条约已历经多次修订,日本在美日同盟中的地位和影响均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第一个日美安保条约是一个完全不对等的单向保护性条约,日语毕业论文,甚至说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边条约。日本在条约中的影响只是提供反共基地,外交、军事均依附于美国,毫无地位可言。但对当时的日本来说,与美国的这种特殊安排却是其所能做出的最好选择。日本因此赢得经济恢复的有利条件,于1953年完成经济恢复。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日本国内民族主义重新抬头,要求改变与美不对等联系,促成... 引言: 鉴于形势的发展,美日于1951年签订日美安保条约,美日军事政治同盟初具雏形。自签订至今,日美安保条约已历经多次修订,日本在美日同盟中的地位和影响均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第一个日美安保条约是一个完全不对等的单向保护性条约,甚至说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边条约。日本在条约中的影响只是提供反共基地,外交、军事均依附于美国,毫无地位可言。但对当时的日本来说,与美国的这种特殊安排却是其所能做出的最好选择。日本因此赢得经济恢复的有利条件,于1953年完成经济恢复。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日本国内民族主义重新抬头,要求改变与美不对等联系,促成了日美安保条约1960年的修改。修改后的条约至少实现了对等性,美日之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共同防卫联系,逐步引言:军事合作。至上世纪80年代,美日之间的安保联系发展为同盟联系,日本开始在国际社会中以美国平起平坐的合作伙伴自居,外交由追随转变为自主,大力发展自身军备。冷战结束后,美日对外政策均有所调整,两国于1996年对同盟进行了重新定义。美日同盟的性质由保护日本型同盟改为维护地区安全型同盟。日本成为美国的合作伙伴,自卫队的活动范围扩大,可以在日本领域内向美军提供后方支援,“也可以设想能够在与战斗区毗邻的日本周围的公海和空中进行”。此后,日本追随美国参与战争,寻求突破和平宪法和“集体自卫权”的限制。在目前,美日同盟向全球同盟转变,美日军事一体化不断加强。日本以美日同盟为依托,发展自身军事力量和引言:多边外交,寻求在联合国中发挥大国影响,并企图摆脱战后体制。 日美安保条约的这一演变历程体现了美日联系的深刻变革,其实质是国际形势大背景下美日两国国家实力的较量。其中,日本的民族主义是不可忽视的推动力。民族主义在日本民族的发展史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二战中的惨败使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一落千丈,务实地选择了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然而,日本的民族主义并没有随着战败和被占领而消失,而是转化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力。随着日本经济地位的逐渐上升,其民族主义情绪也水涨船高,逐渐寻求在美日联系框架下发展相对自主的军事和外交,要求获得对等的与美联系及在国际社会中的支配性地位,最终实现普通国家化和向政治大国的转变,甚至是完全脱离战后体制。而修改日美安保条约是日本实现这一进程的重要手段。在美国一极超强的多极化国际形势下,它仍不会突破美日同盟这一框架,而是通过不断修订日美安保条约来实现逐步地突破。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