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7日我国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日本巡逻船相撞。本文通过对日本媒体对此事件的相关报道进行探讨,旨在找出日本媒体在中日冲突事件中构建报道的方式,及方式背后的原因及作用因素。 本文通过对日本两大媒体《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网站在9月7日至9月30日之间对钓鱼岛事件的报道进行内容略论,将其报道议题进行归纳分类,借助框架理论,略论出日本媒体在此次事件中所用的主要新闻框架,即压力框架、历史框架、威胁框架、对应框架和国际联系框架。通过对报道进行文本略论而进一步对框架内容进行了阐释。文章解释了日本媒体是如何应用疾风暴雨式... 引言:
2017年9月7日我国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日本巡逻船相撞。本文通过对日本媒体对此事件的相关报道进行探讨,旨在找出日本媒体在中日冲突事件中构建报道的方式,及方式背后的原因及作用因素。 本文通过对日本两大媒体《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网站在9月7日至9月30日之间对钓鱼岛事件的报道进行内容略论,将其报道议题进行归纳分类,借助框架理论,略论出日本媒体在此次事件中所用的主要新闻框架,日语论文范文,即压力框架、历史框架、威胁框架、对应框架和国际联系框架。通过对报道进行文本略论而进一步对框架内容进行了阐释。文章解释了日本媒体是如何应用疾风暴雨式和渲染式报道来塑造中国形象构建压力框架,并通过对历史、时局和文化的多方面解读解释了历史框架、对应框架和国际联系框架的内容。 通过略论报道框架及其内容可以看出,报道以9月24日宣布船长释放为分水岭,在前期媒体与政府站在同一立场而在24日之后态度立刻转变,对政府开始进行批判指责。本文对日本媒体的这一转变进行了深入略论,认为日本媒体与政府之间存在复杂联系,一方面媒体作为政府的“看门狗”,另一方面又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而这复杂的联系建立在日本独有的新闻体制之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来自日本对“国益至上”观念的重视。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