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今翻译探讨与翻译教学的新研讨[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9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本文介绍了2017年全国暑期英汉翻译高级研究讲习班的盛况,从翻译探讨和翻译教学的角度讨论了本次讲习班带给翻译界和教育界的一些新理念,并对学员反馈的主要问题特别是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进行了研讨。
关键词: 翻译探讨;翻译教学;研究;中国译界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Summer Symposium on Translation in Beijing and the topics discussed at the symposium, which include the new approach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ranslation teaching. It also discuss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China. 

Key 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teaching; Symposium; Chinese translation circle 

盛夏时节,来自全国翻译界和教育界的约170名莘莘学子与24位名闻遐迩的翻译家和教育家汇聚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大学,进行了一场几近军事化的学术对垒和教学切磋。在短暂的十天时间里,学员们蓄势待发,情绪高涨,教员们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种与传统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模式大相径庭的新路向,给中国翻译和教学界注入了一种新的理念。 
一、对于翻译探讨 
翻译的学术探讨之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让人很自然地想起学术名篇“The Nature of Academy”。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社会各阶层强加给学术的悲哀在我们的传统学术范式中亦依稀可辨。学术要关注什么?学术探讨要引领何种潮流?学术如何突破世俗樊篱修成正果?这是真正钟情于学术的人们所注目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此次讲习班的过程中,被中国译界的同仁们作了一种别出心裁的诠释。 
正如中国译协的领导黄友义、孙承唐和《中国翻译》杂志常务副主编杨平在开幕式上所倡导的那样:这次研究,重在“全面地提高广大翻译工作者的素质”,重在“思维模式的改革”,重在“抛砖引玉”!这种理念,很快就在开讲人许钧先生的报告中得到印证。许先生对他的译着《红与黑》中的词句是如何剪裁未作任何阐述,而是从“传统与创新”的角度,对翻译、翻译学和翻译批评等问题进行了宏观的解剖。这位来自南京学院的博导还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英语论文范文,说明了作为一处翻译学的导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和学界进入高层次的学术探讨和国际交流的种种途径。许钧教授是主要从事法汉翻译探讨与教学的专家,此次与他的同行刘和平教授一同出现在以英汉翻译为主的讲台上,这种安排本身就意味深长:作为组织者的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旨在打破学科探讨的界限,追求一种“殊途同归”的学术效应。 
“殊途同归”,还体现在此次讲习班对教师和讲题的选择上。从教师来看,主讲人当中有八十多岁的译坛名宿程镇球、许渊冲,有年富力强的翻译家孙致礼、庄绎传、徐亚男,英语论文,也有许多三、四十岁的着名中青年学者。各路豪杰流派不一,观点精彩纷呈。演讲的课题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笔译到口译,从文学翻译到外交翻译、政论翻译、法学翻译、呈现出多层次、多视角和高品位的学术探讨特色。 
在宏观方面,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探讨代表了主流。来自北京学院的辜正坤教授以“点到为止”的措施,向学员们介绍了他的《翻译学通论》的理路构成,意在引导学生进入宏观翻译学与微观翻译学的主要层面。同是讲翻译学,香港浸会学院的潭载喜教授则是从西方翻译模式谈起,略论了西方翻译模式的强与弱,并对翻译学发展的路向作了展望。清华学院的王宁教授则基于对当前翻译及其探讨之近况的思考,试图对全球化时代的翻译进行重新定义和定位,并对全球化进程中翻译的影响做出描绘。王宁认为:“翻译现在正经历着一种转折:从属于语言学层面上的字面辶多译逐步转向文化层面的阐释和再现。”这与西方文化学派的观点遥相呼应。关于西方译论给译者的启示,香港岭南学院的张南峰教授则以Vermeer的目的论和Even-Zohar的多元系统论为引线,深入线出、由此及彼地介绍了有益于翻译理论探讨或实践探讨的多种理论;张先生并结合“英汉文学翻译中的三个问题:戏剧语言、文化专有项和双关语”这一课题,为翻译探讨和翻译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问题作了全新的注释和演绎。在跨学科探讨方面,北京学院的博导申丹为学员们展示了她在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探讨方面的成果。申教授从西方文体学的发展概况入手,对文学翻译中对语域的处理和故事层次上的假象等值等问题作了理论与实践的略论,说明了文学文体学在小说翻译探讨中的主要影响。申丹教授的高足王东风则通过对文学翻译中的文体变形处的略论,指出了文学翻译中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王教授认为,“无论是翻译文本中的译例,还是译家的言论,都清楚地表明译家的语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作家。前者的语言策略具有信息取向,而后者则是诗学取向。”据此,他在文中对传统的信息或语义取向的翻译策略提出了质疑。这种多视角的探讨路向为广学院员进行多元的、多层面的学术探究提供了样板,这也是此次研究会的目标之一。 

1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