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也会由于不同语言交流时所产生的相互作用而变化,与语言息息相关的翻译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本文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从不同的视角略论了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及其相互翻译时发生的变化。 关键词:语言;变化;翻译;音译;意译 一、概说 人类创造语言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语言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进行人际沟通,英语论文范文,传播人类文明与进步,传承科学创造与发明。其实语言本身也是一门科学。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当前世界尚存的2017多种语言中。汉语的使用人口最多,英语的作用面最大,实属世界上最活的两种语言。究其发展规律。人们不难发现:语言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求生存,在变化中才能求发展。 作为与语言文字密切相关的翻译,也难免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随着语言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翻译工作才能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 二、语言的变化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作用。下面仅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说明。 1、时事政治引起的变化 时事政治引起的语言变化频率最高。速度最快。世界风云变幻莫测,每一次有作用的政治事件。都会导致一些新词汇的出现。比如1815年,拿破仑军队在比利时城镇滑铁卢遭到惨败,于是英语就出现了短语“meet one‘s Waterloo”,用来比喻遭到惨败或受到致命打击。所以当我们今天说: If you don‘t take my advice,you will meet yourWaterloo, 如果你不听我的劝告,你会全军覆没的。 再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大肆屠杀犹太人。到处发动侵略战争,妄图独霸全球。于是英语中就出现了Nazi(纳粹)、Gestapo(盖世太保)、fascist(法西斯)等与二战有关的字眼。到了冷战时期,the Cold War(冷战)、nuclear threats(核威胁)、nuclear armament(核军备)、two superpowers(两个超级大国)等词语频频出现。到了八十年代末,英语毕业论文,美国出与自身利益的考虑,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实施了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于是便有了the Gulf crisis(海湾危机)。后来又出现了Kosovo crisis(科索沃危机)。近几年美国一直坚持其NMD(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System国家导弹防御系统),2017年美国遭受了September 11 Attacks(9.11袭击),美国总统布什在发表首次国情咨文时提出the Axis of Evil(邪恶轴心)的论调。 汉语的情况也不例外。五、六十年代。人们经常喊口号“****美帝国主义”(Down with the US imperialism,),用“人民公社”(the People‘s Communes)、“大跃进”(the Great Leap)、“三面红旗”(the Three Red Banners)等字眼。到了文化大革命,又有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红卫兵”(the Red Guards)、“大字报”(dazibao或bigcharacter poster)。还有后来的“四人帮”(the Gang of Four)。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便出现了“改革”(reform)、“开放”(opening up)、“四个现代化”(the Four Modernizations)。现在又有了“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ing,[未加补译])、“一国两制”(one country,two systems)、“全球化”(globalization)、等等。近年来我们中国要“和平崛起”(peaceful rising)或“和平发展”(peaceful development)就要建立“和谐社会”(harmonious society)乃至“和谐世界”(harmonious world)。这类词汇无不含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时代特征,充分反映了时事政治的变化。但它们的特点是来得快,去得也快,许多政治性词汇随着时代的变迁或政治事件的结束,也逐渐淡出甚至销声匿迹。当然。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新政治事件的出现。又会涌现出新的词汇。 2、经济变革引起的变化 经济作为社会的命脉,在语言的发展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模式会不断变更,新的经济现象不断涌现,这就需要人们不断更新语言。来表达这类新经济。比如原来把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称peasant。farmer的意思是“农场主”,而现在更多地则用farmer。相比之下,peasant从事的是小规模、初级的农业生产,而现在的farmer们则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再如,mill指工厂时,指过去的手工作坊,现在除纺织业、造纸业以及面粉厂继续延用mill外。更多地则用factory、plant、works、甚至manufactory。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heavy industry、lightindustry、insurance industry、service industry;经济又分为market economy、planned econo my individual economy,collective economy、state economy;经济领域中的stockmarket、stock company、corporation、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GNP、GDP、OPEC、APEC、WTO, 还有代替了the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的European Union,以及取代了法国franc、德国mark、意大利lira等12国货币的Eurodollar。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举世瞩目,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的语言变化。如“三资公司”(enterprises in three forms of ventures,[补译太长,故未引用])、“经济特区”(special economic zone)、“高新技术开发区”(hi-teeh development zone)、“西部大开发”(thegreat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厂长负责制”(system of overall leadership bv the factory director)、“任期目标管理制”(management bv obiectives during term of service)、“满负荷工作法”(full-load work method),等等。相信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会有更多更新的经济类词语出现。 3、文化、生活引起的变化 文化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生活体现了文化的发展。文化和生活的变革同样会带来语言的变化。在唐朝。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选派高僧玄装跋山涉水。留学印度数十载。取回并组织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为中国引入了佛教文化,并将其在中国发扬光大,形成不同的佛教派别(如藏传佛教),并东渡日本,对日本的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佛教才吸引了众多的善男信女。顶礼膜拜,也正因为佛教的输入,汉语言中才有了“释加牟尼”、“如来佛”、“舍利子”、“观音菩萨”、“阎王”、“魔鬼”、“阿弥陀佛”等佛门用语。同时,沿着古丝绸之路。伊斯兰文化也传人中国。还有景教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的基督文化。于是汉语中就有了“天国”、“地狱”、“上帝”、“教堂”。后来又有了“幽默”、“浪漫”、“歌剧”、“钢琴”、“吉他”、“号”、“交响乐”等词语。 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走出国门。输往国外。比如中国的宗教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也被外国所接受。于是英语中就有了Confucianism、Taoism、teaparty、tea time、silk、china、Chinese food、chopsticks、chopsuey(炒杂碎)、qipao等词汇。 文化的变化必然引起生活的变化,这一点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尤为突出。在中国,现在过Christmas Day、Fool‘s Day、Valentine‘s Day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见面hug。告别kiss或说bye-bve的人比比皆是,许多人身着suit。脖子系着tie。一派gentleman风度。逢年过节寄张post card,看望亲朋好友送束flower,购物用credit card,饿了吃KFC或Macdonald。渴了喝coffee、Coca-Cola、Sprite,出门不坐bus,要搭(打)taxi,病了不说“看病”,却说see a doctor。想娱乐可跳disco、唱karaoke。再想刺激点还可跳bungee。这方面老外也不示弱,讲putonghua、唱jingju、练gongfu、包jiaozi、吃chow mein(炒面)、玩mahjong、穿qipao的老外也逐渐多了起来。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