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文化 全球化 跨国文化 大众传播 英汉翻译 论文摘要:谬误译文对读者产生的误导显而易见。对英语的理解有误,对汉语知识和表达措施的掌握不足,都是可能产生谬误的原因.为了提高外国语言的学习效率,努力做到正确理解外国文化并认真传承本土文化,我们有必要对跨国文化传播中存在的误译现象进行略论,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当今流行的数字化生活、信息高速公路和各色各样的网络,将整个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通过英特网、卫星、有线电视等在全球传播的共享文化使国界失去了原有的含意。你可以在中国通过电脑阅读《纽约时报》或《时代杂志》,也可以在美国通过卫星电视观看我国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但是,在文化传播全球化过程中,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利用实际可支配的更多资源和处于更有利的区域位置,使西方媒介强国与发展中国家文化在全球范围的相互输出不成比例。例如,2017年最强大的15个具有控制全球能力的媒介网络中,有14个企业的总部都设在美国。 媒介理论家杰姆斯W.凯利(3ames W. Carey)对文化传播的概括在传播学界中的作用很大,他肯定了传播和现实之间的直接联系。凯利认为,传播是一个符号交互的程序,现实在这个程序中被创造、被维持、被修复、被改变。跨国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现实的相互传送,通过传播来促进各个不同文化之间的彼此理解和共存共荣。不同民族与国家的历史文明各有不同,风土人情与社会习俗也因地而异。但是,在网络传播迅猛发展而形成的“地球村”里,英语论文,美国特别是好莱坞电影事业的高度发展、流行音乐的极大普及以及以商业为主导的电视节目的四处扩散,导致美国式大众或通俗文化作用无处不在。 大众媒介使人们可以坐在家里就知道天下大事,文化因此而打破民族和国界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传播,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随之发生着变化。在受众作用力最大的大众媒介中,影视片首屈一指。影视片的译制成为一种大众媒介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改革开放以来,译制片不仅活跃了国内影视文化市场,观众通过它们对异域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外国文化也有所了解。麦克卢汉“媒介即是信息”的名言虽然有人认为是带有技术决定论的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影视文化的威力是巨大的。影视媒介以其特有的图像方式发射出的信息对受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的作用,是其它以文字为主的媒介所不能达到的。正因为如此,对引进影视片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由于译制力量不足导致质量低劣,特别是当前尚不能完全停止的盗版活动更加重了影片翻译中出现不少荒谬可笑之处。有的影片中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和常用语都没有搞懂。例如,英语论文,最近从影视网络上看到的《我的妈妈是间谍》这部影片,几乎每一句对话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这里只举几个具有过分错误的例子— 单词方面的有: “犹太法师,,(Rabbi)译为“瑞派,,; “恶心”(gross)译为“盖瑞斯,,; “职业”(career)译为“韩国”; “求婚”(propose)译为“故意,,; “间谍小说”(spy novel)译为“西班牙小说”; “怀疑”(suspicious)译为“敏感,,; “打扰”(disturbing)译为“怀疑”; “就是这样/仅此而已”(period)译为“经期”。 词句方面的有: “他在谈论中用了‘我们,这个词,说的是复数形式,,("He used the word `our', talking in plural")被译为“他用了几个小时在谈别的事情”; “我的女儿在编审他的书,,(My daughter is editing his book)被译为“我的女儿喜欢看小人书”; “我妈连碟片播放机/录像机都不会使用”(My mother can' t program her VCR)被译为“我妈不是特工”; “你收到我的佛像了吗”(Did you get my Buddha?)被译为“你来做强盗的吗”;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