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于翻译探讨 翻译的学术探讨之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让人很自然地想起学术名篇“The Nature of Academy”。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社会各阶层强加给学术的悲哀在我们的传统学术范式中亦依稀可辨。学术要关注什么?学术探讨要引领何种潮流?学术如何 突破世俗樊篱修成正果?这是真正钟情于学术的人们所注目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此次讲习班的过程中,被中国译界的同仁们作了一种别出心裁的诠释。 正如中国译协的领导黄友义、孙承唐和《中国翻译》杂志常务副主编杨平在开幕式上所倡导的那样:这次研究,重在“全面地提高广大翻译工作者的素 质”,重在“思维模式的改革”,重在“抛砖引玉”!这种理念,很快就在开讲人许钧先生的报告中得到印证。许先生对他的译着《红与黑》中的词句是如何剪裁未 作任何阐述,而是从“传统与创新”的角度,对翻译、翻译学和翻译批评等问题进行了宏观的解剖。 在宏观方面,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探讨代表了主流。来自北京学院的辜正坤教授以“点到为止”的措施,向学员们介绍了他的《翻译学通论》的理 路构成,意在引导学生进入宏观翻译学与微观翻译学的主要层面。同是讲翻译学,香港浸会学院的潭载喜教授则是从西方翻译模式谈起,略论了西方翻译模式的强与 弱,并对翻译学发展的路向作了展望。清华学院的王宁教授则基于对当前翻译及其探讨之近况的思考,试图对全球化时代的翻译进行重新定义和定位,并对全球化进 程中翻译的影响做出描绘。在跨学科探讨方面,北京学院的博导申丹为学员们展示了她在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探讨方面的成果。申教授从西方文体学的发展概况入 手,对文学翻译中对语域的处理和故事层次上的假象等值等问题作了理论与实践的略论,说明了文学文体学在小说翻译探讨中的主要影响。申丹教授的高足王东风则 通过对文学翻译中的文体变形处的略论,指出了文学翻译中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王教授认为,“无论是翻译文本中的译例,还是译家的言 论,都清楚地表明译家的语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作家。前者的语言策略具有信息取向,而后者则是诗学取向。”据此,他在文中对传统的信息或语义取向的翻 译策略提出了质疑。这种多视角的探讨路向为广学院员进行多元的、多层面的学术探究提供了样板,这也是此次研究会的目标之一。 在学术探讨方面体现出的另一理念是提倡资源共享、百家争鸣、推陈出新,为质疑学术传统和挑战学术权威提供温床和土壤。这次讲习班打破了传统的 10分钟宣读论文的模式。每位主讲人花2-4小时把自己的最新成果以讲义、板书或投影和讲解相结合的措施向学员展示,穿插提问、发言、演示等模式进行探 讨。学员们不但可以与教师共享这些科学探讨的成果,同时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讨论中,英语论文,新的学术观点不断生长。所以我主张,学术与教育的牵引应 以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为重。 二、对于翻译教学 翻译教学,尤其是口译教学, 在口译教学方面,来自北京语言文化学院的刘和平博士以她的新作《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为蓝本,说明了她对口译教学的独特理解。刘和平认为, 当前的中国翻译探讨停留在静态的探讨,英语论文范文,即对翻译结果的探讨上,忽略了动态的探讨,即对翻译过程的探讨。要揭开翻译过程之谜,把它教给学生,必须对翻译的动 态过程进行认真探讨。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国内主要外语院校的口译教学模式,并欣喜地发现,统计措施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已逐渐地渗透到翻译教学与探讨当中。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