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旨在对认知语言学中的题元理论作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学者主张取消题元角色的理论地位或试图通过其它理论来解释题元理论所解释的语言语义现象的问题,通过实例证明题元理论的重要性。由于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等探讨的白热化,题元连同空范畴等语义项目无疑仍是当代语言学讨论的热点。 【关键词】题元理论 题元角色 原型施事 原型受事 一、前言 在题元的理解中,一些学者从“词汇—概念结构”观出发,将题元视作动词的词汇蕴涵或词汇预设。Jackendoff(1990)即认为题元角色是由词汇概念结构赋予某个结构位置的。按照Cook(1989)的见解,概念特征是由各种细微的语义概念所构成的延续性语义混沌体,题元则是对其进行梳理与切割的结果,这同Dowty(1991)将构拟题元角色的原型蕴涵当作界野模糊的连续体有相通之处。 二、题元理论 正因为并非所有的语言都可以把“施事/受事”等语义概念语法化,或者把“主语/宾语”等句法概念语义化,这样才有必要建立“题元”这样的一种概念。所以探讨题元的人首先都有一种共识:一方面“题元”不可能是纯语法的成分性概念,而是在句法概念中加进语义内容。 引入题元的目的主要在于要说明那些靠原有的某种句法概念,如主语、宾语之类,所不能说明的事实。举例说,下面(1)结构形式不同,但动名语义联系差不太多,下面(2)结构形式差不多,但动名语义联系却很不相同。这时只有想办法把结构形式和语义联系两种略论结合起来才可能正确解释它们的差异: (1) A. John bought flowers from Bill约翰向比尔买花 B. Bill sold flowers to John比尔把花卖给约翰 (2)A.他家跑了一只羊B.他家宰了一只羊C.他家卖了一只羊 三、题元角色 题元角色及其前身(语义)格60年代起进入理论语言学文献,并长期起着重要的影响。但它在定义、划界、数量设置乃至归属等方面存在一些相当严重的困难,因而又成为最富争议的概念之一。美国语言界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措施来克服这一问题。一种是把词项视为结构体,即:词汇—概念结构,并根据这些结构上的不同位置把题元角色派生出来。第二种是把题元角色视为某种丛集概念,并通过其特征的不同组合来派生传统的角色。《题元原型角色与论元选择》一文是第二种措施的代表作,下面笔者将对该篇进行评价。 第一,题元角色在语言中的数量和构成一直难以确定,即使是最常用的角色,如客事和施事在定义和外延上都有分歧,做进一步切分的人也不少,切分得粗细往往难以反映现象的区别,而切分得细概括力就会低。 第二,题元角色的特性应该根据什么事实基础来归纳,现在也缺乏统一的标准。但是Dowty认为其中的很多现象其实与题元角色无关,而属于句法、语用或其他语义现象。 第三,Dowty同时指出,当前人们鉴别题元角色的角度各有不同,有时以事件为根据,得出的角色能够独立于语法功能而保持稳定的语义影响。但有时又以视角为依据设立角色,得到的结果往往与事件相脱节,而且缺乏稳定性。例如“The lamp is over the table”(灯在桌子上)和“The table is under the lamp”(桌子在灯下)两句描绘的事件是相同的,但是Talmy(1985)把前句中的“lamp”定为图形,“table”定为背景,后句中的两个NP的角色则完全相反。 针对以上问题的出现,Dowty提出了以下的看法。首先,他认为传统的题元角色在切分、划界和定义方面的困难表明它们不是离散的范畴,而是个边界模糊的丛集概念。 其次,在归纳题元角色的特性方面,Dowty认为需要收缩阵地,选择许多范围中的一个观察,这样事实基础上的选择才不致流于任意性。他本人选择的是论元选择的角度。 四、浅析Dowty有关题元理论的阐释 笔者认为,Dowty对现有题元理论探讨的批评是有道理的。实践初步证明,在定义、切分、划界和数量设置方面的问题不解决,题元角色的探讨就很难有新的实质性进展,甚至可能陷入早年对语义特征探讨同样的困境。Dowty正视了这一现象并试图解决,应该是值得推崇的。 1 ,英语论文题目,英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