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是指谈话者双方为了达到成功的交际,对话语内容和结构进行修饰和调整的语言现象。为使会话自然进行,且对话者能相互理解,就要做到:表示理解或不理解;必要时纠正对方所说的内容或表达方式。协商有利于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和增强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敏感意识。Swain 指出:当互动有问题时,老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理解核实、确认核实和澄清请求等重新组织。Pica,T.R.Yong,and C.Doughty 对 16 位成人学习者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在互动中有机会进行澄清请求、理解核实的学习者比无机会进行修饰互动的学习者获得多得多的可理解输入。显然,在互动中如果能进行协商,他们将会学得更多的东西,得到更大的好处。Ellis 指出,对教师的评价要看教师是否给了学生寻求澄清和协商的机会。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理解,应该进行协商。Patsy M.Lightbrown and Nina Spada 发现当学习者被给予权力进行积极的活动时,他们强迫自己进行协商,也就是说他们要表达、澄清他们的意图、思想和意见等,从而达到互相理解。协商是通过互动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修饰而完成的。协商还可“推动”学习者产生可理解的输出。Pica,T.R.Yong,and C.Doughty 发现当本族语说话者请求确认或澄清时,学习者能产生更加符合语法规范的输出。杨雪燕指出,协商能促进语言习得,一方面它能预防又能修补理解缺口,可带来互动性理解输入;另一方面因为它能创造输出机会,并通过“负输入”推动会话者改换别的表达方式以修正自己的输出,令其更准确、连续和恰当。吕良环认为协商不仅是策略而且是措施,能促进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发展。然而,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协商的比例却很低。这意味着,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多数师生交往是在老师问-学生答-教师给予简单反馈的模式中进行的。这种情形的确不能令人满意,因为这意味着学生获得可理解输入和产出可理解输出的机会受到局限、不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最终不利于语言学习。本探讨试图通过外教课堂与中国教师课堂协商情况的对比,来研讨在我国英语课堂进行协商的条件与策略。
一、调查设计
1.调查对象与问题本文调查对象为甘肃某校两个班级的学生,平均每班 35 人。调查问题为:外教英语课堂中协商的次数有多少,老师和学生各发起多少?中国教师英语课堂中协商的次数是多少,老师和学生各发起多少?两种课堂上协商的差别是什么?哪种情况下的协商更有效?2.调查措施(1)课堂观察法。不同教学内容由中外教师分别授课,课堂教学方式以听、读和说为主,每单元的主课文学习用两课时,每个老师各录音两单元,四课时,共计八节课时。为了探讨,录音被转化成文字进行略论。录音时,受试对象虽然意识到录音,但并不知道作者的探讨目的,英语毕业论文,因此,收集的数据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实的课堂情况。(2)访谈。访谈的内容包括:①你在与中国老师对话时是怎么想的?与外国老师对话时是怎么想的?你比较喜欢和哪种老师对话?为什么?②你喜欢老师纠正你的错误吗?你认为怎样纠正好?
二、观察与略论
1.协商的方式(1)根据课堂观察,出现过的协商方式①理解核实是为保证对方明白。如:T:The bus leaves at 9:00.Do you understand?S:Yes.②确认核实:重复对方的重点性话语,让对方确认,以保证无误。如:T:Where have you been?S:I have been to Lanzou.T:Lanzhou? The capital of Gansu province? Agood place. S:Yes.③澄清请求:因不明白对方说的话或发现对方的言语出现形式错误而发出明确的信息要求说话者纠正,通常使用 What?/I’m sorry?/Pardon me?/Whatdo you mean by…?之类的话。S:Look! My trouser is too small. T:What?S:My trouser. T:My what?S:My trousers is too small.T: Right. My trousers. But pardon me? Mytrousers what?S:My trousers are too small.④诱导也叫启发。 教师通过提问、停顿等启发中外教师英语课堂协商情况对比与略论筅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杨华堂学生,纠正错误。如:S:My mother cleans the plate.T:Excuse me,she cleans the…?S:Plates? T:Yes,that’s fine. Well done.⑤间接修正又叫重述。是指教师以学生的语言表达为基础,对部分成份或词语进行修正,并保持原表达的意思不变。例如:S:He is watch TV.T: He is watch TV? Tom is watching afootball game on TV.S:He is watching TV. T:Right.⑥直接纠错:错误的直接纠正方式。S:The dog runs fastly.T:“Fastly” does not exist. “Fast” does nottakely. S:The dog runs fast.⑦重复:教师重复学生错误的话语,英语论文题目,通常调整语调来突出错误。通常使用“Once more.”、“Pardon?”、“Repeat please.”等。S:We is… T:We is? Right?⑧元语言线索:元语言线索是指学生出现言语错误时,教师并不直接说出正确答案,而是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技术上的略论和描述,如指出词类误用、时态错误等,常用 Can you find your error?/ No,not….We don’t say … in English./ Do we say that inEnglish?等。例如:S:I go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with my unclelast weekend.T: Do we say “go” here?“Go”is“presenttense”. I’m afraid you used a wrong tense.S:I go…went…I went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last weekend. T:Yeah. I went.(2)学生的协商话语学生的协商话语从两个方面考察:①由学生引发的协商次数;②学生话语的长短。对学生协商话语长短的考察,采用刘学惠的措施,用 C 单位(有交际价值的任何语言单位,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短语和单词)的平均长度(字数,四舍五入)来衡量。通过对学生引发的协商次数及协商中话语长短能说明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表达思想的程度,这可以看出外教课堂与中国教师课堂互动气氛的不同,从而研讨适合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2.略论与讨论(1)中外教师课堂中协商发起方式及引发次数英语课堂上,协商的次数多少,由谁引发,十分重要。协商次数多,并由学生引发,说明学生的主动性较强,积极性较高;反之,较被动。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喜欢用理解核实、诱导、澄清请求、重复和无语言线索。这些技巧都含有纠错的动机,说明中国教师和外教在英语课堂上都能进行纠错。不同的是:中国教师用理解核实 6 次,诱导 6 次,澄清请求 4 次,重复 6次,无语言线索 10 次,间接修正的方式 0 次;外国教师用理解核实 1`1 次,诱导 12 次,澄清请求 12 次,重复 7 次,无语言线索 4 次,间接修正的方式 4 次。这有很大的不同,外教用的措施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自己纠正,既保住学生面子,又给学生学习的深刻作用,对学生学习十分有意,学生比较喜欢;中国教师用直接纠正的方式较多,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从总的协商次数、学生引发协商的次数来看,在一年级的外教课堂,由教师引发的协商为 25 次,学生引发的为 3 次,在中国教师课堂,由教师引发的为 18,学生引发为 0;在三年级的外教课堂,由教师引发的协商为 34 次,学生引发的为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