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主学习能力的文献综述
1.1自主学习的不同定义
近年来,"自主学习"这个概念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人们对自主学习的内涵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总体说来,引起自主学习不同定义的这种现象主要有两种原因:其一,自主学习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有待完善的领域,因此各家提出的概念都有一个渐趋成熟的过程;其二,这个概念是在各个不同领域独立发展起来的,英语论文范文,因此人们用不同的但却相似的用语,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定义自主学习。Holec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Holec(1983)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真正的自主学习者应该能对与自己学习相关的问题做出决定。这些问题包括制定目标和计划、选择书籍和学习措施、监控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Huttunen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Huttunen认为一个真正的自主学习者应该能独立的学习,无论是单个学习还是在群体中学习中,自主学习者都能对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过程的监控、学习结果的评价负责。学习者在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过程的监控、学习结果的评价这三个环节的任何一个中被赋予越多的责任,他或她的学习自主性就越强。(Huttunen1986:95)。比较这两种定义,我们可以看出Holec强调自主学习的能力,而Huttunen则更注重自主学习的责任。事实上,这两个方面关于一个真正的自主学习者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承担起学习的重大责任并具有相应的学习能力,人们才能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Littlewood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Littlewood认为自主学习是"独立于教师之外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这种学习能力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拥有做决定的能力并能执行自己做的决定;其二,具有对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的动机与自信。(Littlewood, 1996:97)这个定义更倾向于强调自主学习对认知过程的控制从而使学习者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地监管。
1.2自主学习的特征
在综合不同流派学者的自主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外国学者普遍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通过进一步对学习动机、学习措施、学习时间、学习的行为表现、学习的物质环境和学习的社会性等方面对自主学习的实质进行了阐述,他们还认为"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措施应该是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到自动化程度的,自主学习者对学习时间的安排是定时而有效的,他们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随机应变能力。"我国学者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能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做好学习的准备,在学习过程中能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措施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这样的学生就是自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特征可以概括如下:1) 参与的全程性全程参与是自主学习的特征之一。自主学习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时会做到以下几点:制定学习目标,明晰学习重点,选择学习措施,应用学习策略,促进学习过程,组织学习反馈等等,在这所有的学习活动中,学生都在参与。2) 参与的主动性主动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和本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它反映了学生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上的独立和自主。而这两者的独立一致反过来促进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形成。总体说来,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措施,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3) 参与的情感性自主学习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能自然的对每天的学习内容,学习任务投入一定情感,能积极快乐的对待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消极被动,疲于应付,并能在学习中挑战自己潜能、证明自己的能力,通过获得知识学到本领而享受学习的快乐。4) 参与的有效性自主学习的学生掌握了一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英语论文范文,换句话说,他们很会学习。衡量学生是否能自主的学习,不仅要看学生是不是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是不是在辛苦努力的付出,而且得看他们是不是在有效的学习。正如俗话说,措施得当,事半功倍;措施不得当,事倍功半。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表明,他们正在采取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来促进自己的学习,因此这些活动不仅是必要的,3而且是有效地。
1.3自主学习的探讨
国外的自主学习探讨国外的自主学习探讨早在19世纪就开始了,当时许多教育家、哲学家正式提出了一些有关自主学习的想法与观点。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强调学生自学能力,认为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要相信学生,使学生独立观察与思考(斯宾塞,1962:62)。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做一名"知识的产婆",通过设法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来使之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启发学生,引导其积极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养成独立判断与思维的学习习惯,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卢梭.爱弥尔,1978:223.)。 20世纪中期,心理学家斯金纳创立了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教师辅导下主要通过自学来学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程序教学(陈宁,王怡菲,2017,4)。杜威认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即学生只有善于独立思考,他才会学习。基于以上理念,杜威创建了一系列旨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措施,如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等(杜威,1990:152-176.)。这些教学思想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了很大的影响,并为以后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继续深入探讨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内的自主学习探讨在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倡启发式教学;孟子认为只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在近现代,中国的教育家在继承古代自主学习思想的同时,也受到西方教学思想的熏陶。就在这一时期,自学辅导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法传入了中国,即"自学辅导主义"。随后,西方其它的教学思想精华(如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等)也相继被介绍到中国,而这些思想精华极大的推动着我国自主学习这一领域的相关探讨。1979年前后,我国教育界开始出现了教学改革蓬勃发展的势头,多种自主学习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模式被大力倡导,并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在FI常的教学活动中积极采用。如上海段力佩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段力佩,1980. 9 );湖北黎世法的"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异歩教学法(黎世法,2017,2〉;常州邱学华的"先学后教"、"先讲后练"尝试教学法(邱学华,1998.:16);中科院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探讨等(黄武雄,2017:1-3)。不难看出,所有这些教学实验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都把学生[^学作为教学主要环节,并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自学习能力是教有教学的:】〈要追求H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