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多媒体、CAI课件、网络技术等新名词正迅速走进课堂,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冲击着‘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式。能合理、恰当、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够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容量,将课堂引入新的境界,这不但能生动、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扩大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智力,关于培养高素质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教学难度较大的科普阅读文章中,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但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深奥的科学知识得以简明易懂地再现。下面我以SEFC教材Book11Unirl4的Les,on54Satellites为例进行论述。本课件的制作我以如下几步进行:1.课堂内容展示;2.重、难点深人;3.检测练习;4.复习总结。 本课教学目的主要是介绍卫星知识(重点介绍人造地球卫星),引导学生探究浩瀚无际的太空,把神秘、抽象的卫星及宇宙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介绍给学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课堂容量,锻炼学生快速思维。以下是我的课堂构想及上课思路。 一、课堂内容展示 先剪辑了一段对于卫星的S卜。rtfilm加上标题呈现给学生,并配_L音乐放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求知欲,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出卫星话题。接着呈现卫星在太空运行的静态图片,介绍卫星、轨道等相哭知识及生词,扫清学生听课障碍。之后反复呈现卫星绕物体运行动态画面并配上适当的声音,要求学生重复观看后利用已学知识总结“什么是卫星”,这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及归纳能力,也促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思维并用英语做出反应。然后又呈现一段弘ort用m,主要介绍卫星发射及火箭速度问题,这是本课要点之一。短影片是一段火箭快速升空及卫星运载成功进人轨道的画面,学生观看后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卫星上天的载体,二是火箭的速度。请一位学生做上跳动作,然后直观说明万有引力的存在对火箭速度的作用,活跃了整个课堂气氛,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与课堂融为一体。 二、宜、难点深入 本课的重难点是有关卫星设备及卫星的种类,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信息量及直观性仍然是首选的措施。在呈现相关图片后,我让学生听了课文录音,这不但能使学生熟悉课文,还锻炼了他们的听读,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在介绍_n星种类时,我通过图片和声音,除了介绍课本中要掌握的通讯与气象两大类U星,还要求学生就用途对它们展开讨论,并关系生活中对卫星的实际运用举例子,比如日常生活中人们可收听和收看世界各地的广播、电视节目,对未来天气的预测,以及手机的广泛使用等。这就使课本学习上升到了活学活用的高度。此外,我用图片介绍了其它类型的卫星,如科学实验卫星,遥感卫星等,拓展了课本内容,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还达到了理解本文重难点的目的。 三、检测练习 在多媒体教学中,为了检查学生听课的效果,安排适当的检测练习是很有必要的。但练习必须少而精,要适合课堂的开展,同时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又能突出本课重难点。切忌重复“臃肿”的练习,更不能一张接一张幻灯片地做练习,把多媒体课当作黑板的翻版。在本课中,除了在讲述过程中随时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外,还安排了两次专项练习,一是T/F,事先为学生准备好练习卡,这能帮助学生掌握课文要点及内容,并对课文加以巩固,同时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个练习是一个Corepetition(竞赛)练习。在屏幕上先设置6个需要学生利用所学卫星知识解决的问题.在问题下面给出A、B、C、D、E、F六个选项供学生选择,但这六个问题是依次重复闪现.而不是同时出现,并配上一段较激昂的音乐。这个练习类似于连线题,但比起普通的连线题来说,它锻炼了学生的快速阅读、记忆、思考及反应的能力,训练他们的“眼疾嘴快”。同时,这个练习安排在结束所有阅读、课堂接近尾声时进行,英语论文,同学们争先抢答,展开竞赛,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这样的练习是必要的,英语论文题目,也对整节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影响。 四、复习总结 在学习完整篇有关卫星的文章后,同学们对卫星知识一定不会再感觉陌生。在结束课前,以提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复述了文章的要点,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全课结束时,使用了一张令人遐想的美丽图片,并扫出晚let’sgointo,pace!的英文,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为人类美好的未来尽自己一份力量这样既突出整堂课的重点,又升华了学习本课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