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构主义的内涵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启示》-大学英语教学论文发表
摘要:对于《简述建构主义的内涵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启示》的大学英语教学论文发表: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网络通讯技术运用的普及,从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传入我国。本文回顾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从建构主义知识观,教学观,学习观方面介绍了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并研讨了对大学英教学启示。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论;大学英语教学
引言
建构主义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是“学习理论在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都是由每个人决定的,每个人的经验都是由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每个人的经验是有异同。其基本主张可以概括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目前事物的意义;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知识的建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
一、建构主义认识论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反对机械反映论。它认为,人是不是人脑对事物直接的、简单的反映,不能是一个由外而内的简单的知识移植过程,个体具有能动的认识的潜能,因而认识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在主客体的相互影响中建构而成的。建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二是对原有知识的改造和重组。建构主义的认识理论直接作用着其教学观,是其教学观的理论基础。
二、建构主义的发展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朝着与客观主义相对立方向的发展,建构主义的发展受到当代哲学思想的作用,比如波普尔、图尔敏、拉卡托斯、库恩等的科学哲学思想、新进化论,以及当今的后现代哲学等。在学习和教学领域中,建构主义受到几个重要人物作用,这包括: (一)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杜威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和事情怎样做有联系,理解在本质上是有关系动作的。由此出发,他将立足于“行动”的学习和不确定情境中的探究关系在一起,正是情境内在独特的、积极的、不确定性才能使探究存在并激励和指导着探究前进。杜威强调,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成和经验的改造,学生从经验中产生问题,而问题又可以激发他们应用探究的知识产生新的概念。教学再也不能把儿童与外部世界(课程教材、教具、环境等)割裂开来,而是把两者真正地统一起来,统一的基础是儿童生活活得现实经验。杜威并提出一种经验课程,称之为“主动作业”,强调学生在情境中的成长。(Ausube,l D.P. , 1968) (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观点建构主义的先导当属皮亚杰,他认为知识即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来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这就是双向的建构过程。另外,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理论、新手-专家探讨等都对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有着重要的作用。(Piage,t 1972)皮亚杰认为,学习并不是一个个体获得越来越多的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的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的过程,即建构新的认知图式,个体与知识之间是交互影响的联系。他指出人的认识本质对认识本题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自身的经验能动地建构他对客体的认识,而其建构过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客体的认识是一个“同化”的过程,即当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与自身的认知结构相适合时,主体即把所认知的对象纳入(整合)到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二是当已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容纳”新的对象,即新的认识对象与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时,主体就必须对已有的认识结构进行分化、异动或重组,使之与新客体相适应,这就是所谓的“顺应”。3、维果茨基教育思想维果茨基认为人的认识活动主要通过内化和外化进行,这与皮亚杰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强调,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对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影响。维果茨基很重视学生原有的经验和新知识之间的相互影响。他将学习者的日常经验称为“自下而上的知识”,而把他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自下而上的知识只有与自上而下的知识相关系,才能成为自觉的、系统的知识;而自上而下的知识只有与自上而下的知识只有与自下而上的知识相关系,才能获得成长的基础。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对教育与发展的联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Vygotsky, 1964)从现实起源来看,建构主义是针对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而提出的。传统的认识论和认知科学认为,知识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因此,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获得这样的现实映像。为此,学生必须以某种方式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也就是说要对他进行“教学”。这种朴素的观点认为,我们的感官就像照相机一样工作,即拍摄出世界是如何“真实地”影响于我们的脑的映像,并利用这一映像作为一种“地图”。这种观点很快引发处许多概念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它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陈琦,张建伟, 1998)
三、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