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在强调加强对西方文化背景导入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中国文化的导入,从而造成一些大学生难以用英语恰当地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信息的障碍,使跨文化双向交际难以顺利实现 为了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合作与互补,在教学中重视中国文化的导入极其必要
一 英语教学中本国文化缺失近况
现在,我们都形成了一个共识 学习英语一定要了解其所蕴涵的西方文化 但另一方面 即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对祖国优秀文化做到努力弘扬,同行们在此方面的探讨还不是很多 中国学生不仅要学习西方文化,也要进一步学习本国文化,一方面可使中华文明,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得以传承,另一方面又可以让世界共享东方文明 只有将中西文化对比与融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当前的中国英语教育存在着一种中西文化教学失衡现象 不少学生对中国文化并不了解或并不欣赏 他们喜欢过圣诞节,吃肯德基,听欧美乐,看美国片;但觉得春节中秋没意思,汤圆馄饨不好吃,唐诗宋词太深奥,民歌戏曲很无聊 乐于接触并了解异国文化是要大力提倡的,但我们在大量引进西方文明的同时,也要积极挖掘自己五千年的文明 如果我们的下一代渐渐忽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那民族将如何兴盛?国家将如何强大?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 最直接地表现为所选取的英文教材几乎都是第一语言为英语的国家的文化材料,而反映中国文化的英文教材则凤毛麟角 而且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西方文化的传递,忽视本土文化的传播,这也直接作用了学生的学习方向 英语教师甚至不能将儒家 道家 四合院等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词汇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样怎么可能达到传递中国信息的目的呢? 许多外国学者 友人对中国非常崇敬,渴望了解这个泱泱大国,令人尴尬的是很多中国学生却不能顺利传达中国的文化信息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介绍中国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英语的重要性已被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英语课程的设置从小学开始一直延续到博士探讨生阶段,是所有科目中开设时间最长的一科 最近又有所谓 英语要从娃娃抓起 的呼声,许多幼儿园也开始开设英语课程 而伴随着学生学习生涯的各级英语考试则无不在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人们对英语的重要性的认识 当学生毕业踏入社会,他们又会面临各级职称英语考试 出国留学英语考试等类型的考试 最为严重的是,在当前的中国,许多领域 许多场合,英语具有一票否决权 :在各种评优活动 职称评定 入学考试中,若英语成绩未达到一定的标准,无论其它方面成绩如何优秀,参评(考)者均不能入围 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语文课从小学开始到高中为止,进入大学后虽有大学语文课,但实际并未得到学校 学生 教师的真正重视 因此,可以说中国语言文化课在高中阶段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在此之前学生所学的中国语言文化内容仅仅触及中国文化的表层,远未深及其内里 也就是说,中国学生对真正属于中国文化内核与精髓的东西并没有真正地接触与了解,如此,他们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价值 而造成这种灾难性后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文化过度强调以及对中国文化的重视不足
二 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导入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传递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受文化的作用,反映文化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 相互作用 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决定了语言老师也必定是一名文化老师 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说,文化教学又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它是语言教学的组成部分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更多的是进行目的语文化的导入,而一部分老师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有相当地了解,但实际不然 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是第一位的,而本土文化的导入应是英语语言教学的促进因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写照 因此,我们的准则是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为辅 要应用一种语言进行跨文化的流利沟通,无疑对这种语言的使用者提出了较高要求,因而对教师 教材 教学 考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1.教师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习,应积极收集资料,探讨优秀传统文化,掌握历史地理 风土人情 传统习俗,甚至了解电影戏剧 琴棋书画等文学艺术 其次,教师要理智客观地对待不同文化我们要抱着客观尊重的态度,不厚此薄彼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起到主导影响,引导学生汲取中西两种文化的丰富营养 大学英语教师不仅仅是英语语言文化的专家,也应当是中国文化的专家 所谓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教师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典范 2.教材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材缺乏中国性 民族性,这已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这是因为教材的编撰者们基于一个错误的认识:英语教材只应引进 介绍西方的语言与文化,至于中国文学与文化,那是中文专业教材的责任与义务,而且中国文化的内容会干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 于是,大学英语教材极少涉及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内容 难道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就仅仅是学习西方的东西吗?大学英语教材中加入中国文化的内容会给英语学习带来负面作用吗?众所周知,英语学习的目的有二:引进介绍西方文化,输出传播民族文化,两者缺一不可 而在许多场合下,后者更为重要,更有意义 但是,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材(包括英语系教材) 只注重对西方的言说与陈述,使学生对西方语言与文化的表述比较熟悉 熟练;但是当他们在介绍自身民族文化时,由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陌生特别是用英语表达的困难,他们常常显得捉襟见肘 力不从心而这不能不说是大学英语教材内容设计偏差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因此,鉴于以上重要原因,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增添中国文学文化内容是应该而且是必须的 其主题可是:饮食习惯 传统节日 哲学礼教 天文历法 神话传说 历史名胜 政治经济制度等等,同时在考试等环节中加以肯定,使学生能掌握正确的中国文化的表达法 而在具体选录中国文学文化著作入教材时,应注意其代表性 经典性 系统性,即文章应是各时期的代表之作 经典之作,而且这些著作汇集起来应能反映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整体风貌 历史脉络;入选篇目应与课本篇目相衔接,但不应重复,要体现发展性 深刻性;有关中国文学与文化内容的篇目不仅可以安排在正文,而且也可以安排在课后的阅读课文中,在听力 泛读 口语等课文中也可选入中国文学与文化内容;教材应开列中国文学与文化参考书目或编写与主教材相配套的中国文学文化教材,作为学生课后阅读之用;有关中国文学文化内容的教材编撰可采用汉英对照式,也可采用全英文式,但英语译文应是优秀之作 相应地,为保证大学英语教材真正体现上述特色,笔者认为首先应对大学英语教材编委会进行改革调整 多年以来,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委们只注重语言不注重文学与文化,英语论文范文,或只注重西方文学与文化而不注重中国文学与文化 这是因为教材的编委们大多是语言学方面的专家,他们专攻一门的学术背景无疑极大地局限了其视野,英语论文,而这在教材编写上鲜明地体现了出来 因此,笔者建议,在编写大学英语教材时,应邀请西方文学与文化方面的专家 中国文学与文化方面的专家 比较文学与文化方面的专家以及翻译方面的专家,大家通力协作,这样就可以集思广益 共同商榷,以尽量科学合理地方式编撰好教材,使大学英语教材真正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弘扬民族文化 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影响 3.教学 在进行大学英语教材改革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也必须进行改革 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强行剥离课文的文学文化内容,将英语课上成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课,尤其是在教材中增添了中国文学文化内容的情况下,教师更应该将语言训练与文化学习结合起来,并强调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意义 当然,在讲解有关西方文学与文化的课文时,也可引入中国文学与文化内容,并根据其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