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贸英语系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经贸英语作为结合了英语系语言优势和国际贸易知识技能的专业在很多高校开设出来。本文关系教学实践,介绍了我国经贸英语系课程改革的方向,从略论现存的问题多与实践能力培养相关入手,提出了关于实践教学环节应予以重视的观点,并针对问题给出了个人的建议和对策。   一、引言      为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行业迅速发展的国情和实现高等 教育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的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与国际贸易有关的专业和课程。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许多传统专业也逐步向国际 经济 与国际贸易方向靠拢,这都反映出我国经济领域的发展对教育事业的深远作用。其中特别是将英语系与国际贸易相结合的经贸英语系,它即保留了英语系关于语言能力的重点培养,又复合了经济学领域的热点学科国际贸易,并且满足了这一领域大量的人才就业需求,顺应了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高经贸英语系的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优化其课程设置,在教学实践中逐步 总结 并对其进行改革。由于经贸英语系与传统专业的课程相比,在教学内容、教学措施手段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其特色,这些特点也就决定了经贸英语的实践教学必须与经贸实践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然而,做到这一点将面临诸多困难。      二、经贸英语系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课程设置整体化    课程设置的整体化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律对课程做出科学 、合理的组织与安排,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按照培养目标选择出来的课程,不应是零散的、互不关联的内容的堆砌,而应是一个富有内在关系的有机体。课程的层次和性质,课程的门数和学时,课程的先行与后续,都必须在课程安排中考虑进去。这样一来,才能形成教学计划的整体统一性和课程的有机关系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才具有连贯性和统一性。 关于经贸英语系课程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语言学与经济学两个学科的特点,既要注意前后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又要符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突出经贸英语系的实践性,并积极引导学生在宽厚的学科基础之上对相关学科的思想及知识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热情。   (二)课程内容国际化   1994年初,国家教育部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此举大力推动了高校课程内容的进步和改革。而课程内容更新的主要载体是教材的更新,课程内容更新的本质则是课程内容的 现代 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由于全球范围内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高速流通,知识的更新周期也随之缩短,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安排和教材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及时地比照现实,剔除已经过时或者陈旧的知识。   经贸英语的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进出口业务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国际贸易行业内部也对许多的规则进行了新的修订和解释,同时,语言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载体和交流方式,随着人们关于跨文化知识的逐步深入了解,每一天都有新的元素补充进来。很多高校的经贸英语系因此在开设类似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礼仪等课程的时候往往希望与国际接轨,与现实接轨,纷纷选择原版引进教材,希望学生具有国际思维和国际视野,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三)学生地位主体化   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所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教育理论界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自开始以来就提倡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用以替代的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鼓励自主学习模式的创新。   在经贸英语系的课程教学中,学生地位主体化的进程仍然在进行之中,特别是在一些实际操作性较强(口语等)的课程中,教师多以课堂练习和活动来进行教学。同时,经贸英语也引入西方的案例教学,通过国际贸易领域的典型事例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存在的问题      (一)输入课程与输出课程比例失调   判断一个人是否掌握某种语言,要看他是否掌握了这种语言的四种基本技能:听、读、说、写。听和读是获得语言的技能,即输入。说和写是生产语言的技能,即输出。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输入假设”理论认为人们习得语言方式只有一种,即接受“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它强调语言输入的意义必须为习得者所理解,但同时Krashen也认为随着练习和运用时间的递加,语言习得者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会 自然 出现。针对这一观点,也有其他学者持不同观点并认为,“除了必要的可理解性输入外,学习者必须有机会使用所学的语言,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流利、类似母语者的水平”,因此语言的输出也同样重要。   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不难发现,输入与输出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输入是关键和前提,输出是保证,但输入不可能自发转化成输出。这是因为输入只有经过学生理解吸收即实现由input向intake的转化,并伴有学习者的实践和输出,知识才能为学习者真正掌握。那么如何处理好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和联系,如何提高输入和输出的质量对语言习得的效果会产生很大的作用。   众所周知,经贸英语系以培养既精通外语又有经贸知识的运用型、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为目标,从专业课程设置的角度看,要实现这一目标,输出课程应该在总课时中占到一定的比重,来保障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当前经贸英语系课程设置的近况是输入课程在教学中仍占据中心地位,如口语、写作、口译等输出课程的学分在整个专业课程中所占比例不到30%。弱化输出课程的做法无疑有悖于语言学习的实质和英语教学的宗旨,其后果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关于经贸英语这种关于语言运用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学生原本的英语薄弱环节如 听力 、口语等技能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而阅读这一自初高中起就是重点的课程,到了大学阶段更是以精读、泛读、报刊阅读等多样的形式出现,发展势头有增无减。(杨莉 司显柱,2017)因此,尽管输入课程的学习耗费时间不少,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却未见相应地提高。  (二)校内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职业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也越来越明确,能够培养出掌握一定基本知识、适应岗位职业要求、能够较快胜任相关工作、适合社会 发展 的毕业生成为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初衷。然而,在多数高校所进行的经贸 英语 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点并没有在课堂上得到体现,教师不清楚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他们未来工作中需要什么样的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教学往往具有盲目性。其结果是使得经贸英语系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相关于国际贸易等专业毕业生而言,只是占有名称上得优势,而并不具备实际的竞争力。特别是最近几年,关于进行纯粹或偏理论性探讨学科的需求量急剧减少,而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较快进入工作状态的毕业生则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一特点也突出反映在经贸英语系的毕业生就业过程之中,“语言学与基础英语功底不错,在经贸理论方面也有了解,却偏偏在经贸实践方面只略知皮毛,还不能够马上进入工作状态。”这是许多希望招聘到理想经贸英语系毕业生的 公司 的感受。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以填鸭式为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不多,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英语论文,其结果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不少 经济 和外贸知识,但是缺乏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能力。   (三) 校外实践实训流于形式   在近几年的 教育 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实践教学的建设和实施是评估的一个重要观测点,因此,绝大多数高校都与校外的公司之间形成了合作联系,关于经贸英语系而言,可以安排学生到校外公司去了解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进一步熟悉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流程、对相关职业岗位增加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等等。但是,一方面由于参加校外实训的学生一般来说都不具备熟练实际操作的能力,公司方出于成本利润的角度考虑而不可能大量投入培训,另一方面,公司无法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来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计划满足实训要求,因此使得校外实训往往流于形式,英语论文题目,学生也只不过是到这些公司进行参观考察等。   四、建议与对策      (一) 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输出,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   在西方英、美等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