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客观、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对实现教学目标有着积极的促进影响。2017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求( 试行) 》指出: 要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出发点,改变以往单一的考试模式,使之灵活化、多样化,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尤其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动态的评价手段。教师和学生为了改进教学措施和学习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和对教学过程进行认知和反映,调整教学以促进语言教学形成良性互动、健康发展。形成性评价的运行机制是评价--—反馈--—调整--—改进。这是一种渐进、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及学习策略,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这也是一种个性化的评价手段,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英语听说学习包括“学”与“习”两方面,前者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后者是实践。学一种语言,交流是目的,语言知识本身不是目的。听说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然而,由于“注入式”教学法长期普遍存在于高职英语课堂,学生的学习也以“输入”式为主,教师一直把英语当作知识在教,学生当作知识在学,最终酿成“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悲剧。关键是记的太多,练的太少。将形成性评价引入高职英语听说能力考核体系,教师平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利用观察、调查表、测试以及学习档案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多种措施的形成性评价,以给学生创造更多练习和实践的机会。例如: 利用学习档案记录学生某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成果,参照具体标准来评估学生的进步与成绩,从而形成自我评估; 也可利用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组员之间在完成某项特定交际任务过程的不同表现给予适当评价,形成小组之间的互相评估; 还可通过小组代表将本组交际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向全班汇报展示,然后由教师根据每组代表的表现做出评价。形成性评价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影响; 有利于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更有利于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措施、提高学校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