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略论[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本文略论了当前大学英语听力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障碍因素,并从这些因素的根源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达到有效提高英语听力的目的。 一、引言 自1985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颁布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国际化的要求,教育部将教学大纲进行了进一步修改,1999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把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定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1]而2017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则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2]不难看出,教学大纲的改革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要求已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另外,听力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也大幅提高。然而,听力却是中国学生的一个弱项,学生这一项失分率较高,因此略论作用学生听力的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对听力水平的作用因素当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作用,学生普遍存在着“哑巴式”英语,为了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提高英语听力能力,已成为大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作用听力水平提高的因素主要有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3]。 (一)语言因素语言因素包括语言知识,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掌握和应用。 1.语音方面。学生受母语作用,自身发音不准确,听音错误的出现大多是由于语音不过关引起的,包括近似音(辨识)、略读(省音)、连读、缩合、同化、合成、重读、节奏、语调等方面。 2.词汇量方面。 (1)词汇量不够。在听力过程中,学生普遍自我感知的困难是听力词汇量不足。我们知道,词汇是语意的搭载主体、信息传递的核心,准确的词汇掌握与大量的词汇存储量非常有利于理解听力材料。根据大纲要求,非英语系大学生的词汇要达到5500个。但学生由于学习措施的缺陷,通常很难达到这一标准,致使在听的过程中,这些生词“拦路虎”注定要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很难达到听全和听懂信息。学生经常听到自己不熟悉的词就去琢磨那个词的意思,而听力信息是一连串的语流,一现即逝,难以捕捉,如果停下来思考,就会作用对全文的理解。(2)词义理解狭窄。关于许多学生来说,单词写出来认得,而且也能正确地读出来,但由于对词义的理解狭窄而导致听力的错误理解。 3.语法方面。虽然听力材料大多是口语化的内容,英语论文范文,语法似乎不那么重要,但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英语中有许多很鲜活的日常用语、惯用语等。 (二)非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包括的内容较多,主要有学生的心理因素、听力的措施因素、文化背景等。 1.心理因素。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常出现听觉障碍、疲劳、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差等情况,其中记忆力差对听力理解的作用最突出。首先要适当控制听音时间与习题的数量,否则超出短时记忆容量的范围将会欲速则不达。其次是注意力的问题,可以说任何外语学习者都会有这种感觉,较长时间地听一种不太熟悉的英语语音语调、词汇、句子等内容很容易令人疲倦。尤其是在听力测试中,学生不可能让磁带语速放慢,让录音机暂停或重复自己没能完全听懂的内容。因此,学生最大限度地集中其注意力以达到最大程度地理解所听到的内容,其大脑神经也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之中,一旦在某个地方卡壳就溃不成军,只好放弃。此外,学生习惯于把听到的英语信号逐词默译成汉语,用汉语进行思维理解,这一语言互换过程大大降低了认知的速度。 2.听力的措施因素。当前的英语听力课堂上经常采用的措施是:教师将听力材料放2~3遍,然后就其中的难词、难句解释一下,再放几遍,如果相关练习做得正确率比较高,这一篇听力文章就讲完了。这样的讲课措施过多地强调字、词、句,忽略了对听力材料的整体理解,忽视了文章的主要思想,最后留下的印象只是只言片语。此外,学生不能用英语思维,反应速度慢。 3.文化背景因素。听力理解取决于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的相互影响,这两者缺一不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包含着语言。背景知识如社会风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史地情况、名人典故、行为规范等,能帮助预测讲话人会说什么,增进学生对讲话发生地点、时间和周围环境的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渠道或自然状态下接触了解异国文化的机会较少,理解力就会受到作用。听力材料的内容往往包罗万象,许多知识是学生不了解的。知识的局限性经常成为学生听力的绊脚石,导致误解甚至听不懂。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针对大学生在英语听力过程中所存在的以上种种因素,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以下解决策略,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 (一)语音因素解决对策首先要打好语音基础,从音素练起,对读不准的音素进行纠正。在纠正音素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大量的语音实践练习,在练习中,重点把握语音、语速、语流、音变和口语缩略的训练。其次就是大脑里要有足够储量的词汇库,当听到的单词在库里时,就很容易从库里调出所听到的单词,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多注意词汇量的积累。听力仅有语音和词汇基础是不够的,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有相当的异同,没有一定的语法功底,可能降低听力效益,甚至在听的过程中会误入歧途。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掌握语法知识,如果只在语法课课堂上下功夫,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听力要求的灵敏度要比语法课高。所以,要想在听力过程中有相当敏捷的语法判断力,平时就得加强语法实践,使之达到能应用自如的程度。 (二)非语音因素解决对策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当前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都不重视听力训练,进入大学学生接触的听力有难度并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做好,这样学生自然会感到不知所措。由于听懂的内容很少,便会产生紧张、急躁的情绪,越紧张就越听不懂。在一段时间内听力水平感觉不到进步时,学生便会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首先应向学生阐明听力学习的特点和措施,让学生认识到听力学习的艰巨性和渐进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使教学丰富有趣无疑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好办法,如放精彩的英文原声电影及经典英文歌曲等。 2.讲求训练策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听力技巧。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验及听力教学理论策略的探讨,总结了如下一些技巧: (1)力争做到先看后听,边看边听。先看后听是指在听对话和短文之前,充分利用播放说明(Directions)的时间及每道题后的10s间隙,阅读下一题的4个选项。根据4个选项的内容可做出预测,以猜测对话的主题及可能会提出的问题。边听边看是指在听录音的同时,英语论文,阅读4个选项并适当记录。 (2)要学会推理、猜测。依据上下文、生活常识或录音带中的附加信息,如语调、语气以及背景音乐等,对某些听不懂的部分进行合乎情理的推测、猜测。猜测生词可借助构词法推断,可通过列举的例子来推理,也可借助对比来判断词义。 (3)要学会听重点和关键词。听重点是识别语篇段落中的重点内容。例如,两人相见,其对话常常是从谈论天气开始,先问候、客套一番,但有时谈着谈着就转了话题,一会儿又转回原话题。 二、这就要求抓重点、抓关键词,舍弃无关紧要的话语。 (4)要学会在听音的过程中做笔记。人在短时间内听到的东西只能形成“瞬时记忆”,不会在大脑中存在很长时间,尤其是第二语言。因此,记笔记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关键词、与题目有关的重要信息,避免听完了也忘完了的情况。同时,记笔记的过程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的理解。正确区分信息的主次,提高快速记忆与反应速度,培养总结概括的能力。 (5)在听力过程中要学会“略听”与“寻听”。听力的目的不同所采用的策略也就不同。应使学生掌握“略听”和“寻听”相结合的策略。“略听”时,应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材料的大意及中心思想上,关键要听懂首末句而不要过分关注细节。 (6)要“精听”、“泛听”结合。有意识、有目的地练习听力有两种训练措施:“精听”和“泛听”“。精听”指的是把所选的听力训练材料听细、听熟。也就是说在“精听”时,需要把听力材料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弄懂。这需要学生反复训练,直到听明白为止。“精听”的一般措施是选好一段材料,第一遍从头听到尾,听出大意即可,然后回头重听第二遍。听第二遍时,需一句一句地听,听不清的内容倒回去再听,直到弄懂句中的每一问,弄懂所听到的每一句话。遇到实在听不清或听不懂的词,可查字典或查看书面材料直到弄懂为止。精听的内容可以是单词、词组,用以训练学生单词、固定词组的快速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