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探讨缘起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理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语教师的教学已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向注重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一教学模式的变革,大大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英语论文题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英语教学都是以语法、结构、功能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英语词汇教学常常处于教学的附属地位。无论是Bloomfield的听说法,还是Chomsky的生成语法,都认为学习语言主要是掌握语法结构,一定量的基本词汇只是为了用来操练句法结构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课堂存在着以下的缺陷和不足。首先,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脱离了语境,注重单个单词的背诵记忆,而忽视了词汇的上下文语境,单词记忆生硬。其次,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比较单一、片面,过分重视词汇意义的讲解而忽视了其语用含义,词汇教学形成了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认认真真”地听,“忙忙碌碌”地作笔记,课后死记硬背,效果却很差的局面。再次,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英语词汇文化语境教学,使得学生在背熟某个单词后的实际应用能力很差,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作用了词汇的整体应用水平。最后,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通常采用机械式灌输教学,即主要课堂精力都放在课文中的语法规则和新词汇词性、含义略论上,并进行一些机械操练,在课堂上很少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这类灌输教学方式具有典型的“五重”和“五轻”特征:重详细讲解,轻反复练习;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重书而练习,轻口头练习;重语法略论,轻语法使用;重掌握规则,轻掌握实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付出了较大的努力,但是收效甚微。
……………
1.2论文探讨的意义
词块教学措施的提出促进英语词汇教学的提高。1956年George Miller首先提出词块这一概念,他认为记忆在大脑中的词汇通过相互之间的连接,深深地储存在大脑之中,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能够自动搜索、提取、应用,最终实现交际的流利进行。Lewis( 1993)认为:“在大脑的思维应用机制中,使用预制的语言词块更容易加工使用。”学生学习词汇的过程,不是记忆一个个单词,而是记忆由单词构成一定意义的语块。随着语言习得者词汇量的不断增加,并在大脑中逐渐形成一套词汇关关系统,这些系统能够构建出词汇之间的搭配和组合,使人们实际应用时能够自如的搜索、提取、应用。因此,词块法的真正意义在于,人脑储存的一个个单词,通过一定的联想(association),不断地链接(link),形成一^互相联接的网络结构。但是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如何促使学生在大脑中把这个毫不关联的一个个单词形成相互关联的词块来记忆是非常重要的。词汇的习得即使词汇的输入和输出过程的总和,词汇的有效输入是词汇熟练输出的前提条件。词汇的熟练应用是建立在对词汇有效的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因此本探讨将从词汇的输入效果和输出效果角度入手,更加具体提出提高高中学生对词汇习得的策略,即将探讨目标具体化。
…………
第2章文献综述
2. 1词块的定义、分类
许多语言学者都对词块进行过探讨,并用不同的术语来表述词块,如Bolinger(1975)称其为预制板块(preassembled chunks) ; Krashen&Scarcella (1978)称其为半固定式短语;Pawley&Syder(1983)程其为词汇句干(lexicalized sentencestems); Peters(1983)称其为可解析填空的套语框架(formulaic frames with analyzedslots) ; Natting&Decarrico (2017)程其为词汇短语(lexical phrases) ; Cowie(1992)称其为预制复合结构(ready made complex units); Lewis (1993)称其为词汇组块(lexicalchunks); Haworth(1998)称其为预制/现成语(prefabricated/ready-made language)等等,笔者把它们通称为词块(lexical chunks)。简单地说,词块即指词语组块,就是事先预制且频繁使用的多个单词的组合,这种词汇组块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相对稳定的意思,可整体或稍作改动后作为预制语块供学习者提取和使用,从而达到语言使用的正确性和流利性。
…………
2. 2词块教学的理论依据
2. 2. 1记忆的信息加工认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把记忆看作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记忆按储存的时间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的容量为9-20比特;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为0. 25-1秒,声象记忆保持的时间可以超过1秒,但不会长于4秒。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7±2,g即5-9个项目。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数量都是无限的。新知识的学习主要发生在短时记忆加工过程中。虽然短时记忆容量很小,英语论文网站,只有5-9个项目容量,但人们可以借助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历对新输入信息进行组块,使得信息迅速、高效地进行编码,以语块形式存储在大脑中,便于日后检索和提取,这便是记忆的组块效应(effects of chunking on memory)。1956年Miller发表了《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某些限制》的著名文章,提出了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刺激信息项目大约为7个左右,即7±2的范围。为了提高短时记忆容量,Miller把短时记忆的容量用“组块’’的概念来表示,词语组块则被看作是记忆的单位。由于人们各不相同的认知程度,词语的组块效应也不相同。在人脑的短时记忆中,如果随意报出一串数字,如34589213574,很难立即回忆起来,但是手机号码13903761960则比较容易记忆。因为前者是毫无关系的11个数字,即11个语块,超出了短时记忆的容量,而对手机号码,人们是按语块编码记忆的:139(台号),0376(区号),1960(年份,也可组成语块),这样就只有3个语块,在短时记忆的限制范围之内,就容易记住了。我们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也是如此,例如:Going to college, either full-time or part-time, is naturally becoming the next stepafter high school.如果把一个单词当做一个记忆项目,那么这句话有18个记忆项目,远远超出了我们人类的记忆范围,大部分信息未被加工就丢失了。但是如果我们借助于词语组块,这句话就被划分为going to college, either......or, full-time, part-time, isnaturally becoming, the next step, after high school7个记忆项目,正好在人类的短时记忆范围之内,我们就容易记忆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