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英语的过去时态与自然时间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文章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研讨英语动词过去时态的非过去时间用法。隐喻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使英语过去时态的初始意义得到扩张,过去时态从单纯表示过去时间发展到表示现实距离,又进一步映射到心理距离,从而揭示了认知视野下英语过去时态的本质和意义。
一、英语动词的非过去时间用法 动词时态是英语动词的基本语法范畴之一。英语动词的“时”(tense)是一种语法范畴,用来表示动作发生或状态存在的时间。“过去时”(past tense),顾名思义,当然是表示过去时间。但在许多情况下,英语中的时态和自然时间并不一一对应。过去时除了表示过去的时间或状态,还可以表示现在的时间甚至将来的时间。英语的过去时还被用来表达各种主观的推断、猜测、意愿等“虚拟语气”。 根据英国语言学家夸克(Quirk)的归纳,英语过去时用来表示现在时间或将来时间等非过去时间,主要有以下三类:[1] 第一,时态后移(backshift)。即间接引语中转述动词(reporting verb)过去时常使所属从句的动词随之采用过去时,尽管指称的是现在。例如下面的句子: 例1. A:Did you say you had no money? B:Yes, I’m completely broke. 第二,表态性过去时(attitudinal past)。即表示说话人试探性地询问听话人曾有过的某种意愿,而非过去时间,多用于表示意愿或心理状态的动词。比如以下这句就是指称现在时间: 例2. Did you want to see me now? 第三,假设性过去时(hypothetical past)。即在某些从句中表示与说话人所认为或期待的相反,意含现在时间或将来时间的某一状态或事件不存在。例如: 例3. I wish I had a little lab of my own! 以上三种情况,除了第一类属于英语动词的时态呼应(sequence of tenses)准则,合乎逻辑推理外,其余两类看来都是不合逻辑的,违反真值条件的。例2询问的是目前的意愿,例3表达的是对现在或将来的一种主观愿望,却都用的是动词的过去时,显然是一种时间上的错位(misplacement)。然而,传统的描写语言学对此并没有作出解释。 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和隐喻理论的视角出发,研讨英语动词时态的非过去时间用法。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当代隐喻探讨证明,人类语言整体上是一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2]雷科夫和约翰逊(Lakoff & John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隐喻概念--“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即人们以一个概念去认知、理解和建构另一个概念,同时也以一个概念的词语去谈论和表述另一个概念。他们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 种思维模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植根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3] 隐喻理论使得时态的初始意义得到扩张,过去时态从单纯表示过去时间到表示现实距离再到心理距离,这也正好反映了人们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二、“距离”说的解释 (一)“距离”说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尤其是概念隐喻的提出,对英语动词这种时间上的错位,语法律家开始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寻找解释途经。英国语法律家帕莫(F. R. Palmer)曾指出,动词过去时的非真实(unreality)用法本质上跟过去时间用法是一致的,过去时是一种“距离的”时态(a remote tense),包括时间或现实的“距离”(remote in time or in reality)。他举例如下:[4] 例4. If he was here, he was in the garden. 例5. If only I understood what you are saying. 以上两句都用过去时,区别在于例4是真实条件句,指称过去时间,而例5是非真实条件句,指称现在时间。但是,不管是过去时间与现在时间之间,英语论文网站,还是事实与虚拟之间,都是一种距离。也有学者认为,由于过去时与过去时间相关系,因此往往使人们联想起“不存在”(absence)、“遥远”(remoteness)或“距离”(distance)。这些指称都是夸克所归纳的第三类“假设性过去时”。 至于第二类“表态性过去时”,英语毕业论文,实际上是在交际双方的心理空间拉开了距离。所以易仲良将帕莫等的“距离”说进一步引申到“心理距离”,并举例如下:[5] 例6. I wondered if you could do that for me. 例6中的过去时wondered指称现在时间,表示交际双方之间的联系,在说话人看来还没有达到亲密无间的程度,即心理上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二) 概念的隐喻化--距离的认知本质 英语过去时态由纯粹地描述过去时的非过去时间用法,到指出过去时的距离性,无疑反映了人们对这一语言现象本质认识的深化。不过,从表示过去的时间距离,到表示虚拟的现实距离,再到表示礼貌的心理距离,人们的认知范围是如何一步步拓展和深化的呢?这是英语动词过去时态用法最本质的核心问题。 “距离”本属于空间概念。空间结构是人类认知活动中最基本的概念,由此引申到时间概念,乃至各种各样的抽象概念。根据雷科夫和约翰逊的隐喻理论,我们大部分的基本概念是根据一个或多个空间化的隐喻建构起来的。他们提出“方位隐喻”,把许多十分抽象的概念组织在方位概念之下,如up-down这一对方位概念之下就有“Happy is up, sad is down; good is happy, bad is down; rational is up, emotional is down”等概念隐喻。[6] 这类语言事实的存在并不依赖于语言本身,而是依赖于人们普遍的心理、感知和经验。语法化的探讨成果也表明,许多实词虚化的过程同样遵循这一认知过程。比如英语的be going to就经历了语法化的过程。先有实义性的be going to,如“Are you going to the classroom?”(空间),然后才出现虚义性的be going to,如“I’m going to exert myself to achieve this goal.”(时间、意图)。 由此看来,空间认知域是人类认知活动的重要基础,人类认知由空间域向时间域,以及各种各样的抽象认知域映射,这就是人类对整个物质和非物质世界的隐喻认知过程。由此看来,英语动词过去时被感知为一种“距离”,便是非常自然的事了。首先是时间的距离,然后是现实或心理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