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我国建立的近代新式学校,这些教会学校在同文馆创办之前规模不大,设备简陋,程度也都以小学为主,所授课程“不过宣讲圣经之外,教以读、写知识,及算术、字母而已”,(陈学恂,1987: 60)而且总体上还可以用“短命和原始”来形容。(Graham, 1995: 16)但它们毕竟将英语教学引入了我国学校课程,并在英语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检查等具体教学领域呈现出与我国传统学堂教学截然不同的特色。英语教师均由教育或医学传教士亲自充任。英华书院强调西方语言教学和宗教训练,英语由校长米怜亲自教授,马礼逊也经常赴英华书院教学或指导。贝满学校的裨治文不但亲自教授英语,而且还打算教授希腊和拉丁古典文学。在古特拉富夫人开办的学塾中,英语教习先由葡萄牙人担任,后学校扩大,古特拉富夫人亲自教授英语。马礼逊教育会成立伊始,就承诺将长期聘任来自欧美国家的教师来中国探讨教材、教法,并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英语教学中去。学校第一位英语教师兼校长布郎(Samuel Brown)先生是美国耶鲁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来华前已有多年教学经验,对教学措施颇有探讨,其教学态度和能力,颇得学生的赞赏。“其为人和蔼可亲,温然有礼;且常操乐观主义,不厌不倦,故与学生之感情甚佳。其教授教课,殆别具天才,不须远证,而自能使学生明白了解……盖当其未来中国、未入耶鲁大学之前,固已具有教育上之经验矣。故关于各种学生,无论其为华人、为日人,或为美人,均能审其心理而管束之。”(容闳,1998: 74-75)学校扩大后,专门成立了英语部,延聘英语教习。鸦片战争后建立的学校如开设英语课程,其教习则由传教士亲自担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