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举办多元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把学生所学的系统知识和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能帮助学生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例如,在节假日或周末举办外语晚会,邀请外教或外国留学生参加,学生与他们进行自由交谈,既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又了解所学外语国家的许多风俗习惯;组织学生定期举行演讲比赛,演讲的题目可以就他们所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如教育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辩论技巧;还可以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高校可与用人单位携手合作,让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把所学知识转换为实践运用能力,在参与中学习,自我修复其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用语言做事或处理问题,从中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工作能力以及社会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 5.改革外语学业评价体制,着重考查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考试是指挥棒,考察方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方向。因此,外语学业评价体制应顺应语言测试的发展趋势--—由重视知识转向重视语言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具体改革方案:(1)学生一个学期的最后成绩通过综合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来确定。(2)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重点的评价,词汇、语法、阅读、翻译、写作和听力仍沿用传统的书面考试方式;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测试,可采用交际性测试和语用测试。教师可以主要关注如何在交际使用语言,收集一些尽可能接近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要面对的任务来命题出卷。例如:测试学生外语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可采用当前外语测试界普遍接受的测试方式--模拟一项真实的交际任务,教师通过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外语交谈来测验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