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导学案与学案和教案有着很大的差别,它不仅强调教师的指导影响,还注重学生的获取程度。基于主义理论构建的视角,在设计导学案时应依照四项基本准则,即统筹美学与发展性、并重简约性与操作性、兼顾异同性与统一性、结合合作性与自主性,设计策略要具有系统性、多样性以及组织性。
【关键词】 导学案 分层设计 针对性
由于新课程提出初中英语教育要循序渐进对师生互动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改革。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机结合,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有效发挥,继而做到教学相长。导学案是基于统一的学与教,关注学生的学习所得,对导学案进行分层设计有利于促进学与教方式的改革。
1. 导学案分层设计的准则
对初中英语导学案进行分层设计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参与导学案分层设计有两种途径,一是教师在设计中略论不同学生的基本情况,例如,特征、兴趣、经验、以及知识等,这种方式被称为潜在参与方式;二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对导学案进行分层设计,这种方式是合作式参与。构建主义偏重于合作式的参与方式,它有利于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实现合作性与自主性的统一。
每位学生都是独立并不断发展的主体,都是通过具有自我个性的方式进行个体构建,继而认识世界,所以在对初中英语进行分层导学案设计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倾向以及学习方式进行深入了解,选择、组合并管理教学目标、内容与手段,以期符合分层要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英语是分层设计导学案的主要目的。学生对自身学习行为的运作是导学案分层设计的重点,所以,教师要将学与教的复杂过程清晰化,对英语学习活动进行简约化处理,统一简约性与操作性。
初中英语导学案分层设计要遵循统筹美学与发展性的准则,对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进行有效设计。帮助学生在可持续发展能力、自我管理、隐性知识获取、宽容、团队协作、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决策、以及创新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2. 导学案分层设计的要求
对初中英语导学案进行分层设计可以有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即使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有着不同的英语知识基础与学习特点,所以,为了使导学案具有针对性,要考虑学生的异同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导学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使其可以反映学生的英语知识能力层级,要针对探讨拓展、表达运用、略论综合、理解以及识记分层展开,所以,在设计时要注意分层要求。
教师应遵循认知规律,先分层设计英语学习内容。内容的设计要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英文文本以及探索问题,这种设计可以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生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然后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分层的英语检测试题,试题内容主要包括简单语法类、阅读类以及基础单词类,还要有学生可以选作的拓展题,例如,课外阅读理解类等。检测试题要具有梯度性,这样有利于不同分层的学生各有所得。
还要建立分层设计的评价机制。导学案要想起到学生学习“线路图”的影响,激发不同分层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要建立评价机制,针对板演展示、合作讨论、自主学习等分层设立不同的奖励方法。还可以引领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解决问题与提出问题,建立分层设计的评价机制可以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3. 导学案分层设计的策略
导学案设计的组织策略包括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宏观层面指的是学校在教师设计导学案过程中所进行的有效组织与调控,首先要帮助教师进行分工合作,实现组合优化;其次要组织进行专业督查,保证导学案的质量;最后要提升教师导学案模块创新的能力。而微观层面是学生通过导学案开展学习组织策略,首先锻炼学生设计导学案的能力;其次培训小组开展合作学习,英语论文,通过个性化激励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导学案分层设计的多样策略要符合四方面的要求:第一,多样化的设计主体,基于学习内容的特性,与本科教师、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等多主体联合协作设计;第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发挥实践性、探索式、小组合作式等方式的优势,帮助学生通过反思、交流、思考去学习;第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通过信息手段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迁移与理解;第四,多样化的交流媒介,通过各种手段扩大师生交流平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评估、措施、环境、以及目标是构成导学系统的主要因素,因此,英语论文题目,要通过系统论的技术与理念对导学案进行分层设计,促进学习资源的优化性,改善学与教的随意性,优化实施措施的单一性,因此统一四点要素,实现学习的最优化。
4. 结语 本文由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作为学生学习的线路图,导学案不仅对学生合作、自主、探索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展示的效果。
■
[1] 王益辉. “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J]. 教育科学论坛, 2017(10).
[2] 王者兵. 导学案在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 学周刊, 201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