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听的心理机制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方式有两种:“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前者注重细节性,指输人信息起始于最基本的具体图式,结束于高层次或较大图式的形成,是一系列由低级向高级,即由字词解码最终获取信息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后者突出整体结构的识别,强调长期记忆中存留的图式知识在理解中的影响,是一个预测、筛选、检验、证实输人信息的过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在俄语听力理解中,“自下而上”方式表现为:听者较注重语言信息,即单词、句子等具体信息的听辨或具体图式的应用,从这个观点看,理解过程的始发点是接受到的有关语料。听者循序渐进地在构成语料的声音、单词、短语和句子等各个层面,对听到的有关语料进行略论,直至把意思弄懂。 而“自上而下”方式则较注重高层次图式的应用,即调动大脑已有图式知识来略论、处理新输人的语料。这种方式是一种主动的“猜测—证实”的过程,是一种心理语言的揣摩过程。听者应用已有的语言、背景知识,根据听力材料的线索进行预测,把听的理解过程作为信息处理过程看待。“自上而下”听法可以有以下表现形式:(l)把所听话语归为某种特定活动,如讲故事、开玩笑等;(2)预测有关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3)预测因果关系;(4)预测所讲话题等等。
二、俄语听力教学的心理语言学基础 (一)心理语言学的产生及发展 心理语言学这个术语最早见于美国心理学家坎特(J.R.Kalltor)1936年的作品《语法客观心理学》。1953年,俄语论文,美国社会科学院的语言学和心理学委员会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召开了一个跨学科的学术讨论会。 心理语言学要取得重要的进展,就必须在语言学和心理学两方面都要有突破。乔姆斯基(C抽能ky)的出现使心理语言学家对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关系有了不同的看法:为世纪50年代的心理学家认为:只要懂得心理学就知道语言是怎么一回事。因此,心理学的假设往往作用语言学的假设。印年代的心理学家则相反,他们认为:必须通过观察语言来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因此,要应用语言的外部形式去说明心理学的结论。 70年代以来,随着实验心理语言学的开展,人们认识到转换生成语法的模型难以解释听话人和说话人在语言使用中的规则或表达式。更多的心理语言学则拒绝接受任何语言理论作为他们探讨的模式,而是主张通过实验去探究符合实际的“心理模型”。其结果是,合理语言学割断了它们和语言学的联系,被吸引到认知心理学的主流里面。”成为所谓的“没有语言学的心理语言学”。这个时期的心理语言学探讨受到认知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作用。 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认识到探讨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的心理过程的重要性。语言学家想知道他们所描写的语言结构是否符合人们在心理上处理语言的实际过程。心理学家也想揭示他们所探讨的言语行为的心理基础,特别是在他们摆脱了机械主义的刺激—反应论的作用后,更感到有此必要。因此,心理语言学的诞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语言学和心理学发展的结果。外语学习措施的探讨必须借助于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因为语言的心理过程不仅仅是语言结构的反映,还反映人们使用语言的意图。而任何学习措施都离不了一个意图: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掌握语言结构去理解和表达特定的信息或感情。 最近十几年,是我国的心理语言学不断深人发展的时期。桂诗春在1985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心理语言学》,其重要贡献是介绍并引进了国外的理论,初步讨论了心理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如:教学措施的心理语言学基础、语言错误略论等;并明确提出了心理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