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专名及其含义剖析
〔摘要〕一个专名指称一个特定对象,它与对象的任何属性以及识别标志都没有必然联系。有关专名所指对象的可靠知识,我们是不能从专名本身得到的。我们从亲身感觉中、从他人的讲述中、俄语论文从文章的上下文或百科全书中所获悉的有关某专名对象的知识,并不是该专名作为语言单位所固含的知识。我们应该把语言体系中名称意义所包含的特征与对象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加以区别。专名可以一直被用来指称一个特定对象,而摹状词却未必。内涵论者所偏爱的专名只是专名中一种特殊的种类。 〔关键词〕专名; 特定个体; 内涵; 指称; 摹状词 (一) 专名有“描述性意义”吗?斯特劳森认为专名不具有任何描述性意义。〔1〕塞尔也认为专名不被用来描述或详细说明对象的特性。〔2〕密尔、克里普克的观点就更加明确了。“桌子”这样的名称(通名)则具有描述性意义。其描述性意义无非是对桌子这个类的本质属性,即对一切桌子所共有的本质属性的描述。那么,每一张桌子的个性呢(是什么颜色、形状、材料、大小等等)?通名“桌子”同样是不会对其进行描述的。专名不描述对象的特性就如同通名不描述每个对象的个性一样。 然而,一个特定的个体是可以被描述的,但它是通过何种方式呢?是专名本身吗?不是。这时专名就像塞尔所说的,类似于在上面挂住一簇(或者一个)摹状词的挂钩。等同于一个或一簇摹状词和等同于摹状词的挂钩绝不是一回事。挂钩上可以挂也可以不挂摹状词,挂上的摹状词还可以替换。在通常情况下,任何一个使用通名“桌子”的人都可以描述出桌子的一般特征,但使用专名的人则有可能对冠以该专名的个体了解得很多,可以描述出它的很多特征,也可能了解得很少,描述不出什么特征。但这与专名本身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应该把名称意义中所包含的特征与对象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区别开来。 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曾说过这样的话:“我认为,说话人对名词①的实际运用和听话人对名词的理解是最重要的。……密尔和他的追随者们过多地强调名词的所谓词典意义,而偏废了名词在说话或文章的特定情景中的上下文意义。”叶斯柏森认为专名(正如实际使用的那样)“内涵”的属性最多。〔3〕那么,我们要问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通名在特定情景中用于特指一个个体时,其特定情景中的上下文意义又如何,其“内涵”的属性又有多少呢? 俄国语言学家尼基丁在意义理论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他将意义划分为语用意义(прагмтическоезначение)和认知意义(когнитивноезначение);而认知意义又分为外延意义(экстенсиональноезначение)和内容意义(контенсиональноезначение)。他所谓的外延意义,是指从概念所指对象的范围方面来确定的意义。如: (1)鹦鹉在他们家已经养了很长时间了,它说起话来可真逗人。 (2)鹦鹉一般能活多长时间? (1)中的“鹦鹉”的外延确指某只具体的鹦鹉; (2)中的“鹦鹉”的外延泛指鹦鹉这个类,指均分化的、抽象的鹦鹉。 尼基丁认为,内容意义表示概念的内容,它不仅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包括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内容意义是一类事物所有属性的总和。如“鹦鹉”的内容意义,既包括了“生活于热带丛林、攀禽类鸟、羽毛美丽鲜艳”等本质属性,又包括“能模仿人说话的声音、可被养作宠物”等非本质属性。再如关于“男人”来说,“男性”、“成年”、“人”等特征和“强壮”、“勇敢”、“有胡子”等特征都属于男人的属性,都是“男人”这个名称的内容意义。 尼基丁还认为,无论内容意义还是外延意义都是不稳定的,它们总是随具体上下文的变化而变化,如在(1)和(2)中,“鹦鹉”的外延意义是不相同的。而在(3)中,两个“鹦鹉”的内容意义也不相同: (3)鹦鹉在他们家已经养了很长时间了,这鹦鹉说起话来可真逗人。 (3)中第二个“鹦鹉”的内容意义就比第一个“鹦鹉”的丰富,因为它的内容意义中增加了“在他们家已经有很长时间了”的特征。 尼基丁把一个名称的内容意义在任何上下文中都保持不变的核心部分(即保持不变的属性)叫做该名称的内涵(интенсионал)。尼基丁指出,名称意义在上下文中附生超过内涵的其他各种补充特征的前提条件是:名称表示某个特定的个体对象,或者表示一组唯一的特定对象。因为个体可以具有超过类的无限多的特征。随着上下文的展开,表示特定对象的名称的涵义必将获得新的信息(新的特征)。这时,内容意义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概念意义(сигнификативноезначение),一是所指意义(денотативноезначение)。概念意义反映类的本质属性,所指意义除了反映类的本质属性外,还补充了特定个体的个体特征。特定个体可以附生超过类的无穷多的特征,这就是所指意义与概念意义的根本区别。 通名信息量最少的所指意义为该名称的概念意义加上该对象是唯一指称物的信息。分析以下话语:一位老人走进了房间。显然,他十分不安。这陌生人在开口说话前的好几分钟里,一直在沉重地喘息着。老人说话很吃力。关于听话人,第一个名称“老人”只有信息量最少的所指意义,它相当于概念意义加上该对象是唯一指称物的信息。随着上下文的展开,名称的所指意义不断扩展,文中第二个“老人”已经比第一个“老人”具有了更丰富的所指意义。所指意义按其本质是不稳定的,它属于言语的范畴。而概念意义既属于语言范畴,又属于言语范畴。专名不可能指类,也不可能描述特征,所以专名只具有所指意义。〔4〕 尼基丁的观点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确的,我们暂且不论,但有一点是可以借鉴的:在说话或文章的特定上下文中,专名和通名都可以表示特定个体或特定群体,专名和通名所表示的特定对象的特征都可以是无限的,它们“内涵”的属性都可以“最多”。不同之处只在于,通名最低限度的所指意义为该名称的概念意义加上该对象是唯一指称物的信息;而专名最低限度的所指意义则仅仅为该名称表示的对象是唯一指称物的信息(这里不包括专名暗示的信息,对于专名的暗示信息详见下文)。 因此,不仅关于专名我们不能“过多地强调名词的所谓词典意义,而偏废了名词在说话或文章的特定情景中的上下文意义”,关于通名亦是如此。这也是语用学之所以诞生的原因。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混淆“特定情景中的上下文意义”与“词典意义”,更不能用“特定情景中的上下文意义”去偷换“词典意义”。专名的“词典意义”仍然是空的!尼基丁认为,语言词典自然是不会标出词汇的所指意义的,它只给出词的概念意义。由于专名不可能有概念意义,标明专名所指意义的词典成为百科词典,而它的前提条件是:该专名的承载者中有特别突出的、值得一提的对象。如:“加加林--—世界上第一个宇航员”;“斯巴达克--—古罗马奴隶起义的领导者”……而这些给出的信息并不是对于该专名固有的信息,而是该专名承载者中最引人注目的代表(对象)的信息。〔5〕因为叫(姓)加加林、斯巴达克、托尔斯泰、亚里士多德的,还大有人在。这再次表明,应该区分在语言体系中名称的意义中所包含的特征与言语所描述的对象本身所具有的特征。 (二) 专名是一种“空词”,它仅仅可以在言语中被“填满”。人们会这样提问:如果专名是一些毫无内容的空洞符号,我们怎么用它们指称有关的对象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人人都可能遇到这样的事:我们要办某件事,被告知得去找某某某盖章,于是我们把这个人的名字记在心上或纸上就去找他了。当然,我们会判定: (1)他是一个以“某某某”命名的人, (2)他是可以给我们盖章的人,或许还知道(3)他是男的还是女的。除了从找此人的目的中推出来的知识(2)和专名本身暗示的知识(1) (3)外(对于这一点我们在下面还将谈到),这个专名“某某某”关于我们来说不外是一个毫无内容的空洞符号。 但这个空洞的符号仍然指称着它的对象,不管我们了不了解那个对象的这种或那种特征,无论我们是否能识别那个对象。当我们问“请问,某某某今天来了吗,他(她)在哪儿?”时,我们难道没有作出正确的指称吗?如果“专名仅仅通过意义的媒介与对象联系起来”,〔6〕那么“某某某”在此意义不明的情况下就不能指称某某某。当然,不知道“某某某”意义中内涵的特征,就无法辨认和区分出该专名所指的对象,但辨认、区分与指称是一回事吗? (1)需要盖章的人识别不出“某某某”的所指对象; (2)某某某的同事识别得出该专名的对象。按内涵论的观点,因为他知道本论文由外语论文网提供整理,提供论文,俄语论文,论文,俄语论文,俄语论文题目,留学生论文,俄文论文,留学生论文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 ,俄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