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阶段性考试后,学生会对考过的知识不再重视。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下一次考试内容,逐渐淡忘之前的重点知识。为避免这种情况,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已考试知识点的回顾,并通过作业和课下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巩固。 ( 2) 学生将期末考试简单地视为前两次考试叠加。期末考试内容必须涵盖整个学期的知识点,并且要突出第二次月考后的新内容,使学生必须在考期中进行全面复习。 ( 3) 对“考前突击型”同学造成压力。教师在开课之初就对学生说明考试方式的改变、改革的目的。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严宽结合的管理模式,对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严把关,对不能马上适应考试改革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疏导。 ( 4) 考试内容过度“语言知识化”.对科技翻译培养的重要性,语言能力的考查是必要的。语言知识的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话语信息的快速判断能力,包括原文句子主次结构的把握,语音语调的判断,语句间的衔接,也包括原文到译文的转换过程中信息的主次安排、取舍等[4].但本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技翻译能力,因此考试内容仍应以翻译题为主。 5 改革的意义和目的 让考试回归考试,以考试促进教学。考试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可以检验一定时期内教师的授课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但目前考试的功能有被扭曲的迹象。 ( 1) 纠正“一锤定音”情况。一些学生抱着及格万岁的心理进行学习,只是期末考前突击,平时则放松散漫。只要复习措施适合就能拿到高分。这类型的学生很适合考试,但这违背了用考试检验教学效果的初衷。另外,在期末如果学生被突发状况( 如急病、家庭突发情况等) 作用,则分数可能无法反映该学生在某一阶段中的真实学习水平。期末各科考试相对集中,学生复习压力巨大,一次性的考试或然率较大。最后,分数是学生奖学金评比或干部评选等环节的重要因素。这导致一部分学生过于追求分数,死记硬背,忽略了知识的理解消化。 ( 2) 最大程度平衡考试的信度与效度。本文中的考试改革绝不仅是考试次数的增减,而是在各阶段的测试中突出学习的重点,并从考试的反馈中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措施,使得考试不仅成为一种期末测试手段,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检验与反馈途径。 ( 3) 迫使学生重视平时的知识积累。改革后,与学分挂钩的分阶段考试方式加大了每次考试的期末总评比重,在计分方式上与一般性的小测验有本质性区别。每次考试既是阶段性检验,俄语论文,又是有学分的独立考试。 ( 4) 为其他科目考试方式改革进行前期探究。本门课程为专业方向课,供高年级科技方向修读,人数较少,考试方式的变化作用较小。改革符合循序渐进的实验模式。如能证明这种分阶段 / 多样化题型的考试方式确实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则可尝试在更多课程中有条件地开展,以便使课程的考试方式趋向多元,从中找到真正能够提升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有效考试方式。 “科技俄语翻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相关语体文本的实际翻译能力。本门课程应该是对实践有极强指导意义。但实际的授课中,笔者强烈地感到本门课程依旧难以跨出书本。这有课程本身的原因,如课程难度大,文体陌生,日常接触不多等因素。但考试方式的单一和课程设置的趋同,也使本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无法取得更深的进展。目前,我国专业科技翻译的社会实践机会很多。如果能够将“科技俄语翻译”课程与实际的生产或市场活动结合起来,把教学带出课堂,带到实践中去,将会给学生提供更加有效学习机会,也会更直观地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丁丽军,邹阳。 从考试的功能谈高校考试改革[J].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2,( 4) : 65-67. [2]易治贤。 面向 21 世纪的科技翻译教学[J]. 中国科技翻译,2001,( 1) : 48-49. [3]李亚舒。 再论科技翻译特点以及组织影响[J]. 中国科技翻译,1993,( 1) : 43-48. [4]杨楠。 俄语系本科阶段口译课教学模式探讨[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 3) : 11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