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1-2 声明 2-3 摘要 3-4 英文摘要 4-6 目录 6-8 导论 8-15 一、课题来源和探讨的意义 8-10 (一)选题缘由 8-9 (二)探讨的意义 9-10 二、国内外探讨近况 10-13 (一)国内探讨近况 10-12 (二)国外探讨近况 12-13 三、探讨的内容、措施 13-15 (一)探讨的内容 13-14 (二)探讨的措施 14-15 第一章 列宁民生思想的理论来源及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15-20 一、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是列宁民生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15-17 (一)改善民生要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出发点 15-16 (二)改善民生要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作为实践手段 16-17 (三)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 17-17 二、列宁民生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17-20 (一)经济落后的“小农业国家”,贫穷且贫富差距大 18-19 (二)俄国社会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19-20 第二章 列宁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 20-26 一、1917-1918年:十月革命胜利初期重点保障工人农民的生存权 20-21 (一)废除土地私有制,宣布土地国有化,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20-21 (二)颁布《工人监督条例草案》,保障工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权利 21-21 二、1918-1921年:围绕解决粮食问题,巩固工农联盟 21-23 (一)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 21-22 (二)工人政权要尽可能地照顾农民的利益,依靠贫农,团结中农 22-23 (三)建立并巩固工农联盟,保障工农权益 23-23 三、1921-1924年:以新经济政策为标志强调维护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23-26 (一)用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保证粮食政策符合人民利益 24-24 (二)实行租让制,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24-26 第三章 列宁民生思想的内容构成及其理论特征 26-44 一、列宁民生思想的内容构成 26-41 (一)列宁对于“民生”的涵义 26-27 (二)强调民生建设的战略地位 27-29 (三)阐述了维护和改善民生的依靠力量 29-31 (四)探究实现民生的主要举措 31-41 二、列宁民生思想的理论特征 41-44 (一)凸显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观 41-42 (二)立足苏维埃建设实践,求真务实 42-42 (三)了解人民疾苦,俄语毕业论文,综合性把握民生工程 42-44 第四章 列宁民生思想在苏联的实践及其对我国民生建设的启示 44-52 一、列宁民生思想在苏联的实践成果 44-46 (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夯实民生建设的物质基础 44-45 (二)苏联劳动人民物质生活状况得到不断改善 45-46 二、列宁民生思想在苏联实践的教训略论 46-49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民生建设的物质基础不够扎实 46-47 (二)忽视了农民、农业问题是民生之基 47-48 (三)执政党脱离群众,官僚腐败问题突出 48-49 三、列宁民生思想对我国民生建设的启示 49-52 (一)列宁民生思想与我国民生建设的一致性略论 49-49 (二)列宁民生思想对我国民生建设的启示意义 49-52 结束语 52-53 参考文献 53-57 致谢 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