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3 Abstract 3-4 第一章 绪论 7-11 1.1 文章选题及意义 7-8 1.1.1 选题背景 7-8 1.1.2 选题意义 8 1.2 探讨近况 8-10 1.3 探讨措施 10-11 第二章 区域相关理论 11-13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11 2.2 大市场理论 11 2.3 增长级理论 11-12 2.4 产业集群理论 12 2.5 比较优势理论 12-13 第三章 图们江区域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近况略论 13-27 3.1 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空间结构及区域界定 13-16 3.1.1 合作区自然资源情况 13-14 3.1.2 交通轴线情况 14-15 3.1.3 区域界定 15-16 3.2 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建立的必要性略论 16-17 3.2.1 合作区的建立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16 3.2.2 合作区的建立可以应对其他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挑战 16 3.2.3 合作区的建立促进区域内贸易规模的扩大 16-17 3.3 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建立的可行性略论 17-18 3.3.1 从历史角度略论 17 3.3.2 从现实角度略论 17 3.3.3 从发展前景略论 17-18 3.4 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建立的实证略论 18-27 3.4.1 数据来源 18-19 3.4.2 构建模型 19-20 3.4.3 应用spss进行实证略论 20-27 第四章 国内外跨境经济合作区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27-33 4.1 欧盟合作模式 27-28 4.2 东盟合作模式 28-29 4.3 中哈霍尔果斯合作模式 29 4.4 大湄公河“成长三角”模式 29-30 4.5 珠港地区合作模式 30 4.6 对图们江区域中俄跨境合作区的启示 30-33 4.6.1 核心国家引领是推动多边合作形成的重要力量 31 4.6.2 机构设置是推动双边合作的重要手段 31 4.6.3 形成物流中心布局是推动两国合作的重要基础 31-32 4.6.4 形成产业转移是推动双边合作的重要推动力 32-33 第五章 图们江区域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模式构建 33-41 5.1 发展目标 33 5.2 功能定位 33-34 5.3 规划设计 34-36 5.3.1 俄罗斯方面的合作规划 34 5.3.2 中国方面的规划 34-36 5.4 管理方式 36-39 5.4.1 实行的管理体制 36 5.4.2 总体管理方式 36-37 5.4.3 金融机构设置 37-38 5.4.4 基础设施委员会机构设置 38 5.4.5 仲裁办公室机构设置 38 5.4.6 各专门工作委员会机构设置 38-39 5.5 运行机制 39 5.6 保障方法 39-41 5.6.1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39 5.6.2 消除中俄贸易的体制障碍 39 5.6.3 增进中俄两国政治互信 39-40 5.6.4 增进两国的文化交流 40-41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41-42 致谢 42-43 参考文献 43-45 作者简介 45 攻读期间的探讨成果 4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