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俄语系教学改革探讨[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19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基于工作过程高职院校俄语教学改革探讨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俄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运用俄语系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为基础,为学生在今后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打下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发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积极性不高,缺少主动学习的精神。究其原因,学生普遍认为:学习的知识在实际工影响不上,书本的理论知识脱离实际的工作需要。
  (一)学生学习的近况:学生综合知识贫乏,口语表达能力差,职业能力欠缺
  学生在学校经过三年专业知识的学习,表面看学习了很多专业课程,掌握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可是走上工作岗位,关于公司所需人才来说仅仅是半成品。学生进入经贸企业、导游企业后,发现所学知识根本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俄语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欠缺,关于商务、国际贸易业务、导游业务流程的主要环节、业务文件和工作流程也不能够胜任。所以进一步提高运用俄语系学生综合素质、及时发现俄语教学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十分迫切。
  (二)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学生能力的矛盾
  从2017年到2017年职业学校俄语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毕业生找到专业对口工作的初次就业率为70%左右,但是后因其专业能力不足,在一段时间之后大多数毕业生都会选择改变专业另找其它工作,而少部分从事本专业的学生在工作能力上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很多单位需要对刚入职的毕业生做长时间的“岗前培训”,增加了公司的用人成本,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用人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
  仔细思考,我们在教学并没有真正从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出发,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工程中所需要具备的俄语运用技能,也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建构能力等各种素质能力的开发与训练。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有以前两点原因:
  1、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目前,我们在教学上还依然以课本知识为主,而课本知识往往相对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关于学生能力实践过程中俄语语言的本文由外语论文网收集整理
应用能力的培养更是有所欠缺。教学环境一成不变,传统的固定教室与真实的工作环境差距很大,很难让学生感受到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灵活的应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的流利程度及应变问题处理的基本技能都受到了限制。
  2、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原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讲,学生听,成为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班级人数多,在课堂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让每个学生都有练到口语的机会。其实,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合理安排课堂上讲和练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练习,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设定情景,安排学生自主学习。
  二、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改革的理论依据
  工作过程是指公司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强调各个工作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性,从这一视角出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是以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略论为特征,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不再只是专注于公司内某一工作岗位的职业知识与技能,而是把公司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纳入职业教育的视野,更加关注各个不同的工作部门在整个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及所起的影响,这样就能使受教育者对整个组织内的工作过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更加明晰自身在公司生产经营中承担的角色与任务,以及自身工作与其他人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不再是以传授学科知识为目的,应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强调职业能力、措施能力和社会能力并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全融合,以较好地体现中职教育的本质。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运用俄语系教学改革
  (一)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通过校企合作专业办学指导方向更明确。外语专业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基础文化课以够用、适度为准则;专业理论以实际、实用、实践、实效为准则,应大幅度增加实训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应用外语的过程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俄语毕业论文,共同组织教学,进行“一对一”式的培养。外语专业是一个基础学科,可以针对不同公司的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为外语导游人才、外贸人才以及涉外工作人才等等。聘请长期从事旅游外语教学和实践的专家及其他行业、公司技术部门负责人担任客座教授,定期或不定期请他们来校,指导学生和教师如何更好地用外语从事专业工作,指导专业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参与制订指导性和实施性的教学计划,确保专业教学的前沿性、可实施性和市场化。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措施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俄语毕业论文,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而不是一种外部的驱动。
  在教学上,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模拟实际工作过程按来设计教学环节,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以工作为导向的教学实施完成后,要对学生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考核。改革原有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考试成绩评定方式,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对专业能力、措施能力、社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在考核形式上采取学生自评、团队互评相结合,校内老师评价与公司、社会评价相结合,注重学习过程的质量评价,发挥评价促学习、评价促提高的正面激励影响,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三)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
  通过系统的基于工作工程的环境模拟学习后,应安排学生进入到公司中进行顶岗实习和综合实训。实行“三学期制”,正常教学任务在前两个学期完成,第三学期为一个半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不同的公司实习。这样既不耽误学生完成正常的学业(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和基本专业技能训练),又可以使学生在公司得到很好的锻炼,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通过到公司顶岗实习,让学生熟悉经贸企业和旅游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感受公司文化,了解所在公司及单位关于知识的需求,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在学习中能过变“被动”为“主动”,端正了学习态度;还显示出极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很快就能完成由学生到外语导游或是翻译的角色转换,缩短了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周期。这是我们专业现在广泛采用的一种模式。
  四、结语
  现阶段高职院校外语教学须突出能力本位教育的思想,高职外语教学应全面进行改革,由原来相对“统一型”转变为专业和市场“适应型”,结合岗位工作任务,略论专业能力、措施能力和社会能力,制定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开发工学结合的教学资源,建设校内具有能拟真实语言环境、工作环境一体化教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网络课程,实行学习资源、实训场地开放,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改过程中,坚持以观念改革为先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努力去探究以形成适应社会需求、具有特色的高职大学英语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