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教学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为学生传授语言,而且是在传授语言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俄语教学自身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俄语的同时,文化心理素质得到改善,交际能力得到提高。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俄语的教学质量呢? 外语论文网 一、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 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俄语论文范文,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应用不同的教学措施,根据不同的教学措施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制作不同的教具和道具,图像和幻灯片,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在俄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就要以此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优化“识记――操练――应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功感。要优化教学内容,就必须吃透教材,活化教材,使教材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感到书本语言和我们的生活实践贴得很近,对教学内容具有亲切感,进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强烈的进取欲,变被动吸取为主动探究。 二、注重在俄语教学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开发 教学过程并非人机操作过程,教师面对的是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是一个个具体的,活泼多样的,有着各自心理品质,各具特点的独立个体。俄语教学过程中语言知识和计能的掌握,交际能力的培养,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活动,即通过他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实现。老一辈心理学家潘菽说:“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有一类是有关学习积极性的,如,注意、情感、情绪、意志等;另一类是有关活动本身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俄语学习过程是心理过程。学生学习俄语知识和培养听,说,读,写技能是通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进行的,同时受学习动机、兴趣、情趣、意志力等正负面的作用。教师如果了解学生学习俄语的心理因素,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在创新教育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助学者和监督者;在传授知识时,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创建平等和谐的俄语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愉快合作的良好教学空间。这种“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和创造潜能,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教师良好的情感态度,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授的课程上来。 三、教师要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我们知道,语言要素包括语言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运用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俄语语音语调。同时,相应的“体态语”要尽可能符合俄罗斯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会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俄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作为一名俄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讲俄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的欲望。 此外,教师上课语言还要风趣,有幽默感。教育学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俄语教师不应总板着面孔上课,这样学生就如芒刺在背。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课堂里常有笑的细流在潜动,会达到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气氛活跃的良好效果。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俄语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师生之间在认知,情感,意志方面的交往过程。需要师生共同营造一种融洽的教学,在轻松活跃的语言氛围中进行,这样,我们的俄语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俄语课堂教学要尽量使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实时动画、严谨准确的授课和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可以向学生展现全新的视听效果,把教材中的情景内容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现于眼前,俄语论文题目,又或是把事件的起始、发生、发展乃至结果整个过程一一再现。从而加深学生的认识理解,让学生投入当时的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创造思维和略论判断能力。学生因此由被动学习者变成了始终保持高度学习兴趣的主动参与者,寓教于乐得以落到实处,学习的成功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俄语教学的确可以提高俄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俄语学习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尽情施展教师才能的大舞台,只有不断地探究实践,才能寻求最适合自己学生的好节目,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优势,让学生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