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世纪末期以来,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成为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发展的主旋律。近几年来,俄罗斯经济一直保持增长的良好势头,以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以及其他方法正在建立和健全。良好的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略论俄罗斯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而探索俄罗斯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作用,进一步提出我国完善俄语系人才培养的相关途径。 外语论文网 【关键词】俄罗斯 市场经济 俄语系 人才培养 完善途径 一、俄罗斯市场经济的发展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致力确立了“社会取向的经济”的经济模式。经过几十年内的发展和完善,这一经济模式日渐成熟。当前俄罗斯市场经济确定了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在整体经济发展中实现国家与市场调节互相结合的局面。同时,俄罗斯也建立了有利于所有居民的分配制度,从而保障整个俄罗斯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力资源的发展。目前,俄罗斯劳动力资源状况堪忧。自1992年起,俄罗斯人口开始呈负增长态势。1992到2000年,全国人口共减少了350万或2.4%。从1999年开始,人口下降的速度又在加快。按照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1年1月1日,俄罗斯联邦人口总数1.4480亿。到2002年1月1日,已降到1.44亿。除了北高加索等15个少数民族地区以外,俄罗斯其他主体人口数量均处于下降状态。近年来,俄罗斯人口下降的速度“每年100万”。近年来,俄罗斯每年约有50万劳动力死亡,这关于国家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况且,在壮年(18-50)劳动力死亡者中,80%是男性。劳动力资源的减少,直接威胁到俄罗斯经济和国家命运。同时,俄国劳动力数量供给呈下降趋势。自20实际70年代开始,俄罗斯人口的增长率就呈现下降趋势,至90年代开始呈现负增长状况,至今在各种鼓励生育政策下也没有改变人口增长率整体负增长的趋势。 二、俄罗斯市场经济对俄语系人才培养的作用略论 如上所示,由于当前俄罗斯市场经济存在劳动力资源短缺现象,所以俄罗斯正在积极鼓励并引进俄语系人才。而在当前,由于俄罗斯市场经济发展不景气,对整个俄语系的人才培养形成一定作用。教育程度的改善才能改善俄罗斯当前劳动力资源结构短缺的问题。当前俄罗斯劳动力资源结构性短缺主要体现在部分重要经济领域出现的人才严重不足,例如近年来俄罗斯科技与科技服务呈显著的下降趋势,降幅达60%以上,而机械加工、建筑、农业等降幅也超过了20%以上。同时,据俄罗斯科学院国民经济预测探讨所调查,俄罗斯80%的公司存在用工荒的问题,不过去主要是缺乏高级技术劳动力和工程技术人员。据专家统计,俄罗斯50%的年轻工程师、70%的农学院学生以及35%以上的医学院学生会放弃所学专业而进行跨专业就业。所以在此俄罗斯经济发展大背景下,为俄罗斯内部以及俄罗斯外部的其他国家俄语系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总体来说,由于俄罗斯市场经济发展不景气,劳动力资源短缺,所以无论是其他国以及俄罗斯本国,都应积极拓展人才培养,这为俄语系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 三、我国完善俄语系人才培养的途径 伴随着中俄两国经贸、科技往来的逐渐正规化,我国俄语人才的需求急�≡黾印=�出口企业、各类公司相继感到俄语人才缺乏,纷纷到各高校寻求经贸俄语人才。以前,俄语毕业生主要在东北,特别是边境口岸城市工作,现在南方各省市对经贸俄语人才的需求也很大。这是因为南方的经济发达,经济外向型比较明显,随着中俄经贸合作领域的扩大,南方地区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大大增多。如现在海南、上海这样的城市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很多。由此,我国应不断完善俄语系人才的培养机制,积极培养大批的俄语系人才,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确定俄语教育的重点发展战略 首先应从国家语言战略高度出发,为我国及俄罗斯输送俄语人才。提升俄语人才的国别、区域问题探讨能力,彰显我国对俄文化艺术、教育、经贸交流的特色和优势。同时,政府、教育管理部门需出台俄语教育发展规划,把“俄语教育优先发展、重点发展战略”落实,并一步加强俄语系人才的培养。 (二)制定俄语人才培养“一体化”规划 俄语人才培养“一体化”是指大、中、小学俄语教学协同发展。首先,亟需制定“俄语教育发展规划”。大力扶持边境口岸的学校俄语教学。其次,重视高校俄语教学。建议在招生、录取环节,对俄语考生给予一定倾斜政策,这样可以逐步恢复学生对学习俄语的信心。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力发展不仅需要高素质俄语系人才,更加需要懂俄语的各类专业人才。第三,整合各高校俄语系资源,系统考虑高校俄语系各层次人才培养的协同关系。 (三)建设并发展一批高校俄语系与学科体系 在重点专业、重点学科、重点探讨基地建设方面需优先考虑俄语,在不同类别学校有计划、分层次地建设和发展一批俄语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俄语学科群,凸显我省俄语人才培养的优势,满足社会对俄语人才的需求。 (四)推行政府、学校、企事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应遵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要求,强化俄语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鼓励政府、高校、中学共建俄语教育实习基地,创建GUS俄语教育联盟,创新卓越俄语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我省涉俄企事业众多优势和承办中俄博览会、哈高新区建设等良好的俄语实践环境,鼓励政府、企事业、高校共建商用俄语人才基地,协同创新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模式,避免培养与就业相脱节。 (五)提升俄语人才培养的人文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 俄语人才培养不应只关注工具性,应重拾人文性,重视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及国别、区域问题探讨能力的培养。俄语人才培养还需充分考虑专业化,明确培养规格,如石油、航空航天、法学、商务、音乐、美术、教育、农业、林业、中医等各专业人才。由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牵头,鼓励中俄各高校、中学深度合作,俄语论文范文,互换教师、互派留学生,实质性推进中俄联合培养模式。可以在一些俄语教学水平较高的大学或者在一些高校选择优势特色专业推进与俄罗斯高校实质性合作,分期分批筹建各类“中俄学院”。重视引进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中俄教师、专家共同培养既懂俄语又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引领专业、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学术探讨的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传勋.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形势和劳动力供需问题探讨[J].俄罗斯学刊,2017年,第01期. [2]于小琴.分析俄罗斯劳动力市场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前景[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7年第11期. [3]冯春萍.俄罗斯人口危机透析[J].俄罗斯探讨,2002年第04期. [4]陈慧,车宏生,朱敏.跨文化适应作用因素探讨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俄语论文范文,11(6):57-60. [5]韩丽娜.我国劳动力市场变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商业时代,2017年第2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