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 世纪初沙皇为稳定俄国社会,避免爆发革命,任命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彼得・德米特里耶维奇・斯维亚托波尔克-米尔斯基亲王出任内务大臣对国家管理进行改革。然而最主要的改革方法建立代表机构的建议最终被沙皇否决标志着此次改革的失败。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俄国 米尔斯基 改革 作者简介:姜�(1977-),女,吉林省四平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所助理探讨员,历史学。 20世纪初,沙皇俄国经济衰退,连年饥荒,工农革命运动风起云涌。1904年7月15日,内务大臣В.К.普列维被社会革命党杀害,该事件说明沙皇一直奉行的武力镇压方法并没能达到缓解国内局势的目的。出于对紧张局势的忧虑和社会恐怖行动的畏惧,沙皇尼古拉二世终于决定在管理机构中进行某些调整,从而稳定社会,避免爆发革命。 于是沙皇任命亲王彼得・德米特里耶维奇・斯维亚托波尔克・米尔斯基代替死去的普列维升任内务大臣。米尔斯基具有一定的自由主义思想,他认为应该对对社会各界组织以及俄国居民都要采取信任的态度,要与革命斗争,与反对派协商,“强调发展自治并召集选举代表到彼得堡参与讨论是发展俄国的唯一措施”。[1]242 1904年11月4日,П.Д.米尔斯基指示内务部地方经济事务总局副局长С.Е.克雷扎诺夫斯基起草对于国家内部体制改革的奏章。克雷扎诺夫斯基在起草草案时,努力综合内务部保存的所有与国家管理改革有关的文件等资料,以不侵害专制制度为准则,以“М.М.斯佩兰斯基编写的建立国家杜马的草案为范本”,将“社会和国家发展必须的法学体制与专制独裁完全结合在一起”,力图做到“将该草案与传统相结合,尽可能避免别人指责他是在拷贝西方模式”。[2]3411月24日该奏章最终被转呈沙皇尼古拉二世。 奏章中指出,“社会的发展使沿用至今的行政机关的运作方式和措施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接受其控制和领导,武力镇压亦不能解决问题。为此作者认为能够积极改变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方法是:加强法制、建立协调一致的政府各部体制、改变农民的法学地位等等。最重要的是建立人民代表机构,奏章建议将原有的由沙皇任命的国务会议及其下属各局进行改组,使其成员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来自 34 个地方自治省的选举代表,一部分是沙皇任命的帝俄其它地区的官员。[3]14 为讨论这份改革方案,沙皇于1904年12月2日,6日和8日先后三次召集御前会议。会议的焦点始终是建立代表机构的问题。 12月2日的第一次会议主要讨论是否应该建立代表机构。东正教事务管理总局局长К.П.波别多诺斯采夫对此坚决反对,他认为专制制度不仅具有政治意义,同时具有宗教特征,君主本人也无权限制神授予他的权力。财政大臣 В.Н.科科夫佐夫也认为社会代表可能会妨碍“国家财政资金的配置,而且现在对社会的让步必将导致未来对沙皇权力的全面限制”。[4]50但是与会的大部分成员,包括亲王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都支持选举代表参与立法的建议。沙皇重臣С.Ю.维特摇摆不定,没有就该问题做实质性的表态。此次会议上沙皇同意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但他坚持认为应由地方自治局和城市杜马的代表组成代表机关,反对进行全民选举。 12月6日的第二次会议上,大臣们就是否建立代表机构仍没有达成共识,沙皇为了解决矛盾建议删掉建立代表机构的条款,维特对此表示反对,会议没有做出结论。 12月8日的第三次会议上,俄语毕业论文,其他条款均已通过,但建立代表机构的问题,围绕以上两种建议的争论仍在继续。最终由于尼古拉二世坚决反对全民选举,所以该条款被修改为:“制定在国务会议审核草案前,地方自治机构及其选举代表参与探讨我们的立法草案的措施”。[5]38 至此,设立代表机构的问题有了结论。但是在 1904年12月12日正式颁布的《完善国家制度规划诏令》中却没有对于社会组织的选举代表参与立法活动的条款。据维特在回忆录中的描述,他虽然认为实行代表制是适时的,但也警告沙皇,这是通往“代议制统治形式”即立宪的第一步,如果沙皇准备逐步走这条道路,那么应该保留这一条款,如果不是则应该删掉它。面对维特给出的选择,尼古拉二世毫不犹豫地选择的后者,删掉了必须吸收社会活动家参与立法机关的条款。 [6]268该法令出台后,米尔斯基立即提出辞职。 米尔斯基改革实际上是一次专制体制的现代化,他希望通过允许社会代表参与立法活动而使政府获得社会的支持。他的改革活动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均产生了共鸣。20 世纪初自由主义组织起草的一系列宪法草案就是对此有力的证明。[7]5-10警察局长А.А.洛普欣就曾经写到,实施“米尔斯基采取的步骤之后,社会上存在的现行政治体制无用论的思想渗透到官僚领域,并很快在官僚中发展成为现行政治体制即将灭亡的认识,并且是加速灭亡”。[8]45 但是1904年12月12日颁布的诏令删除建立代表机构的条款以及米尔斯基的辞职标志着此次改革的失败,最终证明了进步官僚和自由主义团体的意见对沙皇而言并没有实际意义。沙皇只是看到社会各界已经广泛而公开地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并开始坚决地组织起来,俄语论文,造成国内局势紧张动荡,为了安抚社会,他才会故作姿态,同意完善国家体制,但是一旦改革方法危及到专制制度,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予以制止。沙皇对建立代表机构的抵制态度使他终于失去了1905 年革命前最后一次进行体制改革的机会。 参考文献: [1]Дневник кн. Екатерины Алексеевны Святополк-Мирской за 1904-1905 гг. //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записки. М. 1965. Т. 77. [2]Крыжановский С.Е. Воспоминания, Берлин, б.г., 1938. [3]Кошкидько В.Г., Реформы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строя России в условиях политического кризиса начала XX века. М., 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