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发展几乎使整个欧洲都受到了这场思想风暴的作用,俄国尤为显著,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法国热”,并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初。这一现象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一、社会思想方面 当时俄国的苏马罗科夫、谢尔巴托夫和诺维科夫、冯维新等人最先接触了法国的启蒙思想,这是俄国启蒙时代的开始。之后这一思想成为俄国社会思想的主流,很多社会问题也都受到启蒙思想的作用,包括俄罗斯当时的农奴制问题。被称为俄国“第一位知识分子”的拉吉舍夫曾经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学和法国的启蒙思想。拉吉舍夫认为“专制制度是极端违背人类本性的制度”,号召人民联合起来打倒它。他的代表作《从彼得堡到莫斯科行记》,以一次假想的旅行为线索,描绘沿途人民遭遇到的非人压迫和剥削,尖锐地揭露农奴制度、专制制度的罪恶,指出沙皇是双手沾满了鲜血的头号罪犯,农民被剥夺得只剩下没法夺走的空气。该书对俄国的社会思想以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很多知识分子还出版了一些作品抨击农奴制,如凯萨罗夫的《论俄国农奴之解放》等。由此可见,俄国人已经开始思考自己同胞们的生活,俄语论文范文,更加强调人的重要性,而这正是法国启蒙思想的作用。 二、语言方面 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初法语在俄国很流行,当时的很多上层人士都会讲法语。闻名世界的大文豪普希金的第一首诗就是用法语写成的。在普希金之后法语的这种作用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末,俄语论文,这一时期很多作家的著作中我们依然经常能够看到法语的影子,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文学巨擘的著作中法语随处可见。比如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短篇小说《拙劣的笑话》中就出现有 merci(谢谢)、c’est le mot(说得好)等。而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更是有大篇幅的法语对白。随着时间的推移,法语已经不再是上层人士特有的文化符号,很多普通的老百姓也能说上些法语,由此可见,当时法语在俄国的风靡程度。 三、文学方面 这一时期俄国的文学领域相继出现了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和感伤主义三种创作手法。这些创作手法同样受到了法国启蒙思想的深刻作用。俄国古典主义中的民主主义成分就深受启蒙思想作用。苏马罗科夫是这一时期古典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著作中充满了现实成分和人民性,而且他主张所有的题材都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值得称赞的:无论是戏剧,还是牧歌或颂诗――尽情挥洒吧,任由你的天性!”而且作家对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毫不妥协,曾公开表示:“只要我一息尚存,就不会用笔抨击罪孽!”苏马罗科夫这种平等的思想观念正是受到了启蒙思想的作用。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拉吉舍夫在自己的著作中坚决反对农奴制,描述了人民的悲惨生活,并且号召人民拿起武器来反抗农奴制。这种对人的重要性的强调以及对普通人的价值的肯定也来自于法国启蒙思想中卢梭、康德等人的思想。而另一流派感伤主义也同样有着启蒙思想的印记。在其代表人物卡拉姆津的《苦命的丽莎》中作者写到了当时的社会不公平问题。通过对农村少女丽莎被贵族少爷埃拉斯特遗弃以至自杀的故事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四、艺术方面 这一时期法国文化对俄国艺术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建筑、绘画、戏剧和音乐等方面。 这期间俄国的建筑领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一方面发展了罗斯的风格,另一方面吸收了法国的古典主义和洛可可风格,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巴洛克风格,主要的建筑有彼得堡的斯莫尔尼修道院和冬宫、皇村的叶卡捷琳娜宫等等。绘画方面,十八世纪以前俄罗斯的绘画深受拜占庭的作用,以宗教题材为主。但随着启蒙思想的传入,十八世纪法国的洛可可风格和古典主义开始作用俄国。1757年俄国皇家美术学院成立,引进了法国美术学院的大纲。在启蒙思想的作用下这一时期画家们的著作不再只关注于神灵,而更多的是关注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更加关注人的价值。戏剧方面,十八世纪后半期受法国启蒙运动理论和法国大革命的作用,出现了一些表现普通人的感情的剧本。如鲁金的《挽救了的败家子》是对俄国社会风土人情的描写。而卡普尼斯特的《谗言》则是对俄国的官僚制度和贪污受贿制度的揭露。这些对普通人的生活的关注以及对社会不平等及官僚制度现象的批判深受法国启蒙主义思潮的作用。 上述现象可以说是俄国的一种“法国热”。由于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使得法国文化成为当时的先进文化,而俄国则急需通过对此学习来填补自己的空白,而且从彼得大帝开始形成的改革氛围以及上层进步人士要求改变俄罗斯社会的需求都是俄罗斯出现“法国热”现象。 这一时期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没有过时,因为在二十一世纪这样一个时代,大国之间的竞争更多的会涉及到一个文化软实力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提升本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力量的同时,同样也应该重视文化软实力的问题。所以只有不断的发展本国文化才能应对越来越激烈的文化竞争,因此今天这一历史时期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吴克礼.当代俄罗斯社会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任光宣,张建华,余一中.俄罗斯文学史(俄文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张金秋(1988-),女,黑龙江庆安人,探讨生,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探讨生,探讨方向:中俄社会文化。) |